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以下简称“会议”)强调,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扩大有效投资。


“今年‘两重’建设呈现加速和加力两个明显特征。”吉林省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依群表示,会议强调“扩大有效投资”抓住了当前投资领域的关键。下半年,随着政府债券发行进度加快和投资实物工作量增加,经济企稳回升态势将会更加明显,内需潜力也将不断释放。


“两重”建设进度明显加快


“两重”建设包括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是党中央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全局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事关国家安全和民生福祉。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强化超长期贷款等配套融资,加强自上而下组织协调,更大力度支持‘两重’建设”。那么,今年以来“两重”建设情况如何?


“今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8000亿元已全部下达完毕,中央预算内投资7350亿元已基本下达完毕。”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蒋毅在8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


公开数据显示,在“硬投资”方面,2025年“两重”建设共安排8000亿元支持1459个项目,涉及长江流域生态修复、长江沿线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西部陆海新通道、高标准农田、重大水利工程、城市地下管网、“三北”工程、医院病房改造等重点领域。当前,一些重点项目正有序推进,实物工作量正加快形成。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认为,“两重”建设进展加快,建设成效显著。其投资规模大,项目覆盖具有全面性、全局性,这些项目既强化了基础设施建设,又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两重”项目开工建设扎实推进,更多实物工作量加快形成,基础设施投资稳定增长。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8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0个百分点。其中,水上运输业投资增长21.8%,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5.4%。


民间项目投资平稳增长


会议强调,“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马泓认为,这充分体现了民营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今年上半年,民间项目投资(扣除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同比增长5.1%,实现稳定增长,为国内整体固定资产投资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民间项目投资平稳增长。分行业看,住宿和餐饮业民间投资增长20.3%,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9.5%,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民间投资增长8.4%,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6.7%。


展望未来,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后续需进一步破除市场壁垒、优化营商环境,让民营企业等社会资本愿投、敢投,引导资金投向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等能产生实际效益的领域,形成“民间资本活跃—有效投资扩大—经济质效提升”的良性循环。


马泓表示,预计民间投资信心将稳步增强,为提振内需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经济增长保持韧性起到“压舱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