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医保局从立项、定价等方面入手,畅通新技术的收费通道,助力满足临床急需的新技术新产品加快收益回报。目前已公布的30批立项指南新增涉及新产品新设备的价格项目100多项,基本形成“价格立项与技术创新并行”的格局。与此同时,为鼓励药品研发创新,国家医保局还制定了“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
资深医改专家徐毓才表示,此举在于鼓励药品创新研发,有利于保护医药企业创新积极性,也是对之前国家医保谈判政策的完善。
现阶段,国家医保局尚未对外正式公布“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具体细节,但2024年2月下发的《关于建立新上市化学药品首发价格形成机制 鼓励高质量创新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已明确,主旨思想是坚持药品价格由市场决定,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整体提高新药挂网效率,支持高质量创新药品获得“与高投入、高风险相符的收益回报”。
据悉,相关企业均对于未来创新药的政策环境表示积极判断。君实生物总经理兼CEO邹建军表示,随着国家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全链条政策陆续落地,政策红利正转化为全产业链动能。当前,支付环境进入深层次改革,政策通过动态调整机制,力图精准平衡“以价换量”的商业化需求与创新价值回报。
“非常期待这项机制的正式文件早日发布,它不仅能提高企业对新药研发投资回报的确定性,也有助于中国市场在全球药品上市策略中的权重提升。”安徽省医药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谷先锋表示,“如实施路径足够清晰、执行周期足够稳定,将会极大增强行业对本土创新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