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光无限,稻谷飘香。榆树市粮食资源丰富,作为东北粳稻的重要产地,素有“天下第一粮仓”的美誉。近日,在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组织开展的吉米金穗“五大经典”领航行动中,“榆树大米”凭借卓越品质与深厚底蕴,成功获评“吉林大米十大地理标志品牌”,再次成为业界焦点,彰显了其在国内大米市场的重要地位。
多措并举,擦亮“白金名片”
榆树市地处世界黄金水稻种植带,这里土壤肥沃,有机质及氮磷钾元素含量高,土质完全符合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要求,特别适合优质水稻的种植生长。域内江河纵横、水资源丰富,经流榆树的“一江两河五库”水质清澈,为稻米种植提供了优质水资源。
“金裕”“乾蕴”“孙老乐”“升吉”……借助松花江与黑土地的滋养,榆树市孕育出许多标志性大米品牌。榆树大米更是通过优质的品质,相继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获评中国“十大大米区域公用品牌”,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荣获“全国十佳食味产区奖”。
“为提升品牌影响力,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指导下,我们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加强品牌推广,全力发展绿色农业,创建标准化绿色水稻生产基地,以‘三品一标’产地认证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载体,实行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水稻种植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使水稻的质量安全从种到收都得到保障。”榆树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多年来,榆树市高度重视粮食“三金”品牌建设工作,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狠抓落实,形成了具有榆树特色的粮食“三金”品牌,其影响力和品牌价值持续攀升。
全市年产水稻53.66万吨,拥有大米加工企业26家,规模以上大米加工企业16家,总加工能力100万吨。在种植环节,逐年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引导广大种植户开展种植合作,进行绿色无公害经营,探索推广生态肥及有机农药使用,实践生态管理办法,普及生物防治病虫害等田间管理技术。同时,引导大米深加工企业,采用绿色健康无公害等原生态加工方式,杜绝生物添加剂和上色等化学方法使用,在包装上探索塑料以外环保材质包装。
2024年以来,榆树市陆续开展了粮储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2024—2026)、全市粮储系统消防安全大检查专项整治工作、全市粮食行业“安全生产月”和“白山松水安全行”活动、粮储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等,突出消防安全、燃气安全、焊接与切割作业、收购烘干进出仓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登高维修作业、服务外包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等方面检查,并请安全专家进企指导与培训,有效增强了企业安全管理意识和责任落实。
创新引领,赋予产品独特价值
松花江畔好风光,黑土粮仓稻花香。如今,榆树大米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榆树名片”,榆树市秉持优质化品种、标准化种植、产业化经营、精细化加工的理念,全力打造榆树大米白金品牌,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让榆树大米香飘万家,誉满华夏。
在品牌建设上,榆树大米突出“好口粮+功能米”,积极与国家及省、市农科院校结对互动,注重稻米品种更新换代和源头研发,推广健康适销对路的品种落地,特别是针对一些亚健康和特殊身体状况的消费者,开发推广富硒米、控糖缓释米等功能性大米,向不同消费群体提供好口粮。
2024年9月26日,“控糖水稻品种与精深加工技术研发项目”落户榆树市,中国农业科学院与榆树市坤泰农产品有限公司正式签约,这是吉林省农业科技与产业融合深耕的生动实践。
“我们以功能性大米的高端赛道为切入点,打造高端大米拳头产品,通过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研发的水稻品种不但营养丰富,还有控糖的功效。在保证大米品质的基础上,通过赋予产品更高的价值,发展特色产业之路,让更多百姓品尝到榆树大米,同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榆树市坤泰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曙光说。
据悉,该控糖米升糖指数(GI)值在65以下,经中国华测集团认证属于中GI食品。长期食用中低GI食品对血糖、血脂偏高人群,中老年人等具有功能性保健作用,也满足了人们对于健康生活品质的追求。此外,控糖米还采用0农残生物技术,产品经SGS检测,水稻508项农药残留无一例检出,农业与科技融合发展,使得农产品不断“增值”。
2024年,坤泰农产品有限公司与农户签订种植协议,在全市5个乡镇种植控糖水稻200公顷,产出的控糖米达到了欧盟出口大米的标准。同时,种植控糖米带动了农户增收致富,农户每公顷销售收入达4万元以上,每公顷增收超5000元。
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先进的农业技术,榆树大米米粒丰盈、晶莹剔透,蒸煮后饭香浓郁,口感绵软爽口。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彩的农业画卷,让“天下第一粮仓”的美誉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