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举办的吉米金穗“五大经典”领航行动的评选中,镇赉大米脱颖而出,荣耀加冕“吉林大米十大地理标志品牌”。这不仅是对镇赉大米品牌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认可,更是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统筹规划下,镇赉大米产业迈向新高度的里程碑。


天赐“粮”缘:优越地理孕育优质稻米
  镇赉大米源自北纬45°那片被誉为“黄金水稻带”的神奇土地。这里的气候条件优越,年均2935小时的充足日照,让水稻能够充分进行光合作用;3151度的有效积温,为水稻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温度环境;昼夜温差达12℃以上,让大米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更加出色。奔腾不息的嫩江和洮儿河穿境而过,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充沛的灌溉水源,也为稻米的生长提供了先决条件。
  但事实上,这里曾经却被视为“不毛之地”。镇赉县地处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地分布区之一,境内半数以上耕地为盐碱地,盐分重、碱化度高,农作物难以正常生长。同时,这里风沙常伴、旱涝急转,形成农业发展的巨大阻碍。



  如何突破这一难题?勤劳的镇赉人经过长期探索,确定“以稻治碱、以稻治涝、以稻致富”的发展理念,通过治理盐碱地、改良土壤、培育良种、采用良法和良策系列“组合拳”,将昔日不毛地变成米粮川,让这片盐碱地重新焕发生机。
  风景宜人的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一望无际的稻田承载着农民的希望,在夏日的骄阳下茁壮成长。这片土地孕育出的大米以“弱碱性”为特色,品质上乘,其米粒饱满、色泽晶莹剔透,富含氨基酸及钙、铁、锌等微量元素,蒸煮后香气四溢,口感软糯香甜,令人回味无穷。
  据镇赉县莫莫格湿地有机稻米发展协会主要负责人介绍,镇赉大米2022年斩获“吉林省著名商标”,2023年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024年,镇赉县水稻种植面积达155万亩,占吉林省水稻总面积的11.9%,产量达20亿斤以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了坚实力量。


多维发力:以品牌促进产业发展
  多年来,镇赉县坚持科技赋能、筑牢品质根基。在镇赉县,智能化育秧工厂、无人机绿色防控、水稻机插同步侧深施肥、生物质水稻育苗基质应用、水稻抗逆除障栽培等现代农业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从种植到加工全程科技加持,智能化管理,确保每一粒镇赉大米可溯源,绿色、营养又安全。同时努力延伸稻米产业链,在精深加工方面发力,开发出发芽糙米、富硒米等功能性产品,以及米酒、米乳等高附加值品类,推动稻米产值和企业效益最大化。
  品质为基,品牌为帆。为了实现好米卖好价,近年来,镇赉县在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品牌建设的引领下,通过盐碱地改良、全产业链整合、文化赋能等实现镇赉大米品牌的全面跃升。同时,努力打造稻米产业联动发展机制,促进稻米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政府层面,主导构建"四位一体"品牌矩阵,推行分级管理制度;企业层面,由龙头企业带动订单农业,以"弱碱香稻"为核心打造标准化种植基地,提高产量;与吉林省农科院等国内多家顶尖科研机构深度合作,推动盐碱地治理与水稻技术创新;成立大米协会,整合产业资源,为企业和农民提供涵盖科研、农资、金融等全方位服务;通过扩大宣传、开辟电商渠道等构建立体化营销网络,提升大米知名度和行业影响力。



  当前,镇赉县形成了以吉林好雨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吉林裕丰米业股份有限公司、镇赉县大河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龙头企业为支撑的大米产业发展格局,“梦香湾”有机蟹田米、“嫩江湾”牌大米等多个品牌大米产品广受市场欢迎。
  通过构建“线上+线下”销售渠道,镇赉大米远销全国各地。线下通过传统批发市场、商超专柜及东北地区粮油配送体系覆盖终端市场;线上进驻京东、盒马等知名平台,均价较普通大米高20%—30%,品牌溢价显著。目前,镇赉大米品牌价值已突破10亿元,正从区域性农产品向全国高端弱碱大米标杆迈进,成为吉林西部盐碱地治理与农业品牌化的典范。
  镇赉大米品牌的崛起,是吉林西部稻米产业发展的生动注脚,不仅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更为中国盐碱地农业开发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每一粒产自这里的大米,无不向外界证实:盐碱地不再是农业发展的“禁区”,而镇赉县也用实践续写了“盐碱荒滩”到“黄金粮仓”的现代农业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