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数字魔墙”观看“活”起来的文物,在博物馆里变魔术、捏面塑、吹糖人,与NPC(非玩家角色)一起“魂穿”经典影视剧,走进图书馆开展亲子研学游……这个炎炎夏日,各大文化场馆的热情“宠粉”,让“文博热”“文旅热”在吉林省持续升温,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多元化陈展 解锁文化场馆的全新打开方式


点击数字触屏上的书画、瓷器、青铜器等馆藏文物,就可以任意放大、缩小,并360°观察文物。在吉林省博物院一楼展厅的“数字魔墙”前,长春市民李女士和孩子通过数字触屏多角度观察着丙午神钩、白玉耳杯等一众“镇馆之宝”的图纹样式。“文物的3D立体化呈现令人耳目一新。”博物院的创新陈展方式让陪孩子研学的李女士赞不绝口,“这种数字化的展示方式不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也让孩子能够更主动地参与到展览中来,大大增强了观展的沉浸感和参与感,这次研学真的不虚此行。”


运用数字技术等多种手段的多元化陈列,让展览变得更新奇、更有趣,体验感也愈加丰富。吉林省博物院公众服务部副主任刘梦娇说:“为迎合暑期少年儿童的观展需要,省博物院借助VR、3D等数字技术手段展示文物内涵,以更生动鲜活、更易接近的方式呈现文物背后的故事。‘数字+’时代的博物馆不再仅是一座文物的殿堂,更是一个知识的宝库、一个丰富的历史文化现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其中,与历史对话,与文明交流。”


在吉林省科技馆,众多利用体感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增强观众与虚拟环境的沉浸感、交互感和体验感的展项,同样吸引了众多小游客。在数字体验区互动拍照,畅游全息投影森林,手绘数字动物……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实现了展览信息的多样化传达,更为孩子们打造了沉浸式的观展、学习空间。


沉浸式体验 身临其境的“超时空”之旅


绚丽的舞台设计、精彩的情节设置、可歌可泣的抗联精神……7月1日,大型文旅演艺《炫·墨》之“东北抗联篇”在伪满皇宫博物院首演。暑假期间,该演出共上演160多场,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共享这场文化“大餐”。


全新升级的《炫·墨》之“东北抗联篇”整场演出58分钟,从东北抗联艰苦卓绝的抗战历史中,创造性编排了五组代表人物(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赵一曼、八女投江),通过创新性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立体化的舞台展示。


在长影旧址博物馆,“长影NPC”沉浸式演出在暑期也推出全新剧目。该剧目片段根据长影经典影片《白毛女》改编而成。首演以来,游客观众观赏热情高涨,反响热烈。在“长影NPC”的精心编排下,《白毛女》这部历久弥新的经典之作焕发出了新的魅力。观众不再是简单的旁观者,而是成为了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喜儿等角色同悲共喜,共同经历那段惊心动魄的岁月。


长影旧址博物馆不断探索文旅融合的新路径,计划把更多长影经典影片以沉浸式演出的形式呈现给观众。下一步,游客们不仅可以在博物馆内了解电影故事和观赏珍贵的道具,还能通过演出沉浸式体验历史事件的波澜壮阔,感受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时代变迁的沧桑巨变。


情景式氛围 文化场馆“新玩法”受追捧


黑色的猴头、橘色的虎皮裙、两端金色中间红色的金箍棒以及红白相间的雉翎,在将它们拼接在一起后,一个个活灵活现的美猴王面塑出现在了小朋友的手中……在长春博物馆内,数十位小朋友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学习面塑技艺。动手体验中,孩子们与传统文化“零距离”接触,品味传统非遗技艺的匠心与魅力。


“针对暑期‘研学游’需求的显著攀升,我们推出了‘多彩非遗荟长博’‘我在长博讲历史’2024年暑期小小讲解员培训、长春博物馆暑期研学营、‘同心筑梦·献礼八一’等主题互动活动,以‘特展+活动+研学+生活’打造不同的情景体验,让博物馆成为孩子们学习历史文化、提升精神素养的‘大课堂’。”长春博物馆社会宣教部主任吴冬茁表示。


从可观到可感,好看到好玩。这个夏天,文化场馆以更丰富的打开方式、更贴心的服务举措,回应着暑期人们日益多元的文化需求。持续提升文化体验“精细度”,不断扩大文化服务“覆盖面”,文化场馆与受众的“双向奔赴”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