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救助是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中起托底作用的制度安排,用来保障医疗救助对象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自2003年、2005年分别在农村、城市开展国家医保医疗救助试点以来,经过20年的发展,国家医保医疗救助制度逐步完善,覆盖人群更广,保障能力更强,困难群众识别更精准,救助落实更高效。


  救助规模更大了。国家医保医疗救助对象从最初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延伸至低保边缘家庭成员、防返贫监测对象、刚性支出困难家庭中符合条件的大病患者。


  救助水平更高了。国家医保医疗救助制度在完善过程中,根据救助对象家庭困难程度,分类细化了救助标准。目前,多数地区取消了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的起付线,提高了救助比例、封顶线,救助水平进一步提高。


  救助范围更广了。医疗救助逐步向大病慢病患者倾斜,从原有住院和门诊项目分设、资金分别管理,调整为资金共同使用。与此同时,医保部门在医疗救助方面的服务能力更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