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长春市双阳区鹿乡镇的集市已是人声鼎沸,养殖户与南来北往客商的交易声唤醒黎明;15公里外的国信现代农业园区,温室里的小柿子挂满秧,工人们忙着采摘装箱;再向东南方向行驶半小时,齐家镇曙光村里游客漫步体验,感受朝鲜族民俗……在双阳,这样的一二三产交织融合场景,正从点到面,重塑城乡融合发展新图景。


2019年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8部委联合下发通知,长吉接合片区获批成为东北唯一的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双阳区被列入试验区创建范围。作为试验的重要节点,双阳区承担着连接城乡、联动周边的重任,坚持走在前、干在先、做示范,以“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和“健全农民持续增收体制机制”为突破点,开启了“双战略”驱动的城乡融合探索。


从“试验”到“示范”,双阳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已然按下“快进键”。五年多时间,这片鹿鸣之地书写出城乡融合的生动答卷。


产业筑基
从单点突进到链条重构


鹿乡镇的八月,空气中弥漫着收获的喜悦。养殖、屠宰、加工、交易、文旅,围绕“一只鹿”展开的全产业链条,在此高效运转。


在长春世鹿鹿业集团有限公司商品展示大厅,从鹿肉熟食到鹿茸保健品,上百种产品即将发往全国各地。“我们从2006年的定点屠宰企业,发展到现在拥有四大系列上百种产品的全产业链企业,产值翻了好几番。”总经理嵩之松感慨道。


作为国家试验区的核心承载地之一,双阳区以鹿为媒,推动鹿产业从“养殖+销售”的传统模式,向“养殖+加工+文旅+科研”的全产业链转型。鹿乡镇三平方公里核心区内,电商直播基地、冷链物流枢纽、现代化交易中心拔地而起,“云端”交易与传统集市同频共振,上千家鹿产品店铺林立,推动梅花鹿产业从传统养殖蝶变为三产融合的标杆。


立足城郊型农业特色,围绕打造面向长春的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双阳区“十礼八乡”乡特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平湖大樱桃、奢岭草莓、山河蟠桃、齐家龙丰果、双营香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发展到近20万亩。


当城市资源沿着产业链“破壁”下乡,当田间农特产借力“云端”入城,这场以产业为纽带、项目为引擎、共富为底色的城乡变革,正为双阳注入强劲动力。


小镇崛起
从单体规模到系统韧性


走进齐家镇曙光村,153公顷高标准农田如巨幅绿毯舒展。稻田小火车穿梭,科普长廊蜿蜒,精心设计的稻田画讲述着生态农业故事。这个曾因人口外流而沉寂的朝鲜族村落,凭借“三变”实现涅槃。


农田变良田,全村耕地整体流转至村股份联合社,实施高标准改造,实现粮食“量质双升”。农品变名品,老旧仓库“变身”现代化稻米加工厂,“订单农业+品牌运营”双轮驱动,稻米身价倍增。农房变客房,创新“以建代租”、有偿退出等模式,盘活闲置宅基地,青瓦白墙的朝鲜族民宿深受游客青睐。


近日,曙光村倾力打造的“长春市双阳朝鲜族民俗小镇”成功入选吉林省第六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这是继“长春市鹿乡梅花鹿小镇”之后,双阳区在省级特色产业小镇建设征程上摘得的又一硕果。


近年来,双阳区以“特色小镇”建设为支点,将城镇功能升级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实现了“镇域强则产业兴、产业兴则乡村富”的良性循环。


大力实施三乡工程,积极发挥国信、中庆等工商资本在乡村振兴中推动作用,扎实推进双工业强镇、双农业强镇、双旅游强镇建设,引导神鹿峰旅游度假区、齐家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和鹿业、果蔬两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辐射带动周边产业上下游联动发展。


2024年年底,鹿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50亿元。全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6家、联合体发展到13个,农旅融合项目发展到20余个,小城镇已成为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和农民就近就业、转换身份的平台。


制度赋能
从单向发力到共富共美


破除城和乡二元结构,实现一体化发展,双阳不仅有城乡统筹的创新,更有顶层设计的智慧。


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高位统筹,联席会议制度破除部门壁垒,高效协同。精准承接市级重点任务,自主创新个性举措,构建起支撑融合试验的政策“四梁八柱”,探索出一条具有双阳特色的“融合融活、共富共美”发展之路。


鹿乡镇集市上,养殖户攥着温热鹿茸换取“真金白银”;国信现代农业的温室里,农民化身产业工人“拿工资”;乡村电商服务站内,键盘敲击声将鹿产品送往全国……增收之路越走越宽。


近两年,双阳区精心构建了立体化的农民增收保障网:产业平台创造大量岗位,仅鹿产业就吸纳1.6万余人就业,工资性收入成为“压舱石”;土地流转、宅基地盘活、股份合作,让农民的“死资产”变成“活财富”;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分别发展到7677家和1107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


“以前种地靠天吃饭,一年到头攒不下多少钱;现在在国信现代农业上班,每月工资3000多元,单位还给交五险一金,老了有保障,这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47岁的张丽丽道出了许多农民的心声。


神鹿峰下,游客笑声回荡;朝鲜族民俗村旁,稻田画随风波动。试点建设五年多,双阳区书写了城乡融合的精彩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