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可可市场注定是扭曲乃至撕裂的,1月9日仍坚守10978美元/吨高位,而2024年年初的价格只有4826美元。日前,国际可可组织(ICCO)发出行业供应过剩预警:2024/25年度全球可可供过于求14.2万吨,随即可可期货价格应声而落,出现大幅跳水,3月4日,纽约可可期货价格跌幅近11%,至每吨8145美元。从狂欢到阵痛,近一段时期以来,被誉为“巧克力黄金”的可可市场经历了剧烈的风格切换。
深层博弈
全球范围可可价格的剧烈波动折射出市场的深层博弈。一方面,西非主产区科特迪瓦、加纳的天气条件改善推动产量回升,叠加拉美、亚洲新种植区产能释放,初步形成供应宽松格局。今年2月,世界银行旗下的发展经济学前景小组就给出预测,2024/25年度全球可可供应状况将有所改善。随着更多可可供应进入市场,该机构预计2025年可可价格下跌约13%,并在2026年进一步下跌2%。另一方面,可可价格攀高时部分企业的囤货行为与投机者的炒作,给本已紧张的供应端“火上浇油”,使伦敦和纽约两大商品交易所的可可库存不断降低,而当期货市场投机资本在高位套现离场时,价格自然大幅回调。
冲击难止
虽然大型品牌商多能适应和吸收这些成本,但这对小型品牌可能意味着灾难性后果。进入2025年,下游产业的厂商普遍面临更严峻的抉择:若维持高价,可能加速消费者转向低价替代品;若转而降价促销,需承受原料成本与期货套保失效的双重压力。可可市场价格的巨震促使下游企业开始重新审视供应链。基于此,企业开始多元化采购,减少对西非单一产区的依赖,并积极探索可可的替代品。生产商则积极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以期建立长期稳定的供应关系,进一步优化库存管理。
展望2025年,全球可可市场在供应过剩的背景下正逐步走向新的平衡:价格的理性回归、供应的稳步增加,为下游市场带来了调整与发展的机遇,但既有的多重挑战依然存在。未来,可可市场将在过剩预期与隐性短缺的拉锯中反复震荡,而下游行业也需在价格振荡中努力寻找到成本控制与消费体验间新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