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吉林医药学院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人才培养为支撑,逐步构建起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于一体的人参产业服务体系,在人参产业发展中取得显著成果。
为了整合人参研究科研资源、培养专业人才,吉林医药学院成立人参产业学院、人参产业关键技术与转化应用实验室,同时获批院士工作站、长白山药用植物高值化开发与利用实验室、中药成分检测与质量评价实验室、中药药物代谢机制等十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同时,学校依托吉林优质人参主产区的资源优势,与吉林长白山制药、吉林博大农林、吉林鹿王制药等20余家省内外人参产业链龙头企业,在人参资源保护、土壤改良、活性成分筛选等关键领域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吉林医药学院还组建“服务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及“战略专家组”,依托医疗与健康服务、生物医药、智慧健康管理三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群),汇聚了百余名教授、博士组建人参研究交叉创新团队。近三年,他们累计承担人参相关研究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项、校企合作项目20项,与企业签约2000余万元,部分产品已成功投放市场。边兴博副教授团队开展的纳米TIO2对人参栽培“植物—微生物—土壤”系统影响研究,为优化人参生长环境及纳米技术在土壤改良中的应用提供了创新路径。药学院院长孙新教授带领团队,针对人参多糖提取这一医药工业难题,通过引入微波超声技术以及酶解技术,使人参粗多糖提取效率提升60%。同时,学院引进人参研究相关专业博士,充实科研力量,在人参皂苷研究以及人参多糖提取纯化和药理作用功效研究等领域取得突破。
该校的科研成果现已广泛应用于人参保健食品、医药制剂、化妆品等领域,成功开发出臻参凝萃御寒霜、人参根枳解酒茶、长白参莓胶囊等系列产品。他们还参与制定《吉林省中药材标准及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人参须(林下山参须)、生晒参(林下山参)等两项地方标准,为中药产业规范化生产及临床研究提供标准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