摘要: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了新闻传播行业的生态结构,人才培养、传播模式等多方面也随之迎来变革。但不管技术如何赋能,还需要相应法规的完善以及信息安全方面的考量。


关键词:ChatGPT;人工智能;文心一言;传播生态;信息安全


2022年11月,ChatGPT横空出世,迅速引发广泛关注。ChatGPT能通过交互式问答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快速帮助人们搜集、整理、输出新闻信息。更有人直言,ChatGPT将改变传媒业生态[1]。事实上,这只是人工智能给新闻传媒行业带来产业变革的一个缩影。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采写新闻报道,在新闻传媒行业已不鲜见。随着技术迭代和更新,人工智能技术早已成为传播的一部分。随着产业技术的更新和发展,未来人工智能将更加深入地渗透进新闻传媒行业的各个环节,或将重塑新闻传播行业生态架构。


一、人工智能的定义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作为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作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根据维基百科,在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上,科学家们探讨用机器模拟人类智能等问题,并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术语,AI的名称和任务得以确定,同时出现了最初的成就和最早的一批研究者。人工智能通过深度学习,从理解内容发展为自动生成内容,不论是此前备受关注的ChatGPT,还是百度公司推出的文心一言,都是人工智能近年来在内容生成领域高度发展的缩影。


二、人工智能+传媒:多元化应用


AI具备内容创作能力,既能搜集海量资料,还能写作、绘画、剪辑,也会根据算法进行分发,从而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交互体验[2]。


(一)智能化的信息采集以财经新闻领域采写上市公司新闻为例,原先记者需要人工查阅上市公司公告,在海量的财报里摘出有效信息,编辑成新闻,人工效率相对低下,特别是在上市公司财报披露季,有限的人力完成不了多少工作。而人工智能技术能快速有效地识别信息,并编撰成数据新闻发布,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从时间上来说,人工智能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分析语言模式,提取文本的有效信息,能极大提升新闻采集的速度和效率,显著提高内容时效性。从空间维度上来说,原来记者的信息采集范围只能停留在地面,但有了遥感空间技术,能在第一时间进入人类所无法触及的范围,从而使信息采集更加全面,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二)智能化的协助生产除了图片和文字,在视频领域,机器也能自动识别视频中物体的类别、位置等关键信息,可以对识别的物体进行打标签等,以此实现对视频内容的初步审核。


语音技术方面,科大讯飞公司自动语音转文字软件“讯飞听见”已经成为记者采访工作中的必备App,通过搜集语音,由机器传导识别出对应的文字,大大提高了记者采访的工作效率[3]。


为了适应数字化转型,不少媒体和应用场景还打造了虚拟主播/数字主持人,以此促进内容服务升级。如2022年6月9日,网易传媒正式对外推出国内首个超写实数字人科技博主———Eassy,担任网易新闻首席创造官。Eassy集“科技+时尚美学”于一体,运营团队依托网易传媒强大的内容原创能力,围绕Eassy打造一系列定制化精彩内容,在丰富用户内容消费产品的同时,也为品牌营销创新打开了广阔空间[4]。


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手持火炬的“数字人”让人印象深刻,通过AR技术,“数字人”跨越钱塘江,来到亚运会主场馆,飞跃开幕式现场,和最后一棒火炬手一同点燃火炬。这一幕前所未有,让所有人耳目一新,同时也很好地展示了传播技术的非同凡响。


(三)智能化的分发技术在人工智能普及之前,媒体的受众群体相对固定,媒体寻找受众的方式也比较被动。但有了算法技术,实现了个性化推荐,受众接收内容靠机器推荐。算法的背后,是机器通过大数据对于用户习惯的深度学习。即使使用同一款新闻App,两个用户接收的信息并不完全一致,有效减少了用户寻找感兴趣内容所花费的时间成本。


以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等为代表的平台,是我国较早一批试水算法推荐新闻的代表。他们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特征,结合用户所处的场景和文章特点,实现千人千面的内容推荐。比如,用户正处于孕期,会收到很多关于母婴、怀孕、生产等相关性较高的资讯,除了能引发情感的共鸣,也能解决部分用户的实际问题。这种算法推荐新闻的模式改变了受众接收信息的行为方式,使得用户潜意识里的信息需求与满足实现得以快速对接。


三、人工智能+传媒的“红与黑”


毋庸置疑,人工智能提高了传媒行业的生产效率,延展了内容场景,更广泛深入地加强用户体验,给传媒行业带来了革新性变化。


首先是生产高效,这是人工所无法比拟的。人累了需要休息,但机器可以开展全天候的工作模式。其次,机器反应更迅速,特别是在突发事件中,机器比人工报道更快捷。再次,在用户接收信息中,机器可以做到“私人订制”,这也是传统媒体手段无法实现的。最后,从过去“内容为王”演变到“内容+技术为王”,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说已经是媒体离不开的手段,在各个环节成为新闻传播工作的重要辅助[5]。


但再好、再新的技术都有两面性,人工智能在新闻传播行业也同样存在一些问题。


(一)新闻真实性的问题新闻失实,除了相关的审核不过关,也存在机器漏洞问题。特别是如果采集的数据存在失实,记者可以自行判断、甄别并加以修正,但机器不具备这种能力。


(二)新闻同质化人工智能时代,媒体大都依靠抓取、机器写稿,对于用户来说,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并且内容都比较浅显,很难接收到深度信息。


(三)模式单一这也是人工智能被诟病的原因之一。面对海量的数据新闻,人工智能可以按照模版来写出新闻,但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人工智能无法进行深度挖掘,而挖掘出社会问题背后的真相正是媒体的职责所在。此外,人工智能对于数据信息的使用没有固定标准,使用不当就可能触犯法律问题或伦理道德问题。


四、人工智能+传媒的未来


首先,无论是ChatGTP还是文心一言,未来在新闻传媒行业的应用会更加普遍,覆盖场景会越来越多,前面提出的单一、同质化等问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完善会慢慢改善。未来,使用机器人参与新闻传播工作会更全面、准确,更能提高传媒行业的工作效率。


其次,AI+传媒对数据安全性的要求更高。海量的数据提交给机器,前期在探索阶段发现的数据安全问题以及知识版权问题,会随着监管政策的出台从而更加规范,这就对数据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当用户想要获得智能化体验的时候,对于数据、隐私信息的披露也成了需要考量的数据安全问题。


最后,就是AI+传媒人才问题。既懂新闻传播理论,又懂人工智能的复合型人才将会是未来传媒行业的主流从业人员。这不仅需要媒体自身加强人才培养,也需要大专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调整。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加速了传媒行业的革新,大大提高了传媒行业的工作效率,推动了传媒技术的发展。但想让一项技术、一个行业茁壮成长、良性发展,还需要政府加强引导,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人工智能公司的社会责任感,同时需要全民监督和参与。


参考文献:[1]张姣,曹轲.“AI向善”何以达成:深度学习与轻型应用———AI应用趋势下的新闻传播学思考[J].传媒观察,2023,475(7):28-34.[2]喻国明,苏健威.生成式人工智能浪潮下的传播革命与媒介生态———从ChatGPT到全面智能化时代的未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81-90.[3]丛立先,李泳霖.聊天机器人生成内容的版权风险及其治理———以ChatGPT的应用场景为视角[J].中国出版,2023(5):16-21.[4]陈兆禹.智能传播视角下虚拟新闻主播发展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23.[5]杨婕.媒介环境学视角下的城市AI感官媒介研究[D].苏州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