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濒临倒闭的小厂到亚洲最大农膜企业,曹志强用30年创新路书写“喜丰奇迹”——从引进人参专用膜到研发光转换技术,每一代产品都精准踩中农业需求,如今12万吨年产能正守护着18亿亩基本农田的丰收希望。


在浑江区,有一座现代化的农膜生产基地,这里生产的“喜丰牌”农膜不仅畅销全国,更远销海外。带领企业创造这一奇迹的,正是敢于创新、勇于拼搏的掌舵人——白山市喜丰塑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志强。


这几天,在白山市喜丰塑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曹志强正和他的研发团队针对企业新研发的新型聚乙烯人参专用膜进行技术探讨,深入研究该农膜如何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曹志强说:“过去种植人参是靠参膜的颜色增产,现在喜丰集团开发的新型参膜是通过光转换使人参增产提品质。人参产业大发展,人参膜更需要快发展,以满足市场需求,给农民真正带来增产增收的效益。”


1985年,29岁的曹志强开始担任白山市喜丰塑业有限公司的前身——浑江市第一塑料厂厂长。当时的塑料厂远远落后于省内其他同行企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产品也没有销路。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曹志强一边不断加大企业科技和人才投入,一边通过与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引进人参专用膜、无滴防老化大棚膜等专业产品,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为企业发展寻找到新的突破口,更在短时间内实现了扭亏为盈的重大转变,为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年,为了提高产能,企业搬迁到了新厂区。同时,企业还引入吉林省第一台五层共挤精品农膜生产线,产品功能更多了,性能更强了,生产力比以往也翻了番。曹志强说:“喜丰集团先后进行了30多次重大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每一代产品都顺应着农业发展的需求。现在喜丰农膜已经覆盖全国市场,成为农民心目中的知名品牌。”


在曹志强的带领下,如今白山市喜丰塑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农用薄膜生产企业,企业年产农膜能力达12万吨,他个人自2012年至今连续担任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农膜专委会主任,为我国农膜行业赶超日本、韩国的科技水平作出了突出贡献。2020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卓越贡献民营企业家”称号。


曹志强表示:“我国的基本农田是18亿亩,粮食总产量已经超过14万亿斤了。以后还要达到更高的产量,这里离不开农膜的重要作用。未来,喜丰集团还要把农业技术和农业增产作为重点,围绕这方面,再研发出更多更好的农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