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与科技”成为 2025 陆家嘴论坛上高频出现的关键词。在金融为科技创新注入源源不断动能的同时,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创新也在以不可逆之势重塑全球金融业。“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运用已不是一个国家的现象,它是全球现象,是技术革命。”在 2025 陆家嘴论坛上,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屠光绍的话,引发了众多参会人员的共鸣。


深刻影响行业发展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了金融产品创新,优化了金融服务方式,提升了风险管理效率。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迭代也对金融行业实践产生深刻影响。2025 陆家嘴论坛上,与会专家围绕“人工智能赋能金融改革创新:机遇和挑战”等话题,纷纷发表各自的见解。


“人工智能在金融体系里的运用,会给金融机构形态、金融行业业态、金融体系生态带来巨大的变化。”屠光绍表示,尤其是今年以来,大家谈及金融发展情况、业务情况,都离不开人工智能。


科技对金融的赋能将不仅停留在具体应用层面,还将深刻改变金融业的运行规则。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亚太区总裁黄式进表示,人工智能并非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提升全球金融体系完整性、平台效率和体系韧性的强大实用工具。


高盛集团全球管理委员会委员、亚太区总裁施南德表示,当前人工智能发展正处于从基础设施搭建到平台建设再到应用落地的演进过程。总体来看,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发展速度惊人,未来将深刻改变行业格局。


贝宝全球副总裁兼全球政府关系负责人分享了支付行业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的实践经验和发展展望。他认为,人工智能对小微企业的赋能效果显著,许多小微企业已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客户交互、市场营销等日常经营中。


在与会专家看来,人工智能为金融行业带来显著机遇,可以提升运营效率、优化客户体验、创新金融产品,但同时也面临多重挑战,包括技术成熟度不足、数据安全风险、复合型人才短缺等。


避免形成技术孤岛


金融行业运用人工智能最需要注意的是什么?黄式进认为,数据结构和质量是核心基础,行业各方要负责任地创新建立行业标准,维护系统安全与互信,并以全局视角推动规模化应用,避免形成技术孤岛。


与会专家认为,人工智能技术迭代加速,技术发展势头难以阻挡。各国监管部门需动态适配跟上技术发展速度,如果强行限制某一个领域的技术,可能让技术从另一个领域实现突破。施南德认为,需要构建全球金融信任体系,通过道德标准、反洗钱风控及精准算法设计守护金融系统根基,同时要校正 AI 错觉。


数字技术的运用,包括人工智能的运用,虽然能够增强企业的竞争创新能力,但同时有可能造成数字鸿沟、AI 鸿沟,反而让消费者无法更好地利用金融机构的创新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金融机构需要考虑其 AI 应用的普惠性。因此,要破除数据孤岛、建立负责任创新框架、平衡技术普惠与安全发展,方能真正释放 AI 重塑金融生态的变革价值。中信集团副总经理鲍建敏认为,AI 怎么覆盖更多群体,在长尾需求上多做挖掘,这是很重要的,“要更精准画像,提高投融资的真实能力,把AI 效能真正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