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追求能源绿色低碳化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我国节能减排的迫切需求。在新的发展背景下,我国积极探讨碳减排的方案,从理论和技术上加以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设置,能进一步调整我国的能源结构,实现转型升级,给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机遇,但同时也对部分企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引导下,电力企业在融资和投资中需要更好地对接碳减排的诉求,更加合理地进行转型创新,这样才能让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更科学。
关键词:碳达峰;碳中和;电力企业;投融资
在新的发展背景下,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是我国积极追求“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模式。电力行业作为我国能源行业中排放量较高的行业,也是我国碳减排的主要切入点。今后,电力行业在发展中,对投资和融资需要更加精准科学,重塑投资格局,这样才能实现长期价值投资,在满足碳减排要求的基础上,形成更加合理的发展模式。文章立足于此,深入探讨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电力投融资的转型创新思路。
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电力投融资转型的难点和发展方向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温室气体过度排放问题日益明显,由此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和气候变化问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开始重视绿色经济发展,并积极同国际社会展开合作,计划尽快实现碳排放达到峰值,然后循序渐进地做好温室气体排放和减排工作。
作为碳排放的重要行业,电力行业是碳减排的关键领域。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电力企业势必需要承担更多的碳减排责任,积极推进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运行体系,全面带动新能源电力低碳转型发展,以此助力我国碳减排工作的开展。不仅如此,我国碳排放的峰值、平台期以及转型的路径存在极大的差别,因此,电力企业进行低碳转型自然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从前期的规划和政策的理解落实,到后期的技术研发创新,以及产业投资和经济发展等,都需要做好创新工作,并形成行业共识,认真践行碳减排责任,积极挖掘新的技术手段,实现低碳转型,依照国家发展方略,确定电力行业发展的未来定位,并科学应用信息能源,权衡发展和环保之间的关系,实现安全、经济和清洁等方面发展的平衡把控[1]。
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电力投资的转型创新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电力投资融资需要做好战略转型创新。结合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电力投资的转型创新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找准未来碳减排发展方向,注重绿色投资
电力企业的建设工作是持续性的,为了更好地贴合市场需求,这些建设工作需要更为精准地对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因此,在投资过程中,需要探求国家支持的投资项目,如新能源电力项目,包括风力发电、水电站、光伏发电等项目,不断探讨完备的项目体系建设方案,并基于碳减排的实际需要,不断对现有的设施和运行方式进行改革升级,做好电网设施升级改造,保证设施运行能够符合碳减排的严格标准。同时,电力企业要基于当下业务发展的新需求,不断拓展新业务,例如,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因此,充电成为重要需求。电力企业可以积极拓展充电桩、综合能源服务中心等项目的投资,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充电服务,且积极探讨绿色储能方案,为快递、网约车、外卖等行业提供专业化用电服务,打造绿色投资模式,提高运行效率[2]。
(二)以多元化投资战略为支撑,强化创新研发
电力企业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投资需要更为多元,注重形成体系性业务,不断推进创新和研发工作的开展。在投资过程中,很多电力企业的传统投资以新建项目为主,注重发电量,不但缺乏绿色化发展认知,投资的项目也不够多元,如果市场出现变化,就会产生极大的风险。特别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影响下,一些传统项目已然无法满足新时期的需要,且面临极大的运行风险。正因为如此,在未来绿色化建设中,电力企业需要持续优化产业布局,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不仅要在行业内探索新的发展方案,也要积极拓展其他项目,做好跨行业业务。例如,目前煤化工系统中存在大量的用气、用能需求,很多企业采用先进成熟的高参数燃煤发电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燃烧效率得到保障,项目产生的余热、余气很多。电力企业可以同煤化工企业形成战略合作,利用这些余热、余气,通过发电回热系统进行充分回收利用,打造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体系,相较于单独发电能起到极佳的节能减排效果,满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3]。
(三)以能源耦合为重要战略,加大电力产业创新升级投资
目前,我国正积极推进梯级用电模式的运行,并努力打破壁垒,重视全面提升能源整体利用效率。在这种背景下,电力企业在投资过程中,需要将能源耦合作为重要发展战略,不断实现电力产业的转型升级,并加大投资力度,以此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发展。为了提升投资的合理性,电力企业需要围绕集约型项目进行投资,进一步严格把控投资的质量和效益,重视新能源项目的开发,提升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为此,电力企业需要在保障传统电力生产的基础上,在清洁电力设施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并依托大数据等,对运行状况进行调度和分析,注重多种电力能源的综合应用,实现风电、太阳能、水电和火力发电的有机融合,并强化发电和储能的一体化发展,建设综合能源项目,实现区域清洁能源的良性开发和应用,实现电力企业的转型升级,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支撑。
(四)因地制宜发展,提升投资的创新性
考虑到当前我国电力市场开放程度更高,一些电力企业需要转变过去区域性发展的理念,重视进一步拓展投资的覆盖范围,在国内实现跨区域和跨行业发展,全面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系统性,积极推进行业整合和合作,建立完善的产业链条,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基础,系统推进绿色可持续责任投资。电力企业要积极融合行业发展规划,结合“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好业务项目重组等工作,在投资过程中重视企业向净零排放转变。在与同行业其他企业达成战略合作的基础上,积极同政府合作,了解政府未来的经济规划和发展理念,对于绿色发展方向有更为清晰的认识,然后以此为突破口,强化投资的准确性。与此同时,由于目前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国外资本介入到国内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深。在电力行业,国外资本也在不断融入,并且在新的发展背景下,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各种贸易协定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声明等层出不穷,这也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因而,我国电力企业势必要立足于此,深入推进电力市场投资的合理发展,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一方面重视同国外新能源、新技术企业展开合作,不断提升绿色化水平;另一方面则要借助国内国外双循环的建设背景,在新能源、输配电、综合能源服务等领域深耕,促进国内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从而提升发展质量[4]。
三、“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电力融资的转型创新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电力融资需要更加谨慎,而融资的多元化也是必不可少的。电力企业需要做好转型创新,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点着力。
(一)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创新资本融资模式
电力行业目前同多个行业形成了共性发展,这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当前“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引导下,电力企业也需要跳出原有的行业边界,注重多元化融资,这样不但可以降低融资风险,也能够提升资本应用的合理性。传统的电力企业融资中,国有资本是主要融资来源,市场和社会资本的参与度较低。而随着国家大力扶持引导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以及电源储能等新兴领域得到快速发展,这些领域对于积极响应“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着突出的贡献,也是新时期投资者比较青睐的市场,特别是很多企业和银行都积极投入到环保市场中。而电力领域也在积极响应市场化改革,市场参与主体数量越来越多,融资的渠道也日益多样化。在这种背景下,电力企业需要深入挖掘多元化融资渠道,在传统的信贷、内部融资等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商业票据、商业保理、资产证券化、融资租赁等业务,强化多方融资渠道建设,并依托电力行业的现有产业链条,拓展多种融资渠道。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电力企业运行十分稳定,因而市场认可度更高。电力企业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信用价值,主动参与到金融机制建设中,对于电费结算、金融服务、环保节能、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进行积极融资发展,形成依托传统电力业务打造综合化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模式,实现绿色金融和绿色业务的有效融合、互相统一,提升融资的合理性[5]。
(二)挖掘金融创新项目,提升融资的针对性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要求下,电力企业需要在融资过程中更为理性,紧随国家政策要求,挖掘更多金融项目,以此提升融资的针对性。结合目前发展趋势,电力企业需要深度打造“新能源+绿色金融”业务,可以积极构建金融机构,并基于绿色企业或项目的融资需求,以多种形式的金融工具作为支撑,如股权、债权和资产证券化等,推进绿色基金、绿色信贷等金融业务的开展,以此为低碳项目融资提供必要的保障,同时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支撑和帮助。
(三)创新数字化金融产品融资模式,树立碳减排模范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电力企业应该积极借助大数据技术,不断创新数字化金融产品融资模式,并据此带动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树立碳减排模范典型。电力企业可以积极构建双碳监测机构,立足现有电网平台枢纽,以及电力数据等要素资源,深入推进智慧监测碳排放机制建设,并积极打造线上能源碳信息链条,探索覆盖面广的数字化平台建设和研发。同时广泛融资,将环保部门、统计部门等都融入进来,打造完善的碳排放监测服务机制,通过融资研发,针对性探讨碳排放核算方式,不断创新智能化技术手段。在电力大数据等征信场景的支撑下,电力企业要基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挖掘配套的金融产品,通过综合融资,在低碳金融领域快速发展,积极探索降低企业能耗、碳排数据以及资金信贷等业务产品,并积极同金融机构等展开合作,基于相关企业的发展需要,完善融资服务,引导企业节能减排,做好低碳转型,在融资方面给予帮助,最终实现共赢[6]。
结束语
综上所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电力企业发展既面临极大的挑战,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新的发展背景下,电力行业需要以碳减排目标为基础,合理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注重投资的绿色化水平,在融资过程中积极拓展相应业务,打破行业壁垒,积极推进多元发展,探索完善的发展方案,在全面降低自身碳排放的同时,致力于提供清洁能源,为其他企业的碳减排提供支撑。电力行业通过投融资的转型创新,最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为企业和行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1]白永秀,鲁能,李双媛.双碳目标提出的背景、挑战、机遇及实现路径[J].中国经济评论,2021(05):10-13.[2]张中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中国与世界———绿色低碳转型、绿色金融、碳市场与碳边境调节机制[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1(14):69-79.[3]戴浩羽.“双碳目标”下政策性金融绿色转型策略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21(19):43-45.[4]吴鸿亮,杨安琪.“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电力投融资的转型创新[J].中国投资(中英文),2021(Z0):60-61.[5]阳光资产管理公司课题组,邱晓华.碳中和目标下的经济转型及投资机遇[J].保险理论与实践,2021(04):61-77.[6]李宇欣.碳中和背景下南方电网发行碳中和债融资的案例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