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落幕的 “7・16 吉林粮食品牌日暨营销推广系列活动”上,梅河大米凭借深厚的历史底蕴、卓越的品质优势与强劲的品牌影响力,成功入选 “吉林大米十大地理标志品牌”。这一荣誉,是对其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再次肯定,为这座“中国皇粮御米之乡”的品牌发展史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天赋异禀:从“皇粮御米”到品牌标杆
  梅河大米的卓越品质,源于大自然的慷慨馈赠。梅河口市地处北纬42°08′至43°02′的世界黄金水稻带中央,位于长白山与松辽平原过渡带,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且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超292天,为水稻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
  更难得的是,这片土地经200多年封禁沉淀,黑土肥沃,加之源自长白山脉龙岗山系的磨盘湖水库(水质达国家二级饮用水标准)灌溉滋养,造就了水稻独特的生长环境。火山岩土壤与富硒特质更成为其差异化优势,使得梅河大米兼具“生态、营养、好吃、健康、安全” 的核心特质,成为其他产区难以复制的天然竞争力。
  这份品质传承,可追溯至数百年前的皇家渊源。据史料记载,康熙帝钟爱北方粳稻,曾在皇家围场培育水稻良种,梅河口便是当时为皇室供应贡米的核心基地。2013年,当地发现的“稻碑”更是佐证了这一历史——碑文记载,赵氏家族自清代同治年间起,便在此为皇室开垦水田种植贡米,延续至清末。著名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任林举在《贡米》一书中盛赞“中国第一米出自吉林梅河口”,让这段“皇粮御米”的历史佳话广为人知。
  深厚的历史文脉为品牌注入了独特魅力。从 1990年成为第十届亚洲运动会特需食品,到 2017年斩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再到2019年梅河口市被授予“中国皇粮御米之乡”,梅河大米的品牌荣誉不断叠加。2024年,其品牌价值经评估达34.92亿元,稳居吉林大米品牌榜首,更成为省内唯一同时拥有“吉林老字号”与“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 双重认证的大米产品。



创新突围:多元业态激活市场活力
  在品牌建设中,梅河大米以创新打破传统销售边界。“吉田认购”模式推出按亩论价、按需求定制等四种形式,让水稻在种植前便被订购一空,精品定制大米平均单价可达每斤百元。曙光农业合作社、农胜粮食合作社等主体更将稻米产业与休闲观光、红色文化融合,打造“观光+餐饮+采摘”的农旅产业链,实现“卖产品”向“卖生态”的跨越。同时,精心组织企业参加全国各系列大米品牌推介活动,聚农农业“米小胖”牌鲜米和泉秀合合作社“禧米香”牌生态大米喜获中国国际粮油产品及设备技术展示交易会金奖,丰源米业“长粒香”荣获米食味品鉴大会金奖。
  在对口区域合作方面,梅河口市与丽水市开展的大米产销合作成果显著。双方开展多次实地互访交流,现已在丽水市建成5家梅河大米直营店,梅河大米销量从2018年不足1000吨,增长到现在近1.6万吨,在吉林省对口合作城市中位列第一。丽水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已与梅河口市达成采购合作意向,丽水市全部机关事业单位食堂采购使用梅河大米。此外,还在杭州市建立了梅河大米前置周转仓,周转量达到3万吨以上,在浙江省全省销售梅河大米5万吨以上,位列吉林省第一,丰源优品米业集团更是成功入驻浙江省著名农产品区域品牌丽水山耕旗舰店。



擘画未来:剑指80亿品牌价值新目标
  尽管成绩斐然,梅河大米仍在突破发展瓶颈。目前,梅河大米年产量17万吨,销售量达34万吨,但仍以中低端产品为主。为此,梅河口市已擘画清晰蓝图,计划整合优势资源,推动品牌价值突破 80 亿元。
  未来,梅河大米将成立行业协会,统一标准、标识与价格;拓宽展会营销、电商直播等线上线下渠道;引进科研院校成果,开发富硒米、火山岩米等特色产品;培育龙头企业,打造高端品牌……通过实施一系列精准有效的举措,让“皇粮御米”的金字招牌焕发新活力。
  梅河口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斩获“吉林大米十大地理标志品牌”,既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梅河大米将继续砥砺前行,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美味的稻米产品,为吉林粮食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注入强劲动力。(本文部分图片为梅河口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