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89.1万辆和140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9%和6.1%。
在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背景下,我国汽车产业稳中有进,以进促稳,为支撑工业经济稳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产业三大亮点
梳理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业成绩单,主要有三大亮点。
新能源汽车延续良好的发展态势。今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1%和32%,市场占有率达到35.2%。其中,插电式混动车型上半年累计销售192.2万辆,同比增长85.2%。
在新能源汽车驱动下,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上半年销量达741.9万辆,同比增长23.9%,市场份额为61.9%。其中,在榜单前五名中,中国品牌占有四席,包括比亚迪、奇瑞、吉利、长安;而此前以传统燃油车销量为主的大众、丰田、本田等合资品牌虽然仍位居前十,但正在失去市场主导力。这表明,过去合资品牌霸榜中国乘用车市场的格局已被打破,中国品牌乘用车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了跃升。
同时,汽车出口继续大幅提升,对拉动市场整体增长贡献明显。上半年,我国出口汽车279.3万辆,同比增长30.5%。
此外,20个城市启动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九家企业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具备组合辅助驾驶功能汽车销量占比超50%,智能化发展开启新征程。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推动了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有机融合,同时也加速了智能网联技术在传统汽车上的普及应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在上海举办的2024中国汽车论坛上表示,目前我国L2级自动驾驶在新能源汽车配置率达到56.2%,“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加速落地,无人驾驶车辆进入商业化试点运营,中国已成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创新热土。
积极应对转型
车市稳中有进,增量来之不易。这既得益于国家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内需政策的持续发力,也得益于企业通过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化的不断努力。
为促进投资和消费,今年3月,国务院发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开展汽车以旧换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畅通流通堵点,促进汽车梯次消费、更新消费。4月,商务部等14部门发布了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具体政策。
随着国家以旧换新政策执行细则出台,地方新能源补贴政策的持续推出,社会积蓄的消费购买力陆续释放。
与此同时,一大批新车密集推出也适应了消费者多元化购车需求。今年开年第一天,小鹏X9上市,紧接着全新车型极氪007开启交付,同时全新升级了极氪001;而3月28日小米SU7的上市,不仅通过“全民猜价格”成功破圈,而且在创始人雷军的带货下,供不应求。
巩固发展优势
尽管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实现增长,但行业利润并不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汽车行业收入47672亿元,行业利润率仅为5.0%,相较于下游工业企业利润率6.4%的平均水平,汽车行业利润率仍偏低。
造成利润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就是从去年延续至今的价格战。“在看到亮点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汽车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汽车芯片、基础软件等存在短板,新一代动力电池、自动驾驶等新技术竞争加剧;国内消费需求不够旺盛,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出现了一些无序竞争的现象,不少企业利润下降甚至亏损,企业间拖欠账款情况增多。这些现象影响和冲击了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说。
为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优势,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辛国斌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坚持创新驱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持续加大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力度,为全球汽车产业变革贡献更多原始性创新技术。第二,坚持可持续发展。辛国斌指出,跨国车企能够历经风雨、立足民心的关键就是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服务至上,因此,企业要立志做“百年老店”,胸怀敬畏之心,守正创新、行稳致远,坚决抵制不当竞争行为,维护风清气正的市场环境。第三,坚持开放合作。产业链分工合作是实现汽车产业提质、降本、增效的必然选择。要尊重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加强各国企业的交流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虽然新能源汽车产业全球化合作受到阻碍,延缓了电动化的进程,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应对气候变化,绿色发展是全球共识,电动化终将是汽车产业发展方向,全球化是大趋势,不可逆转。”付炳锋表示,汽车是高度全球化发展的行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更是全球产业合作的产物,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实现跨越式发展。他预计,未来中国汽车保有量会超过五亿辆,应用多场景,用户多层级,需求多样化,中外企业都将获得更多市场机遇,给全球汽车产业带来巨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