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05日 星期日 农历八月十四 |
公众号
小程序
今日热点
吉林大米十大地理标志品牌柳河大米:东部火山岩大米的优质代表
时间:2025年07月30日
  四周是绵绵青山,中间环抱着沃野良田。正值盛夏,一望无际的稻浪随风涌动,青蛙的叫声此起彼伏——走进吉林省通化市柳河县蛙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水稻种植基地,仿佛走进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处处生机盎然,一派田园好“丰”景。  事实上,在柳河县,像这样的优质水稻种植基地还有很多。这些基地种植的大米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柳河大米;这些大米都有着共同的品质——生长环境优越,大米口感绝佳。在不久前结束的“7•16吉林粮食品牌日暨营销推广系列活动”中,柳河大米荣获“吉林大米十大地理标志品牌”称号,以实实在在的荣誉诠释了什么叫“真金不怕火炼”。柳河:中国火山岩稻米之乡   柳河县地处长白山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第二松花江一级支流辉发河流域,幅员面积3348.3平方千米,是一个七山半水二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半山区。这里山清水秀,森林资源丰富,水资源充足,土壤肥沃,气候宜人,是国家优质粮生产基地县,被称为“中国火山岩稻米之乡”。  2024年,柳河全县水稻种植面积约24万亩,绿色基地7.72万亩,大米产量11万吨。全县大米生产加工企业25户,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3户。其中,国家级1户、省级6户、市级6户,年加工能力45万吨。全县有“社稷尚品”“大米姐”“蛙田”“基成”等自有品牌35个,拥有绿色认证产品19个。先后获得了中国名牌农产品、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会金奖大米。2024年稻谷加工量7.6万吨,大米销售量4.8万吨,工业总产值3.1亿元。  柳河县的火山岩稻米故事,要从25000年前讲起。那时的柳河县周边,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炙热的玄武岩浆沿地壳中的巨大裂隙中上涌,在地表四处漫流,形成了广阔的玄武岩台地。历经上万年风化后,玄武岩上层积聚了一尺来厚的腐殖土,有机质、矿物质、微量元素极为丰富;下层独特的中空、多孔结构,具有天然的吸热、储热功能,成为水稻生长的天然温床。在这片土地上生长起来的柳河大米,蛋白质、脂肪含量较高,还富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其中的钙含量,甚至为普通大米的3倍到6倍,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  火山爆发除了带给柳河营养丰富、非常适合水稻生长的火山岩土壤,也带来了中国最大的火山口湖群——吉林龙湾群。这里方圆百公里内无任何工业污染,空气质量远高于GB3095二级标准,是众多矿泉水品牌的生产基地,清澈甘醇、天然零污染的山泉活水,接近直饮水标准,是柳河大米的直接灌溉水源。在这种环境下生长起来的柳河大米,尤其是柳河县姜家店大米,更是在2008年3月14日,被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被认定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绿色有机种植 延续火山岩稻米健康、好吃传统  姜家店朝鲜族乡位于吉林省柳河县东南部的三统河畔,素有“水稻之乡”的美誉,水稻种植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在姜家店朝鲜族乡的蛙田农业、“大米姐”种植基地、国信社稷尚品、禾丰米业等优质稻米产业园区,稻农们施用有机肥,人工除草、排水晒田,还采用稻田养鸭、养鱼等生态种植方式,种出的稻米色泽鲜亮,口味纯正,完美保留了火山岩稻米原有的营养成分。  姜家店大米米粒呈半透明、有光泽,垩白小,外形呈椭圆或长椭圆形,米粒长度4.0—5.0毫米,长宽比1.6—2.0。米饭油亮、香、软、粘、滑,口感好,食味佳,冷饭不回生,粘度好,得到了全国各地消费者的欢迎。经销商任琳琳特意从山东临沂赶过来考察,她虽然经营柳河大米的时间不长,但销量非常好,曾经在12天的时间里销售了近6万斤。“柳河大米不就菜都好吃,当时选择代理的时候,我试吃了一次,立马就被大米的美味征服了。来蛙田米业考察了一次,又被公司的种植规模和这里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回去就决定代理啦!”任琳琳表示,她做生意多年,走南闯北去过全国很多地方,但柳河县姜家店大米,是她综合考察下来,迄今为止最好吃的大米。  2025年,在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指导和四位一体框架的引领下,柳河县继续加快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融合贯通,建立和完善柳河大米自营体系,畅通产区到社区直营通道。截至到2025年7月,辖区内五户重点稻米企业均开设网店,现有电商营销团队32人,分别在淘宝、抖音、京东、拼多多等平台进行电商交易,稻米产品系列10余个品种,价格在每斤3.9元—25.6元区间。代表企业吉林省柳俐粮食有限公司实现线上销售额突破212万元,柳河国信社稷尚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年度线上销售额达到200万元以上。
“清爽夏日 多彩白城” 2025白城市消夏避暑休闲季活动启动
时间:2025年07月29日
  7月25日晚,“清爽夏日 多彩白城”2025白城市消夏避暑休闲季在流光溢彩的白城市辽吉历史文化街区盛大启幕。  仪式上,“寻味鹤乡·食客出圈”白城美食地图评选结果新鲜出炉,并配套发布夏季文旅产品和惠民优惠政策,让游客在畅游之余,尽享白城独特风味。从传承匠心的“非遗美食”到人气爆棚的“网红小吃”,这份美食地图生动勾勒出白城最诱人的烟火人间。  随着嘉宾按动“消夏花开”启动按钮,象征白城夏日活力的“消夏之花”瞬间璀璨绽放。六片花瓣分别寓意“生态、文化、红色、民俗、美食、音乐”六大主题,完美诠释了白城文旅的多元魅力和蓬勃生机,也正式宣告这场万众期待的夏日盛宴全面开启。  启动仪式余韵未消,首场白城街头音乐会已火热登场。流行乐队的动感旋律与民谣歌手的深情吟唱交相辉映,《孤勇者》《直到世界尽头》《海阔天空》等经典曲目轮番上演,熟悉的旋律将现场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观众们随着节奏自由摇摆,沉醉于音乐编织的夏夜狂欢。  精彩持续,全城共享。启动仪式后的三天内,辽吉历史文化街区精彩持续上演:文化巡游与特色演出轮番登场,“吉字号”特产展销琳琅满目,“多彩白城”集章打卡趣味十足,国际美食市集飘香四溢……市民游客的参与热情持续升温。  接下来,“夜动白城”“烟火白城”“书香白城”“文化白城”等七大主题周末活动将延续至8月31日,各县(市、区)的特色活动也会同步开展,生态观光、文化体验、美食探寻等一系列活动将接连登场。
吉林大米十大地理标志品牌舒兰大米:黑土地上的品质坚守与品牌突围
时间:2025年07月29日
  黑土流金,沃野飘香。在农业大省吉林,成片稻田长势喜人,一眼望不到边。当第一缕晨光掠过舒兰市,黑土地蒸腾的雾气里,藏着米粒最本真的香气。生长在世界黄金水稻带的舒兰大米,用140天的自然孕育、数百年的匠心守护,把寒地黑土的滋养、长白山余脉的清泉,都揉进了每一粒饱满的米中。  在近日由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主办的吉米金穗“五大经典”领航行动评选中,舒兰大米成功入围“吉林大米十大地理标志品牌”,彰显了其品牌价值与魅力。 自然禀赋里的品质基因  舒兰在满语中是“果实”之意,也暗合了这座城市在农业发展,特别是水稻生产方面的巨大优势。  舒兰市地处吉林省中部,是国家首批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重要商品粮基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2018年,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中国生态稻米之乡”美誉。现有耕地216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75万亩,年产量40万吨以上,拥有水稻加工企业68户,规模以上水稻加工企业22户,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户,“三品一标”认证总量和增量持续位于全省前列。  舒兰大米的底气,源于其对“四好品质”的极致追求。生长环境好——地处北纬44°世界黄金水稻种植带,寒地黑土有机质含量最高可达10%,140天生长期赋予稻米充足营养积累;品种选育好——依托四个省级科研平台,实现“稻花香6号”“五优稻4号”等良种全覆盖;种植管理好——57万亩绿色食品原料基地、78%的绿色有机种植占比,鸭稻共生、蟹稻共养等生态模式广泛应用;生产工艺好——采用世界先进的加工工艺,积极探索低温锁鲜、恒温存储技术,全自动无尘车间确保大米“零污染”。  作为“中国生态稻米之乡”,舒兰市围绕发展定位,从源头上落实吉林大米分级分类管理和销售服务提档升级。东部拉林河水系种植带,依托永丰米业、禾鑫谷物等10家企业,发展订单农业,主要对接北上广深高端大米市场;中部细鳞河水系种植带,鼓励引导金星米业、北莲米业等10家企业创新发展,主要对接江浙闽等中高端市场;西部松花江水系种植带,支持友诚米业、云山米业、权禾粮油等6家企业主要对接云贵川等主粮市场。  经过长期探索发展,舒兰大米以“功能化、高端化、差异化”破题,研发好吃营养的特色产品。舒兰市七里乡区域种植的大米中纯天然钼元素含量达到0.5mg/kg,是普通大米的2倍以上,宝龙仓公司已上市销售的“富硒富钼大米”,售价198元/斤,成为高端礼品市场的品质担当;金星米业公司成为全国粮油适度加工标准化试点企业,已着手开展全谷物主食产品研发,直供健康饮食群体。“10年前,公司年销售1万多吨大米,利润100万元,每吨利润不到100元。如今,随着大米质量和品牌知名度的提升,企业年销售大米6.5万吨,经营效益大幅增长。”金星精制米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孟佳宁介绍。品牌重塑闯出大市场  酒香也怕巷子深,好品牌更需要推广。近年来,在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大力推动下,舒兰大米开启品牌发展之路,构建起“公用品牌+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四位一体品牌体系,形成头部示范引领、腰部支撑有力、根基扎实稳固、拳头产品突出的品牌新格局。  在品牌推广和市场拓展过程中,舒兰大米积极参与省粮储局组织的营销对接活动,先后在北京、深圳、福州等地开展各类宣传推介活动30余场,并融合发展餐饮渠道,搭建线下展示消费新场景,打造“舒兰大米体验店”。线上在京东平台新建官方旗舰店及企业品牌店,以“1+N”模式打造舒兰大米电商营销新矩阵。同时,积极与央企、国企、商协会对接洽谈,先后与新华社、中信集团、吉林闽商协会、中石油浙江昆仑好客等达成合作,新增渠道客户30余个,不断拓宽中高端大米市场销售渠道,销售额不断增长。  为突出品牌引领作用,舒兰大米还全力推动各优势要素加速汇聚、协同发力。在政府层面,舒兰市成立品牌建设领导小组,助力市场推广和品质提升;在企业层面,组建大米协会,实行“统一标识、统一标准、统一宣传”的管理模式,避免内部恶性竞争;在社会层面,发动农民、消费者、媒体等共同参与品牌建设,有效增强品牌的社会认同。这种品牌生态的良性循环,正是舒兰大米能够持续扩大市场影响力的核心密码。  目前,舒兰市稻米产业发展迅速,培育了一批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域内近八成水稻就地加工,实现品牌化销售。坐落于舒兰市水曲柳镇东升村的金星精制米有限责任公司,近年来推出了鲜米、膳食粥米等一大批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去年,企业建设的优质大米深加工数字智能化生产车间投产,通过智能云色选设备大幅提升拣选效率,通过特殊装置降低大米温度,提高食味值和产品质量,数据可云端存储,大幅提升各种功能米加工工艺。  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布局,让舒兰大米香飘四海,赢得了大众的口碑,其精心构建的销售网络让更多人品尝到这份来自吉林的美味。在传统渠道方面,舒兰大米已进驻全国大部分省、市、区大型商超系统,在永辉、欧亚等连锁超市均设有专柜。而电商渠道的开拓同样可圈可点,舒兰大米已实现线上主流电商平台全覆盖。  从黑土地孕育的丰硕果实,到全国高端市场的“白金名片”,舒兰大米的发展之路,印证了“品质为根、创新为魂、融合为翼”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随着“吉林大米”品牌势能的持续释放,舒兰大米必将以“四好品质”为帆,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破浪前行,书写“一粒米撬动大产业”的精彩篇章。
首届春京西文学季启幕
时间:2025年07月26日
  7月25日,首届春京西文学季在长春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以下简称“春京西”)启幕。这场以“这青春,这长春”为主题的文化盛宴,通过一系列高品质文学活动,打造一场立足长春本土、贯通传统与当代、融合文学与艺术的文化盛宴,为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推动全民阅读注入强劲动力。   当日下午,茅盾文学奖得主格非、苏童,鲁迅文学奖得主石一枫、黄咏梅,以及“新东北叙事”代表作家班宇等文坛名家,吉林大学教授、作家刘庆,诗人任白等作为特邀嘉宾,共同出席“这青春这长春”春京西文学季启动仪式。仪式后,一场名为“文学与城市”的主题对话随即举行。作家格非、苏童、宗仁发、黄咏梅、石一枫、班宇、王小王参与了本次对话,围绕文学映照城市特质、城市滋养文学创作等核心议题展开讨论,聚焦解读长春作为“北国春城”的文化记忆与精神内核。   此次文学季以春京西为支点,旨在构建起“文化赋能城市”的鲜活样本,通过文学活动激活历史文化街区的文旅价值,让春京西不仅成为长春文化新地标,更使其带动“以文润城、以文兴业”的城市发展新路径,让历史文化街区焕发新生,为市民提供高品质文化生活,更以文学为纽带提升城市文旅辨识度。   随着首届春京西文学季启幕,后续将有更多文化名人陆续走进该街区,持续为这片历史文化空间注入文学能量。活动当日18点至20点,格非、苏童分别参与了新书分享会暨长春读者见面会,众多市民手持新书等候签售,现场排起长队。
吉林大米十大地理标志万昌大米:“粳稻贡米”香飘四方
时间:2025年07月27日
  奔腾的饮马河畔,有这样一片丰饶之地,闪耀着金光,四溢着稻香。这里,就是“中国粳稻贡米之乡”永吉县万昌镇。   晶莹剔透、清甜回甘的万昌大米,根植肥沃的黑土地,沐浴黄金纬度的阳光,饱饮充沛的纯净水源,将东北基因里的倔强变成了热气腾腾的饭香,走进了千家万户。   在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近日举办的吉米金穗“五大经典”领航行动评选活动中,万昌大米入选“吉林大米十大地理标志品牌”,成为其优异品质的有力印证。   全程参与此次评选的永吉县粮食行业协会秘书长赵东辉感触颇深,他由衷地表示:“此次入选‘吉林大米十大地理标志品牌’,是对万昌大米的一个肯定,也给了我们迈向新发展阶段的信心。”优品源丰地   万昌大米的种植历史源远流长,早在300多年前,其凭借优异的品质成为皇家贡米。康熙、乾隆两位皇帝都曾对万昌地区的粳稻给予高度赞美,留下了“稻花香遍百里营”“松江万里稻兴滔”的千古佳句。历经岁月的沉淀,万昌大米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如今已成为全国知名的优质大米品牌。   “白米三升饭,黄金一串珍”,一碗好米饭抵得上黄金和珍珠。万昌大米米粒结构紧密匀称,米质坚如脂玉,色泽洁白清亮,米饭香润黏滑,营养丰富,民间有“万昌之大米可煮三次,味不改,饭粒亦不破,谓之‘顶三水’”之说。   黑土粮仓,沃野千里。位于北纬43°黑土地黄金产粮带,空气洁净、土壤肥沃、水质纯净、气候适宜、地域优越……得天独厚的条件,奠定了万昌大米的优异品质。据了解,万昌镇是“中国粳稻贡米之乡”,粳稻种植面积居全国乡镇水稻种植面积第二位。   万昌,借米而名,因米而兴。1998年,万昌大米被吉林省人民政府评为吉林名牌产品;2000年,万昌大米在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2007年被评为“金奖大米”“优质食味大米”,2008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2014年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大米。   赵东辉介绍,相关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将共享“吉林大米十大地理标志品牌”成果,在产品包装、说明中使用,提高产品美誉度。“入选‘吉林大米十大地理标志品牌’,使万昌大米的品牌含金量进一步提升,对于企业来说,能够有效增加品牌溢价,对于品牌推广和宣传将起到助推作用。”吉林市宇丰米业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部经理杨林表示。良策绘好景   “万昌镇作为吉林省水稻主产区,有超过12万亩优质水田。”赵东辉说,怀着“用心种好米,不负黑土地”的朴实情怀,万昌大米努力书写着乡村振兴的“东北方案”。   打造品牌,良性循环。在省粮储局的支持下,积极开展品牌建设推进工作,持续打造“万昌大米”核心品牌。实施“万昌大米+”战略,围绕四大品类,做好基地和市场的双向延伸,确立万昌大米品牌在水稻产业集群的核心和统领地位,以核心品牌带动区域品牌,以区域品牌整合产品品牌,以产品品牌提升企业品牌,形成政企互动、利益互联的良性循环。   近年来,为积极适应消费市场新形势新变化,促进“吉林大米”品牌产品提档升级,省粮储局多次组织全省粮食企业参加全国各地的优质粮油产品展、展销会、博览会等。“通过参加这些展会,万昌大米的知名度得到了提升。目前,万昌大米在全国各地都打开了销路,尤其在江浙沪一带得到了广泛认可。”赵东辉表示,这都得益于省粮储局的好政策。   强化安全,监管赋能。自2012年开展万昌大米品牌建设以来,在水稻生产环节严格质量管理,对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加强监管,从源头上把住水稻生产安全关。在吉林市宇丰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智能化信息可追溯管理体系强化稻米信息采集和监控手段,对产品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进行现代化管理。“公司投入800多万元,建立了智能化信息可追溯管理体系,做到了‘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杨林介绍。   质量提升,标准先行。近年来,万昌大米产业体系、质量体系、营销体系“三大体系”加速推进,先后编制万昌大米绿色加工标准,并按照国家最新制订的大米质量标准,重新修订吉林圆粒香、吉林长粒香、吉林稻花香、吉林小町四大品种团体标准。   如今,万昌大米产业进入良性循环和快速发展阶段,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国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在这里悄然崛起,见证了这座“东北新米镇”的诞生。凝智增效能   智慧种植、绿色理念……现代化的农田里,科技光芒熠熠生辉,使万昌大米的稻香更加浓郁。   为端牢中国饭碗,万昌大米围绕规划引领、产业立镇、三产融合的总体要求,坚持走“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的现代农业“五化”之路,推进现代农业系统工程赋能产业发展。   智慧农业,精准管理。从育种到收割,每一步都精心呵护,每一粒米都蕴含着科技的智慧与力量。万昌镇协调企业、合作社、种田大户,积极引进先进机械,实现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从播种育秧、深翻整地,到施肥插秧、肥药喷洒,再到收割入仓、磨米包装,全过程机械参与,极大地解放了劳动力。同时,支持龙头企业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开展设备升级、基础改造和产品研发等创新应用。   近年来,通过广泛开展科企对接、校企联合,“互联网+”“大数据+”等高新技术在产业升级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新产品、新模式、新工艺、新应用不断涌现,推动万昌大米的智慧化产业道路行稳致远。   岁月悠悠,风雨兼程。从田间到餐桌,万昌大米是汗水的结晶,是土地的荣光,传承着千年的梦想。如今,万昌大米声名远扬,是吉林的骄傲,是中国的味道,香飘四方。
吉林大米十大地理标志品牌榆树大米:科技驱动品质升级,品牌建设跑出“加速度”
时间:2025年07月26日
      “丰”光无限,稻谷飘香。榆树市粮食资源丰富,作为东北粳稻的重要产地,素有“天下第一粮仓”的美誉。近日,在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组织开展的吉米金穗“五大经典”领航行动中,“榆树大米”凭借卓越品质与深厚底蕴,成功获评“吉林大米十大地理标志品牌”,再次成为业界焦点,彰显了其在国内大米市场的重要地位。多措并举,擦亮“白金名片”  榆树市地处世界黄金水稻种植带,这里土壤肥沃,有机质及氮磷钾元素含量高,土质完全符合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要求,特别适合优质水稻的种植生长。域内江河纵横、水资源丰富,经流榆树的“一江两河五库”水质清澈,为稻米种植提供了优质水资源。  “金裕”“乾蕴”“孙老乐”“升吉”……借助松花江与黑土地的滋养,榆树市孕育出许多标志性大米品牌。榆树大米更是通过优质的品质,相继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获评中国“十大大米区域公用品牌”,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荣获“全国十佳食味产区奖”。  “为提升品牌影响力,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指导下,我们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加强品牌推广,全力发展绿色农业,创建标准化绿色水稻生产基地,以‘三品一标’产地认证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载体,实行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水稻种植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使水稻的质量安全从种到收都得到保障。”榆树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多年来,榆树市高度重视粮食“三金”品牌建设工作,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狠抓落实,形成了具有榆树特色的粮食“三金”品牌,其影响力和品牌价值持续攀升。  全市年产水稻53.66万吨,拥有大米加工企业26家,规模以上大米加工企业16家,总加工能力100万吨。在种植环节,逐年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引导广大种植户开展种植合作,进行绿色无公害经营,探索推广生态肥及有机农药使用,实践生态管理办法,普及生物防治病虫害等田间管理技术。同时,引导大米深加工企业,采用绿色健康无公害等原生态加工方式,杜绝生物添加剂和上色等化学方法使用,在包装上探索塑料以外环保材质包装。  2024年以来,榆树市陆续开展了粮储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2024—2026)、全市粮储系统消防安全大检查专项整治工作、全市粮食行业“安全生产月”和“白山松水安全行”活动、粮储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等,突出消防安全、燃气安全、焊接与切割作业、收购烘干进出仓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登高维修作业、服务外包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等方面检查,并请安全专家进企指导与培训,有效增强了企业安全管理意识和责任落实。创新引领,赋予产品独特价值  松花江畔好风光,黑土粮仓稻花香。如今,榆树大米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榆树名片”,榆树市秉持优质化品种、标准化种植、产业化经营、精细化加工的理念,全力打造榆树大米白金品牌,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让榆树大米香飘万家,誉满华夏。  在品牌建设上,榆树大米突出“好口粮+功能米”,积极与国家及省、市农科院校结对互动,注重稻米品种更新换代和源头研发,推广健康适销对路的品种落地,特别是针对一些亚健康和特殊身体状况的消费者,开发推广富硒米、控糖缓释米等功能性大米,向不同消费群体提供好口粮。  2024年9月26日,“控糖水稻品种与精深加工技术研发项目”落户榆树市,中国农业科学院与榆树市坤泰农产品有限公司正式签约,这是吉林省农业科技与产业融合深耕的生动实践。  “我们以功能性大米的高端赛道为切入点,打造高端大米拳头产品,通过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研发的水稻品种不但营养丰富,还有控糖的功效。在保证大米品质的基础上,通过赋予产品更高的价值,发展特色产业之路,让更多百姓品尝到榆树大米,同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榆树市坤泰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曙光说。  据悉,该控糖米升糖指数(GI)值在65以下,经中国华测集团认证属于中GI食品。长期食用中低GI食品对血糖、血脂偏高人群,中老年人等具有功能性保健作用,也满足了人们对于健康生活品质的追求。此外,控糖米还采用0农残生物技术,产品经SGS检测,水稻508项农药残留无一例检出,农业与科技融合发展,使得农产品不断“增值”。  2024年,坤泰农产品有限公司与农户签订种植协议,在全市5个乡镇种植控糖水稻200公顷,产出的控糖米达到了欧盟出口大米的标准。同时,种植控糖米带动了农户增收致富,农户每公顷销售收入达4万元以上,每公顷增收超5000元。  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先进的农业技术,榆树大米米粒丰盈、晶莹剔透,蒸煮后饭香浓郁,口感绵软爽口。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彩的农业画卷,让“天下第一粮仓”的美誉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2025长春文旅街头音乐会”将于7月26日重磅回归,以全新升级的玩法,为春城再添潮流文化新活力。
时间:2025年07月24日
  当夏日热浪遇上灵动音符,一场持续两个月的全城音乐狂欢即将登场,“2025长春文旅街头音乐会”将于7月26日重磅回归,以全新升级的玩法,为春城再添潮流文化新活力。  7月26日至9月28日,2025长春文旅街头音乐会将以全新姿态重磅回归,全面升级。本次音乐会以“全民共创、跨界融合、科技赋能”为核心,打造20场沉浸式音乐盛宴。五大地标联动,双舞台互动玩法革新,更有顶流艺人、网红大咖、全民K歌王同台献艺,共同谱写一场属于长春、属于每一个音乐爱好者的音乐传奇。  2025长春文旅街头音乐会,打造了“全民音乐狂欢”与“直播主舞台”构筑的“双舞台”互动模式。每场伊始,开放舞台的聚光灯将照亮普通市民的音乐梦想——30分钟属于每一个跃跃欲试的灵魂。  即兴表演者在此刻成为主角,观众的热情反馈将成为最公正的“通行证”,引领佼佼者直接晋级下半场,成为聚光灯下的驻唱歌手;60分钟的“直播主舞台”,特邀歌手与脱颖而出的市民同台,专业水准与质朴热爱在音符中共振。全程表现卓越的驻唱者将被授予“长春文旅签约歌手”荣誉。  在2025长春文旅街头音乐会上,三大现象级IP将深度激活音乐与城市基因的奇妙交融。从新民大街承载历史的厚重石墙,到长春万象城、绿园吾悦广场的现代商业脉搏,再到宁溪公园的葱郁绿意与航博园的科技气场——五大场地如同五线谱上的强音记号,等待被音乐点亮。当“全民舞台”向所有音乐爱好者敞开怀抱,当非遗电音在街角激荡、幸运交响为平凡时刻镀上华彩,长春文旅街头音乐会已超越单纯演出,它以音乐为纽带,织就一张覆盖全城的互动网络,让每个个体都能成为城市节拍的创造者与享有者。  这个夏天,长春的街头不只有晚风,更有音乐与热爱的碰撞。7月26日起,且看长春街头如何以万人共谱的华章,让整座城市成为无与伦比的超级舞台,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0.07413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