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最新统计显示,上半年,我国批准创新药43个、创新医疗器械45个,同比分别增长59%和87%,改革政策红利正在转化为产业发展动力。
创新医疗器械
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创新医疗器械,指的是国内首创、产品性能或安全性与同类产品比较有根本性改进,技术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且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的产品。
我国创新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迅速。近年来,我国创新医疗器械获批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19年至2024年,获批的创新医疗器械数量分别为19个、26个、35个、55个、61个、65个。
从市场规模来看,根据弗利斯特沙利文的报告,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0年至2024年,中国医疗器械总体市场规模从7298亿元增至9417亿元,预计2035年将达到18134亿元。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表示,我国创新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快速,主要得益于政策、市场、资本、人才四轮驱动。政策层面,国家药监局通过特别审查程序、优先审批通道等机制,大幅缩短创新产品上市周期。市场层面,老龄化背景下带来医疗需求增加,叠加医保对国产器械的报销倾斜,直接拉动基层市场扩容。资本层面,专业医疗投资基金崛起,对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度提升,愿意为长期研发买单。人才层面,外企培养的成熟技术团队回流创业,叠加国内高校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人才供给,形成“海归+本土”的创新梯队。这些因素共同推动医疗器械产业从低端代工向高端原创转型。
发展前景广阔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面对如此广阔的市场前景,众多上市公司积极投身创新医疗器械领域。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24年高端医疗装备推广应用项目公示》,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上市公司的产品入选。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表示,上市公司作为行业的佼佼者,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研发能力,通过加大研发投入等方式,加速创新医疗器械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为突破核心技术瓶颈,上市公司需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构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整合全球资源,提升我国创新医疗器械领域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