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创新药企亮出2024年度业绩报告。据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底,已有神州细胞、复宏汉霖等14家Biotech(生物科技创新公司)实现年度盈利,较上年大幅增长。从“烧钱”到逐步实现“造血”,经历中国创新药快速发展的第一个十年后,越来越多生物科技创新公司正迈过盈利门槛。


创新产品上市快速提振业绩


Biotech通常指利用生物科技开发创新药、疗法等的公司,与跨国药企相比,它们创立时间相对较短、规模较小,但极具创新活力。在我国,已实现盈利的十余家Biotech大多成立超十年,经历了2015年起的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并伴随2018年港股生物制药公司上市制度改革和中国科创板的建立实现快速发展。


在生物医药这个公认周期长、投资高、风险大的赛道,多家创新药企通过其创新“拳头产品”实现企业盈利,其中,肿瘤药物是热门领域,罕见病、慢性病新药也是不少药企深耕的领域。


依靠爆款单品,艾力斯2024年实现总营收35.58亿元,同比增长76.29%。神州细胞依靠罕见病领域的创新药突围,去年首次实现扭亏为盈。公司2024年业绩快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5.13亿元,同比增长33.13%。


研发实力获国际巨头认可


积极推进全球化战略,通过与跨国药企合作等方式布局全球市场,也成为中国创新药企走向盈利拐点的关键因素。


由于自身经营规模有限,不少中国创新药企通过与跨国药企合作对外授权走入全球更多市场。百利天恒、和铂医药、和誉医药均在2024年依靠对外授权合作交易实现盈利。


在业内人士看来,授权合作加速发展的背后,是国际药企巨头对中国创新药企研发实力的逐步认可。对于跨国药企而言,由于中国创新药企具有能力效率较高、国内研发成本相对较低等优势,已具备研发出行业首创和行业最佳产品的潜力,因此,跨国药企倾向从中国持续补充新药研发管线。


股价回暖传递利好信号


目前,还有更多生物科技创新公司正加速奔向盈利拐点。作为国内创新药“一哥”,百济神州去年全年收入272.14亿元,同比增长56.2%,净亏损较上年显著收窄。百济神州首席执行官欧雷强今年1月曾表示,预计公司将实现2025年全年经营利润转正。受业绩提振消息影响,百济神州股价上扬,于2月21日以3107亿元市值首次登顶A股“医药一哥”。


创新药企业绩向好,加之今年开年DeepSeek爆火带动资本市场对高科技创新领域的关注,创新药企股价也迎来一波“小阳春”,港股创新药ETF今年以来涨幅超20%。其中,和铂医药大涨超三倍,加科思大涨近两倍,百济神州港股价格创历史新高,上涨近50%。创新药企这一波股价回暖,或将释放其估值重构的利好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