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长春一个崭新的文化地标——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面向市民游客敞开了怀抱。与此同时,“相约博物馆 快乐城市行”开馆主题研学活动正式启动。


这场为期两天的活动吸引了四支研学团队、120余名小学生、100多位学生家长参与,通过实地探访、沉浸式互动与任务拓展等多元形式,让少年们了解长春历史、体验城市文化,为爱国主义教育开辟出一条生动路径。


在“长春故事”城市历史大课堂上,辅导老师张鹏将厚重的城市发展史拆解为伊通河的历史、长春地名的起源、长春最早的历史街区、长春城市的变迁四个鲜活章节,知识不再是纸面符号,而是孩子们眼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家乡记忆。


本次活动结合长春故事研学教程开展,旨在让孩子们更加了解长春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过去与当下。活动通过实地参观、互动体验、拓展训练等创意满满的方式,带领学生们在趣味中加深对城市文化的了解,助力青少年提升自身素质,以“游、学、研”的生动形式读懂城市历史,了解家乡文化。


与此同时,更广阔的课堂在展馆内外延伸。蚂蚁力量研学团不仅让学生们穿梭于丰富的实物与展陈之间,还来到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一馆三厅”进行了实景教学。熊猫国旅研学部经理杨瑞芹介绍,他们创新采用“小讲解员”模式,让孩子们在专家讲堂与专业讲解员的指导下,化身历史传播者,深入现场探究历史建筑与馆藏奥秘,并向市民游客、学校同学传播。


发光少年社研学团的同学们还在老师的指导下,精心制作长春主题创意文创冰箱贴。指尖流淌的创意,凝固了课堂所学,趣味盎然的体验,让城市文化符号深深烙印心间。学生们在新民更新展厅了解不同时期的建筑,在长春故事展厅重温城市光复与解放的峥嵘岁月,在长春时间展厅见证“中国第一辆汽车”下线、“吉林一号”卫星升空等激动人心的现代成就。


活动中,学生们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系统梳理城市脉络:从伊通河文明起源到新中国汽车工业奠基,再到新时代长春航天成就,接受了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