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十五届东北亚博览会——第八届长白山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论坛召开之际,“通化人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正式发布。依托优质好参的坚实根基,乘品牌驱动的强劲东风,通化人参产业正加速驶向高质量发展的广阔蓝海。


以品牌化、标准化彰显通化人参从“藏在深山人未识”到“勇立潮头闯世界”的坚定信心与雄厚底气,这枚商标的背后,是通化市委和市政府带领全市上下践行“四好”“三良”发展路径、筑牢品质根基的扎实付出。


打造“通化人参”品牌,通化市探索实践“好林、好种、好法、好品牌”的林下山参“四好”发展路径和“良田、良种、良法”的园参“三良”发展思路。从种植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力求做到精益求精,让通化成为名副其实的“好参聚集地”。


提升“好林”标准。通化市在全省率先完成宜参林地普查,数据全部录入数字化平台,结合立地条件和土壤洁净度,将宜参地分为“三级九等”分类管理,筑牢好林出好参基础。


打造“好种”芯片。目前,拥有集美、新开河1号等11个优质品种,并不断组织专家培育新品种,聘请院士团队深度开发种源,从源头抓人参品质。


完善“好法”赋能。采用电子围栏、视频监控、GPS定位、数字溯源、数字化平台“五位一体”的“好法”赋能体系,保证林下山参原生态生长,全过程可视化管理。同时,完善地理环境、种植监管、采挖、转运、加工、检测、包装、销售、物流等九个关键环节溯源管理,全力保障通化人参品质源头可溯、全程可控。


致力“好品牌”牵引。2024年7月以来,通化市各县联动开展市场秩序专项整顿。同时,强化龙头企业培育,益盛、东方红、云岭、老参娘、鑫业等本地企业持续发力,振源胶囊、千年珍西洋参、野山参丹、山参元气水、活性人参冻干粉等名优产品的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深化域外合作方面,胡庆余堂、蕲艾集团等知名企业项目成功落户,推动本地参企加入中国香港守创中药贸易平台,进一步开拓粤港澳大湾区市场。


经过不懈努力,通化人参在品质把控、市场拓展、品牌塑造等多个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进步,“买卖好参到通化”逐步取得广泛共识。


此次“通化人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正式发布,对消费者而言,意味着由通化独特水土滋养的道地好参,背后有严格的种植标准规范和全产业链溯源的品质保障。对企业而言,市场辨识度和溢价空间显著提升,进高端市场更有底气,出口海外更具竞争力,有利于企业专注品质、拓展市场。对产业而言,标志着通化人参产业从“卖原料”向“做品牌”、从“分散经营”向“集群发展”转型升级,将推动种植、加工、物流、电商等上下游产业联动升级,为通化农业现代化、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