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蜜雪冰城新品“糯香柠檬茶”一经推出,便以其独特的口感与极具争议的气味成为社交媒体上热议的焦点。有网友戏称其为“狗脚味”“袜子味”,也有网友表示新奇独特,令人“上头”。这些两极分化的评价勾起了更多消费者的好奇心,吸引他们前去购买“打卡”。观察发现,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多家茶饮品牌开始另辟蹊径,以“猎奇”“黑暗”的搭配在互联网上迅速走红。


口味评价两极分化,销量却一路上升


尽管“糯香柠檬茶”引发了许多争议,但这些争议反而使之成为话题的焦点。许是大众抱着“我倒要看看你有多难喝”的心态,糯香柠檬茶的销量直线上升,截至7月1日,糯香柠檬茶累计销量已超过1500万杯。很多自媒体博主都在争相测评这一款饮料,关于糯香柠檬茶的“热梗”不断。


猎奇心理下的反向营销


除了蜜雪冰城外,多家品牌都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不小的讨论量。以“怪”为名,慢慢变成了茶饮品牌“出圈”的方式之一。


今年3月开始“爆红”的“白桦树汁”同样,大众的评价同样两极分化,有人称赞其是“液体黄金”,也有人表示是“智商税”。数据显示,今年3—6月,白桦树汁在抖音平台的销售额达到9607万元,同比增长834.8%。


“看似是一场味觉的冒险,实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营销战役。”知名战略定位专家詹军豪表示,以“怪”为名的“黑红”,离不开其独特的标签打造、对反向营销的巧妙运用以及对消费者猎奇心理的精准把握。

反向营销实际上是一种巧妙的营销创新,茶饮品牌通过强反差产品的混搭组合,打破传统广告的正面宣传模式,迅速戳中消费者的猎奇心理,从而制造话题吸引流量,不仅提高了产品的曝光率,节省了广告费用,还增强了消费者的参与感和互动性。


是“流量密码”还是“流量陷阱”?


业内人士认为,猎奇饮品的成功不仅需要新奇口味的吸引力,也依赖于品牌的长久信誉和消费者的信任。对于品牌而言,猎奇的营销方式其实是一把双刃剑,要求品牌方有足够的自信和控制力,以确保话题走向不会过于负面,如果尺度把握不当,反而会造成消费者的流失。新奇的“怪”口味主要以尝鲜为主,往往是“昙花一现”,难以维持长久的消费者热度。因此,品牌需在猎奇与品牌调性间找到平衡,避免陷入“流量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