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暑期临近,景区依托生态、文化等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避暑游,防暑消夏产品在政策红利助推下广受欢迎,城镇以商文旅融合拓展夜间多元业态……各地频出“妙招”,不断激发消费潜力,有力带活“避暑经济”。


挖掘资源打造“避暑胜地”


近日,位于吉林省白山市的长白山华美胜地度假区开启夏季运营,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吸引大批游客来此避暑休闲,打卡滑雪场的“22℃夏天”。


“这个暑期,度假区客流量预计超 30 万人次。”长白山华美胜地度假区市场推广部负责人类雁文说,新项目峡谷探险乐园将全新亮相,让游客沉浸于自然、爱上自然。


吉林长白山的森林康养、浙江东海之滨的观海纳凉、内蒙古呼伦贝尔的草原自驾、云南曲靖的乡村旅居……近年来,得益于广阔的疆域和多样的地理气候,我国避暑游目的地类型持续拓展,热度不断攀升。


相关平台数据显示,亲子游、大学生出游是这个暑期的主力出游人群。西北、东北等区域成为避暑游首选目的地,酒店预订增幅位居前列。


政策红利催热“清凉消费”


眼下,高温天气叠加政策红利助推,带动消暑类家电走俏,催热“清凉消费”。


在重庆忠县各大商超,空调、风扇等产品进入销售旺季,加上各种补贴政策带来的效应,购买相关家电的顾客逐渐增多。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受益,更多市民享受到政策红利与品质生活的双重升级。“6 月以来,国家补贴有力推动绿色消费,高能效空调销售占比超过 80%。”苏宁电器忠县店负责人郭朝斌说。


一些商家还提供免费上门拆旧、安装及延长保修等“一站式”服务,降低消费者的换新门槛和使用成本;部分卖场顺势推出“清凉套餐”,将空调与冰箱、电风扇等组合销售,带动销量不断攀升。


作为融合文化创意与饮食消费的特色产品,文创雪糕也成为“清凉消费”的亮点。


白桃味的“长白山天池”、奶油味的“集安大吉他”、草莓味的“长影博物馆”……今夏,吉林多家景区推出具有本地特色的网红雪糕,在网络平台上晒出“雪糕 + 地标”的照片,成为众多游客的旅行标配。


在长春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以碧松净月塔楼等标志性景观为设计模板的文创雪糕正在热销。“游客既能品尝解暑,还能拿着合影留念。入夏以来,文创雪糕单日最高销量可达 1.14 万支。”长春净月潭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邹明华说。


创新场景点燃夜间经济


夜幕降临,吉林长白山脚下的二道白河镇,云顶市集灯火璀璨、人潮涌动。500 米长的商业文化街区两侧,60 余家美食与长白山特色文创摊位依次排开。游客品美食、逛夜市,感受长白山夏夜的独特魅力。


“市集已成为游客的热门打卡地,更是我们打造‘长白山不止天池’全域旅游格局的重要业态支撑。”项目策划团队成员张秋森说,今夏,长白山还重启免费巡游巴士服务,连接雪绒花、云顶市集及恩都里等热门景点,全面提升游客体验。


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明确,要盘活提升存量空间,打造新型消费场景,发展夜间文旅经济。


“发挥‘凉资源’作用,不断满足多层级消费群体的多元需求。”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教授辛本禄认为,夏季也可深挖冰雪文化潜力,开发主题文创与演艺活动,既能吸引夏季客流,又能为冬季市场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