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05日 星期日 农历八月十四 |
公众号
小程序
今日热点
2025年“长春礼物”征集大赛开始报名啦~
时间:2025年08月07日
  一份礼物,传递幸福。8月6日,长春市举办“长春礼物”征集大赛媒体见面会,正式启动赛事,报名通道即日开启,持续至8月19日。  据悉,“长春礼物”自2017年创立以来,现已与省内外146家企业和多个对口城市建立了合作关系,推出文创产品650余款,产品类型丰富多样,从传统的手工艺品到现代的科技文创产品,一应俱全。这些产品不仅在本地市场广受欢迎,还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购买,有力地推动了文旅消费。同时,“长春礼物”成为传播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将长春的历史、文化、民俗等元素融入产品中,让更多人通过礼物了解长春,在城市文化传播中发挥了引领作用。  本届“长春礼物”征集大赛,将“稳增长、促消费、惠民生”与“打造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高地”紧密结合。一方面,通过大赛挖掘更多优质产品,促进文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让市民和游客受益。另一方面,致力于打造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高地,提升长春在全国文旅市场的影响力。此外,大赛还积极探索消费新场景、新业态,为文旅产业注入新活力,推动产业升级,助力长春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的“长春礼物”征集大赛,将在传统工艺品、纪念衍生品、地方特色商品以及文化科技创意商品四大品类的基础上,增设“创意类”参赛类别。该类别鼓励科技融合与跨界创新,旨在挖掘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不同行业元素相融合的创新作品。  企业可通过长春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官方网站(wglj.changchun.gov.cn)、“长春文旅”公众号、“长春市文创协会”公众号、长春礼物官方网站(www.ccgift.org.cn)、官方征集邮箱(cclwds@126.com)报名参赛。报名时,需提交产品简介、设计说明、产品图片等材料,详细阐述产品的特色、文化内涵及设计理念,以便评审团全面了解参赛作品。  获奖产品将录入“长春礼物”商品库,享有“长春礼物”官方认证、“长春礼物”销售终端(线上、线下)展售权、官方重大文旅节庆活动展示权、政企采购渠道优先推荐权、“长春礼物”专属宣传推广、优先提供产品升级改造服务、“文旅消费券”优先推荐权等政策支持。  “长春礼物”征集大赛将通过专家初审、网络投票、专家现场评选等环节确定获奖商品,并于9月末公布获奖名单并颁发证书。
吉林鲜食玉米五大地理标志品牌公主岭玉米:黄金玉米带上的金色产业
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在2025年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吉米金穗“五大经典”领航行动评选活动中,公主岭市粮食行业协会申报的“公主岭玉米”脱颖而出,荣获“吉林鲜食玉米五大地理标志品牌”。这不仅是对公主岭玉米品质与品牌影响力的高度认可,更是公主岭市多年来在玉米产业精耕细作、砥砺前行的成果彰显,同时也体现了省级统筹推动对地方特色农产品发展的重要作用。 得天独厚,铸就非凡品质  公主岭市位于吉林省中西部,地处松辽平原腹地,东辽河中游右岸,是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这里的黑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生态环境优良,昼夜温差大,为玉米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公主岭市依托吉林省农科院等科研机构,构建起覆盖500余个自主繁育品种的种质资源库,形成以“鸿翔种业”“先正达”为核心的东北最大种业集群。以“万糯2000”“美玉27”等为代表的主栽品种,兼具“东北粘苞米”的地域特色与商品化优势,经层层筛选的“尖子生”品种,确保了玉米的口感与营养双优。目前,全市持证种子生产企业有55家,现已繁育500多个玉米品种,为粮食安全筑牢根基,也为鲜食玉米产业提供了优质种源保障。 精耕细作,打造玉米精品  近年来,公主岭市聚焦玉米胶质含量高、品质好、产量大的优势,围绕鲜食玉米、玉米精深加工、玉米副产品研发等多个领域持续发力,促进玉米产业蓬勃发展。据公主岭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仓储调控科科长陈阌介绍,目前,公主岭市域内正常经营的涉粮企业达108户,2024年秋粮入市收购的粮食企业79户,截至2025年4月30日累计收购271万吨。  在鲜食玉米产业发展方面,公主岭市依托“中国玉米之乡”的区位优势和黑土地资源,打造特色鲜明的鲜食玉米产业集群。2024年全市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年产量突破4亿穗。目前已形成以吉林省农嫂食品有限公司、吉林省德乐农业合作联合社、吉林祥裕食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为核心,年加工鲜食玉米穗、粒、段超2亿穗,年产量4.4万吨以上,集群年产值超10亿元的产业规模。  同时,公主岭市玉米产业不断推动技术升级,提升产值、效益和综合竞争力。在加工工艺上,采用真空充氮、速冻锁鲜等技术保留营养与口感;德乐农业采用“可降解地膜覆盖+膜下滴灌技术”,结合生物防虫等绿色植保措施,实现产量增加;农嫂公司开发玉米罐头、玉米汁等深加工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品牌领航,开启发展征程  在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品牌引领下,公主岭玉米开启发展新征程。通过农交会、农博会等展会,进一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成功申报“公主岭玉米”区域公用品牌,建立严格的产地认证标识体系;延伸产业链,开发真空玉米粒、玉米冲调粉、玉米羹等功能型食品,提升产品附加值等。  好产品更需市场认可。“公主岭玉米”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开拓市场。线上开设天猫、京东等旗舰店,并在直播平台带货销售;线下覆盖大润发、盒马等全国销售渠道,并出口至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多国,出口量位居全国真空玉米出口量前列。  此次公主岭玉米荣获“吉林鲜食玉米五大地理标志品牌”殊荣,是对其产业发展成果的充分肯定。这一荣誉不仅提升了公主岭玉米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也为当地玉米产业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  从一粒种子到百姓餐桌,公主岭玉米的“金穗传奇”,是行业统筹、企业创新与农民参与的共同成果。未来,在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统一规划以及政策引导、资源整合和技术扶持下,公主岭玉米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吉林大米十大地理标志品牌梅河大米:持续书写“皇粮御米”新时代传奇
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在不久前落幕的 “7・16 吉林粮食品牌日暨营销推广系列活动”上,梅河大米凭借深厚的历史底蕴、卓越的品质优势与强劲的品牌影响力,成功入选 “吉林大米十大地理标志品牌”。这一荣誉,是对其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再次肯定,为这座“中国皇粮御米之乡”的品牌发展史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天赋异禀:从“皇粮御米”到品牌标杆  梅河大米的卓越品质,源于大自然的慷慨馈赠。梅河口市地处北纬42°08′至43°02′的世界黄金水稻带中央,位于长白山与松辽平原过渡带,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且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超292天,为水稻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  更难得的是,这片土地经200多年封禁沉淀,黑土肥沃,加之源自长白山脉龙岗山系的磨盘湖水库(水质达国家二级饮用水标准)灌溉滋养,造就了水稻独特的生长环境。火山岩土壤与富硒特质更成为其差异化优势,使得梅河大米兼具“生态、营养、好吃、健康、安全” 的核心特质,成为其他产区难以复制的天然竞争力。  这份品质传承,可追溯至数百年前的皇家渊源。据史料记载,康熙帝钟爱北方粳稻,曾在皇家围场培育水稻良种,梅河口便是当时为皇室供应贡米的核心基地。2013年,当地发现的“稻碑”更是佐证了这一历史——碑文记载,赵氏家族自清代同治年间起,便在此为皇室开垦水田种植贡米,延续至清末。著名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任林举在《贡米》一书中盛赞“中国第一米出自吉林梅河口”,让这段“皇粮御米”的历史佳话广为人知。  深厚的历史文脉为品牌注入了独特魅力。从 1990年成为第十届亚洲运动会特需食品,到 2017年斩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再到2019年梅河口市被授予“中国皇粮御米之乡”,梅河大米的品牌荣誉不断叠加。2024年,其品牌价值经评估达34.92亿元,稳居吉林大米品牌榜首,更成为省内唯一同时拥有“吉林老字号”与“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 双重认证的大米产品。创新突围:多元业态激活市场活力  在品牌建设中,梅河大米以创新打破传统销售边界。“吉田认购”模式推出按亩论价、按需求定制等四种形式,让水稻在种植前便被订购一空,精品定制大米平均单价可达每斤百元。曙光农业合作社、农胜粮食合作社等主体更将稻米产业与休闲观光、红色文化融合,打造“观光+餐饮+采摘”的农旅产业链,实现“卖产品”向“卖生态”的跨越。同时,精心组织企业参加全国各系列大米品牌推介活动,聚农农业“米小胖”牌鲜米和泉秀合合作社“禧米香”牌生态大米喜获中国国际粮油产品及设备技术展示交易会金奖,丰源米业“长粒香”荣获米食味品鉴大会金奖。  在对口区域合作方面,梅河口市与丽水市开展的大米产销合作成果显著。双方开展多次实地互访交流,现已在丽水市建成5家梅河大米直营店,梅河大米销量从2018年不足1000吨,增长到现在近1.6万吨,在吉林省对口合作城市中位列第一。丽水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已与梅河口市达成采购合作意向,丽水市全部机关事业单位食堂采购使用梅河大米。此外,还在杭州市建立了梅河大米前置周转仓,周转量达到3万吨以上,在浙江省全省销售梅河大米5万吨以上,位列吉林省第一,丰源优品米业集团更是成功入驻浙江省著名农产品区域品牌丽水山耕旗舰店。擘画未来:剑指80亿品牌价值新目标  尽管成绩斐然,梅河大米仍在突破发展瓶颈。目前,梅河大米年产量17万吨,销售量达34万吨,但仍以中低端产品为主。为此,梅河口市已擘画清晰蓝图,计划整合优势资源,推动品牌价值突破 80 亿元。  未来,梅河大米将成立行业协会,统一标准、标识与价格;拓宽展会营销、电商直播等线上线下渠道;引进科研院校成果,开发富硒米、火山岩米等特色产品;培育龙头企业,打造高端品牌……通过实施一系列精准有效的举措,让“皇粮御米”的金字招牌焕发新活力。  梅河口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斩获“吉林大米十大地理标志品牌”,既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梅河大米将继续砥砺前行,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美味的稻米产品,为吉林粮食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注入强劲动力。(本文部分图片为梅河口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提供)
吉林大米十大地理标志品牌延边大米:千年贡米焕发新活力 全产业链提质增效
时间:2025年08月04日
  近日,吉林粮食品牌日暨营销推广系列活动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举行。来自省内外的政府领导、权威专家、行业代表及媒体嘉宾齐聚一堂,围绕粮食品牌建设、产销精准对接共话发展。作为活动核心亮点之一的延边大米,凭借其千年传承的品质与新时代的创新活力,获得“吉林大米十大地理标志品牌”。 黄金产区育珍米:自然馈赠的品质根基  延边大米的卓越品质,源于大自然的慷慨馈赠。地处北纬 42 度世界黄金水稻带,延边坐拥东北黑土地与长白山生态核心区双重优势 —— 土壤由千年腐殖土与火山灰沉积而成,富含铁、硒等天然微量元素,为稻米注入了独特的营养价值;属温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与积温充足,昼夜温差常年超10摄氏度,让稻谷在生长周期中积累了丰富的干物质,颗粒饱满晶莹,蒸煮后香气纯正、口感弹牙。  更难得的是,延边位于长白山腹地,80%以上的森林覆盖率构筑了天然生态屏障,境内优良水体率连续多年保持100%,长白山矿泉水滋养着每一株稻苗。这份“天然造绿色”的生态优势,让延边大米从源头就奠定了绿色有机的品质基因。千年传承续文脉:从皇室贡米到民生佳品  延边大米的历史,是一部穿越千年的农耕文明史诗。早在1200年前,《新唐书・渤海传》便记载了延边“卢城之稻”“重如沙、亮如玉、汤如乳、溢馨香”的独特品质,彼时其已是渤海国进献唐王朝的皇室贡品。到清朝同治年间,朝鲜族先民在此开创东北近代水稻种植先河,他们摸索出的寒地育苗、早田插秧等技术,为延边水稻种植奠定了专业根基。  2015年7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延边和龙市光东村稻田考察时强调“粮食也要打出品牌,这样价格好、效益好”,为延边大米的品牌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十年间,延边大米从 “海兰江畔稻花香” 的地域记忆,逐步成长为兼具历史厚重感与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品牌。全链升级强产业:从田间到餐桌的价值跃迁  如今的延边大米产业,已构建起从种植到销售的全链条发展体系。数据显示,延边州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年产量达23万吨,“吉粳81”“稻花香系列”等优质品种在长白山脚下的珲春、和龙、龙井等稻区规模化种植。延边25户入统水稻加工企业和种植户之间采取“企业+农户+订单”的合作模式,实现种植环节每亩成本约533元,让种植户分享到产业链收益。  加工端的升级同样显著。全州27家入统大米加工企业日加工能力已从3000吨提升至4800吨,研发出的有机大米、蟹田大米、胚芽米等特色产品,凭借差异化优势打开市场。其中,众鑫米业与吉林大学、延边大学合作研发的胚芽米,胚芽率达25%(为普通大米的5倍),溢价率超 50%,成为高端市场新宠。  销售市场更趋多元。每年有5万吨优质中高端延边大米销往北京、上海、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其中北京占比24.7%、浙江占比23.4%,并远销日本、韩国等海外市场,每公斤售价从十年前的5-10元跃升至12-25元,实现了“好米卖好价”的品牌价值提升。品牌赋能谋新篇:地理标志守护千年品质  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6年获批),延边大米的品牌建设持续加码。2015 年《延边大米地理标志产品质量标准》发布,今年5月,延边州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申请并获受理,目前已形成48个企业品牌、109个产品品牌的矩阵,25款分级分类认证产品占全省总数的12.5%,以仅占全省3.4%的产量,跻身吉林大米中高端市场核心阵营。  在吉林粮食品牌日暨营销推广系列活动上,通过产销对接会、品牌推介展等形式,12家延边米企与销区建立合作意向,进一步拓宽了延边大米的市场版图。活动现场,延边州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品牌日活动为契机,加速培育龙头企业、强化科技创新、深化产销对接,推动延边大米从“区域名品”向“全国知名品牌”跨越。  从千年贡米到现代餐桌新宠,延边大米正以品牌为笔,书写着吉林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
“焰遇莲花岛・光翼浪漫夜”活动延长,无人机烟花秀续写长春故事
时间:2025年08月03日
  8 月 1 日,长春莲花岛影视城 “焰遇莲花岛・光翼浪漫夜” 主题活动启幕。活动当日游客量突破 2 万人次,摩肩接踵的盛况印证了市民对高品质文旅体验的期待。  此次活动是长春在 “科技 + 文旅 + 光影” 融合创新领域的重要一步。夜幕中,无人机编队与绚烂烟花共舞,以光影承载城市温度、绽放文化自信,将科技赋能于情感表达、让光影服务于精神共鸣。  活动已宣布延长至 8 月 10 日,这既是对市民热情的回应,也是长春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战略的延伸,为城市文旅高质量发展添彩。 无人机烟花秀:用光影串联长春记忆  这场表演并非简单的视觉盛宴,而是通过精心编排的无人机编队与烟花特效结合,将长春的历史、文化、城市精神等元素融入其中:(一)时空之门开启,回溯长春记忆  当夜幕降临,数百架无人机腾空而起,与烟花交相辉映。冷焰勾勒出圆形的“时空之门”,这里面,有你的故事,有他的故事,也是我们的故事——从百年风雨中走来,在岁月长河里生长,每一寸光阴都藏着温暖的印记,唤起每一位长春人内心深处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长春” 二字的呈现更是暗藏巧思、独具匠心 —— 其字形肌理间巧妙融入伪满皇宫博物院的历史厚重、广播电视台的现代韵律,伊通河的蜿蜒碧波与虹桥的飞架雄姿交相辉映,更将净月女神像的灵动神韵悄然织入,让这座城市的过去与现在、自然与人文在笔墨间浑然一体,每一笔都镌刻着长春独有的城市印记。(二)故事篇章:亲情、友情、爱情交织  亲情:生命起点的温暖羁绊  随着无人机与烟花的舞动,画面切换至产房那暖黄的灯光,那是我们呱呱坠地时看到的第一缕光;一双带着体温的温柔之手,第一次被我们紧紧握住。这是亲情故事的开端,是生命与长春最初的连接。在长春这片土地上,无数家庭在岁月中传承着亲情的温暖,每一个新生命的诞生都为这座城市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  友情:青春岁月的闪亮星辰  课间的嬉笑打闹、放学路上的你追我赶,还有那用汽水冒充啤酒的 “成年礼”,友情在长春的大街小巷肆意生长。无人机描绘出的画面中,有校园里的林荫小道,有一起奋斗过的教室,这些熟悉的场景承载着青春的记忆。友情是青春里最亮的星,让长春的年轻一代在成长路上相互陪伴,共同创造属于这座城市的青春活力篇章。  爱情:四季更迭中的甜蜜旋律  初雪天共撑一把伞的温馨、电影院里不经意间触碰的膝盖,以及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的承诺,长春的四季见证了无数爱情的萌芽与生长。无人机与烟花营造出的浪漫氛围中,仿佛能看到恋人们漫步在长春街头,留下幸福的足迹。爱情为长春这座城市增添了一抹温柔的色彩,让它成为一座充满甜蜜气息的浪漫之城。 (三)特色元素融入,传递长春情怀  月亮烟花:不变的牵挂与家的味道  月光如水,洒在长春的大地上,如同长春人对家乡那份永恒不变的牵挂。在无人机烟花秀中,月亮与烟花相互映衬,象征着长春人的情感寄托。那藏在老故事里、新日子中的思念,在烟花的闪耀下,慢慢酿成家的味道,无论游子身在何方,都能通过这场烟花秀感受到家乡的温暖召唤。  纸飞机:承载梦想的青春力量  谁的青春里没有一架承载着梦想的纸飞机?在长春的校园、公园,孩子们曾用力将写满梦想的纸飞机抛向天空,梦想成为科学家、老师,或是环游世界。无人机组成的纸飞机图案,唤起人们对青春梦想的回忆。这些看似稚嫩的向往,成为长春人不断前行的动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长春人在这片土地上为梦想拼搏奋斗。   钱袋子:责任与担当的生活注脚  长大后,我们懂得了生活的艰辛与温暖。第一个月工资换来的晚餐、过年时长辈塞进门缝的红包,以及为家人努力赚钱的奔波,都被装在 “钱袋子” 里。无人机烟花秀通过这一元素,展现了长春人对家庭的责任与担当,诠释了 “想给家人更好生活”的朴素心愿,体现了长春人脚踏实地、努力奋斗的生活态度。  永远 18 岁:永葆青春的城市精神  岁月流转,但长春人心中的少年永远停留在 18 岁的夏天。那个在操场尽情奔跑的身影、为梦想热血沸腾的自己,永不褪色。无人机烟花秀传递出长春永远年轻、永远充满活力的城市精神,鼓励人们永远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为长春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巴士:连接故乡与远方的纽带  一辆巴士缓缓驶来,它不仅载着老长春的故事,更承载着游子的思念。它是莲花岛递给每座城市的请柬,也是长春写给远方游子的家书。无论游子在哪个站台下车,只要看到巴士的影子掠过夜空,就能感受到故乡的温度。无人机烟花秀中的巴士元素,勾起人们对家乡的眷恋,也展示了长春作为一座开放城市,热情欢迎八方来客的姿态。   活动期间,除了震撼人心的无人机烟花秀,还有风火轮、铁花阵、火壶群、篝火晚会、抗战实景剧、水上实景剧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为游客带来全方位的视听享受。   “焰遇莲花岛・光翼浪漫夜”活动的延期,为更多市民和游客提供了感受长春魅力的机会。这场用无人机烟花秀讲述的长春故事,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狂欢,更是一次对长春历史、文化与情感的深度挖掘与呈现。让我们在 8 月 10 日前,一同走进莲花岛影视城,在璀璨的夜空下,聆听长春的故事,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吉林大米十大地理标志品牌镇赉大米:盐碱滩上孕育的米中珍品
时间:2025年08月01日
  在2025年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举办的吉米金穗“五大经典”领航行动的评选中,镇赉大米脱颖而出,荣耀加冕“吉林大米十大地理标志品牌”。这不仅是对镇赉大米品牌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认可,更是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统筹规划下,镇赉大米产业迈向新高度的里程碑。 天赐“粮”缘:优越地理孕育优质稻米  镇赉大米源自北纬45°那片被誉为“黄金水稻带”的神奇土地。这里的气候条件优越,年均2935小时的充足日照,让水稻能够充分进行光合作用;3151度的有效积温,为水稻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温度环境;昼夜温差达12℃以上,让大米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更加出色。奔腾不息的嫩江和洮儿河穿境而过,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充沛的灌溉水源,也为稻米的生长提供了先决条件。  但事实上,这里曾经却被视为“不毛之地”。镇赉县地处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地分布区之一,境内半数以上耕地为盐碱地,盐分重、碱化度高,农作物难以正常生长。同时,这里风沙常伴、旱涝急转,形成农业发展的巨大阻碍。  如何突破这一难题?勤劳的镇赉人经过长期探索,确定“以稻治碱、以稻治涝、以稻致富”的发展理念,通过治理盐碱地、改良土壤、培育良种、采用良法和良策系列“组合拳”,将昔日不毛地变成米粮川,让这片盐碱地重新焕发生机。  风景宜人的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一望无际的稻田承载着农民的希望,在夏日的骄阳下茁壮成长。这片土地孕育出的大米以“弱碱性”为特色,品质上乘,其米粒饱满、色泽晶莹剔透,富含氨基酸及钙、铁、锌等微量元素,蒸煮后香气四溢,口感软糯香甜,令人回味无穷。  据镇赉县莫莫格湿地有机稻米发展协会主要负责人介绍,镇赉大米2022年斩获“吉林省著名商标”,2023年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024年,镇赉县水稻种植面积达155万亩,占吉林省水稻总面积的11.9%,产量达20亿斤以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了坚实力量。多维发力:以品牌促进产业发展  多年来,镇赉县坚持科技赋能、筑牢品质根基。在镇赉县,智能化育秧工厂、无人机绿色防控、水稻机插同步侧深施肥、生物质水稻育苗基质应用、水稻抗逆除障栽培等现代农业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从种植到加工全程科技加持,智能化管理,确保每一粒镇赉大米可溯源,绿色、营养又安全。同时努力延伸稻米产业链,在精深加工方面发力,开发出发芽糙米、富硒米等功能性产品,以及米酒、米乳等高附加值品类,推动稻米产值和企业效益最大化。  品质为基,品牌为帆。为了实现好米卖好价,近年来,镇赉县在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品牌建设的引领下,通过盐碱地改良、全产业链整合、文化赋能等实现镇赉大米品牌的全面跃升。同时,努力打造稻米产业联动发展机制,促进稻米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政府层面,主导构建"四位一体"品牌矩阵,推行分级管理制度;企业层面,由龙头企业带动订单农业,以"弱碱香稻"为核心打造标准化种植基地,提高产量;与吉林省农科院等国内多家顶尖科研机构深度合作,推动盐碱地治理与水稻技术创新;成立大米协会,整合产业资源,为企业和农民提供涵盖科研、农资、金融等全方位服务;通过扩大宣传、开辟电商渠道等构建立体化营销网络,提升大米知名度和行业影响力。  当前,镇赉县形成了以吉林好雨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吉林裕丰米业股份有限公司、镇赉县大河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龙头企业为支撑的大米产业发展格局,“梦香湾”有机蟹田米、“嫩江湾”牌大米等多个品牌大米产品广受市场欢迎。  通过构建“线上+线下”销售渠道,镇赉大米远销全国各地。线下通过传统批发市场、商超专柜及东北地区粮油配送体系覆盖终端市场;线上进驻京东、盒马等知名平台,均价较普通大米高20%—30%,品牌溢价显著。目前,镇赉大米品牌价值已突破10亿元,正从区域性农产品向全国高端弱碱大米标杆迈进,成为吉林西部盐碱地治理与农业品牌化的典范。  镇赉大米品牌的崛起,是吉林西部稻米产业发展的生动注脚,不仅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更为中国盐碱地农业开发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每一粒产自这里的大米,无不向外界证实:盐碱地不再是农业发展的“禁区”,而镇赉县也用实践续写了“盐碱荒滩”到“黄金粮仓”的现代农业传奇。
2025江苏旅游新干线推介会在长春举行
时间:2025年07月31日
  当“林海雪原”邂逅“江河湖海”,“北国春城”遇上“水韵江苏”,将会带来怎样的惊喜呢?7月31日,2025江苏旅游新干线推介会在长春举行,为现场来宾奉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旅盛宴。   本次推介会由江苏省连云港、盐城、南通、泰州四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共同主办,长春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及新干线四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领导出席活动,长春当地旅行商、新闻媒体等代表,与四市文旅企业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创文旅交流合作新机遇,促进客源互送、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江苏旅游新干线地处江苏省东部沿海地区,是2006年由江苏省连云港、盐城、南通、泰州四市全力打造的区域旅游经济联盟。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资源互补、市场共享、品牌同创”的理念,合力推出的文旅品牌已声名远扬,成为“水韵江苏”的亮丽名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索。   推介会上,旅游达人以“新干线・XIN视界”为主题,通过图文并茂的生动讲解,将四市的特色文旅资源与旅途中的别样美好展现在大家眼前。现场还发布了精心策划的“连云通海盐途泰美”主题攻略游线路视频,串联起四地的景区景点和特色体验,令人心动不已。   好资源、好线路,更需要好政策、好服务的加持。江苏旅游新干线联合发布了游客招徕奖励政策及惠游信息。连云港、盐城、南通、泰州四市均推出客源引进奖补政策,还有狼山、啬园、军山等众多知名景区面向中、高考毕业生的免费游览、折扣体验等暑期专属优惠,泰州文旅集团、溱湖文旅集团、兴华文旅公司的景点联票优惠、团队门票、服务项目优惠价、返利补贴奖励等福利,以“真金白银”的诚意热忱欢迎东北朋友畅游江苏旅游新干线。   活动现场,达人是羊荨呀、吉林省吉享游国际旅游有限公司、长春晚报被授予“江苏旅游新干线文旅特派员”并颁发聘书。此外,吉林省环球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与江苏友好旅行社、江苏风光国际旅行社、南通飞鹤国际旅行社、泰州市农发集团签署了2025江苏旅游新干线——长春文旅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将在资源共享、客源互送、线路共推、营销联动等方面建立长期稳定合作机制,携手开拓市场。   本次活动还穿插了《舞邀东北•球动苏超》《跃动江苏•邀您同行》等特色舞蹈,以艺术为纽带,发出热情邀约。多轮的互动抽奖环节,送上来自江苏旅游新干线的“文旅心意”,让不少来宾满载而归。现场还围绕“大圣故里西游胜境——神奇浪漫之都”“泰州泰美泰想你来”“NICE盐城”“江海有情南通有请”四市文旅品牌,打造了创意互动展区。连云港孙悟空IP文创、盐城“四色文化”冰箱贴、南通蓝印花布、泰州京剧娃娃等文创展陈美轮美奂。   江苏旅游新干线与吉林长春的“双向奔赴”,不仅为两地文旅合作按下“加速键”,更为南北游客搭建了“常来常往”的友谊桥梁。
吉林大米十大地理标志品牌前郭尔罗斯大米:盐碱地里走出新“稻”路
时间:2025年07月31日
  “前郭大米香,百里飘芬芳;沃土育良种,丰年谷满仓”,这样的民谣在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前郭县”)广为流传,生动展现了人们对家乡大米的热爱与赞美。  郭尔罗斯取自蒙古语“豁罗剌思”,意为江河。在万年黑土与松花江水的滋养下,勤劳智慧的人们在盐碱地里走出一条新“稻”路,品质上乘的弱碱性前郭尔罗斯大米诞生了。   近日,前郭尔罗斯大米入选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吉米金穗“五大经典”领航行动评选活动中的“吉林大米十大地理标志品牌”,使前郭尔罗斯大米品牌影响力更上一层楼。碱土稻飘香  前郭尔罗斯大米颗粒饱满圆润、晶莹剔透、润白如玉,煮熟后口感软糯适中,扑鼻的香气“天然去雕饰”却又引人入胜,是最原生态的味道。  然而,你可能想不到,曾经这里的土地碱性过高,粮食产量低。当地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将盐碱地上的“白花花”,变成了稻浪翻涌的“金灿灿”。  人们引入松花江水,不断地浸泡、稀释,以水压碱、以水治碱,将其逐步变成ph值为7.0—8.5的弱碱水田。在这片瀚海里种植出来的稻米为天然弱碱性,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族以及多种矿物质,营养成分均衡全面。  这里的许多稻田可以说是大自然的杰作。前郭尔罗斯位于吉林省西北部,松嫩平原南部,是全国十大产粮县之一,也是全国优质水稻主产区。这里地处北纬45°,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加上黑土层深厚,是世界公认的黄金水稻带。  一粒前郭尔罗斯大米,从田间走到餐桌,经历了漫长的沉淀。  这里的水稻一年收获一次,养分经历了100天左右的积累,每一粒稻米都饱满且有嚼劲,香味浓郁。劲吹绿色风  “咱们这的大米,都是良心米、放心米、健康米。”一望无际的前郭农垦稻田,一位种植户正在查看水稻生长情况,并自豪地介绍道。  如今,绿色高品质大米,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而前郭尔罗斯大米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绿色。前郭尔罗斯大米是杭州G20峰会及厦门金砖五国峰会指定用米,前郭县辖区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确定为吉林省唯一的“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  多年来,前郭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从自然与生态和谐共赢的角度,成立了保护队伍,对土壤、水源等实行全方位立体式保护。  前郭尔罗斯大米的传统种植技艺代代相传,形成了一套完整且独特的体系。农民们依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特性,挑选优质稻种,坚持绿色种植。当地以国家级水稻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为切入点,通过建立科技服务和绿色认证体系、引进高产优质新品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鼓励增施有机肥和微生物菌肥、发展安全农业、实施订单农业等措施,使水稻产量连年攀升,确保“从田间到舌尖”的全链条品控。  由于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前郭尔罗斯大米保真、保纯,营养健康、绿色天然,是可以让人放心食用的米。品牌乘“东风”  据前郭尔罗斯稻米协会会长于曙光介绍,前郭尔罗斯大米品牌的创建可以追溯到2008年。“近年来,前郭尔罗斯大米品牌创建迎来了发展的东风,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省、市粮储局给予足够重视,并提供了大力支持,带领品牌参加展会等。此次入选更是获得了官方背书,为我们持续加强品牌建设增强了信心。”  以己之力,勇跃高峰。  在省粮储局的有力支持下,前郭县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积极推动大米文化的创新发展。出台《前郭尔罗斯大米品牌建设工作方案》,构建品牌、营销、创新、产业四大体系,加大宣传推介力度,让前郭尔罗斯大米由“好米”变“名米”。出台“前郭尔罗斯大米”地方行业质量标准,达到标准的产品授权使用“前郭尔罗斯大米”品牌标识,开发“前郭尔罗斯”大米臻品、精品、优品系列,提升品质、价格和销量。制定《前郭县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实施质量标准精准管控提升行动,构建前郭尔罗斯大米质量溯源体系,从种植到销售全链条跟踪追溯,从源头保障质量安全,将前郭尔罗斯大米打造成县域经济发展的闪亮名片。  同时,打造前郭农垦优选旗舰店,展示包括前郭尔罗斯大米在内的系列产品,“它更像一个品鉴店、推广店,就是为了打造地理标识,推广前郭尔罗斯大米。”于曙光介绍。  此外,前郭县还努力推动农业生产智能化,以农业物联网为手段,按照“节本、高效、绿色”的原则,围绕生产监测、环境监测、灾情预警、产品溯源等重点环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农业生产过程可视可控,实现前郭尔罗斯大米产品附加值的提高。  如今,乘着品牌建设的“东风”,前郭尔罗斯大米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未来,该县将继续加大大米品牌传承与保护力度,进一步提升影响力与附加值,让前郭尔罗斯大米这一“吉林大米地理标志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0.05574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