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红果短剧主办的“千行百业入剧来:微短剧产业生态与艺术创新论坛”,聚焦微短剧的产业升级、跨界融合与生态共建,探讨了如何推动“微短剧+”。
文旅、文博……随着微短剧逐渐延伸为赋能实体经济、文化传播的内容载体,其跨界融合趋势愈发明显。“红果短剧已与国家图书馆、国家航天局等机构展开合作,围绕文旅、普法等主题开发内容。”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说。
“微短剧对科普行业来说,可能是非常好的补充。科学理论或严肃科学知识往往需要充足的时间才能透彻解释。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从大的科学性知识里拆解出小的、有趣的知识点,通过一个一个知识点的码放来形成一系列的微短剧。”在中科数创影视中心总监郑铭看来,新修订的科普法对他们是特别好的激励。
红果短剧制片负责人沈志远表示,平台的核心价值在于了解创作者和内容特质,将风格契合的IP与创作者精准匹配,做“服务者”而非“干预者”。在IP改编与创作扶持方面,红果短剧已形成了一套以数据为基础的IP开发方法论。
先进技术在内容创新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百度百家号内容运营负责人于轲分享了AI在经典IP现代化改编中的应用。依托AI技术优势,平台能快速解构IP核心元素,并结合现代场景进行创新演绎。内容与科技的结合将推动微短剧从流量生意升级为内容创新平台。
巨量引擎内容营销负责人金文乐表示,通过剧情植入等创新形式,品牌短剧的转化效率已超越传统广告模式,助力品牌方实现品效协同,发展前景广阔。
在政策引导、行业协作与创新驱动的合力下,从剧本创作、拍摄制作,到平台分发、IP衍生开发,再到跨文旅、游戏等领域的融合联动,微短剧连接千行百业,正在从“流量风口”迈向“价值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