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脑机接口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基础硬件、中游脑机接口系统、下游场景应用三大环节。相关部署为脑机接口产品创新和应用场景拓展指明了方向,随着脑机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其市场需求将持续提升。预计到2028年,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突破60亿元。


脑机接口通过在脑与机器之间建立信息通道,实现生物智能与机器智能的协同交互,是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融合发展的前沿技术。


《意见》提出,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先进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标准体系。电极、芯片和整机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脑机接口产品在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等领域加快应用。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打造2—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开拓一批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到2030年,脑机接口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体系,培育2—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迈入世界前列。


《意见》明确加强基础软硬件攻关、打造高性能产品、推动技术成果应用、壮大创新主体、提升产业支撑能力五大重点任务,细化17项具体举措。


与此同时,《意见》还明确了核心软硬件强基工程、整机精品工程、应用拓展工程三个重点工程。其中,在应用拓展工程方面,提出加快挖掘工业制造应用、加快医疗健康应用、探索生活消费应用。


赛迪顾问医药健康产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王旭表示,脑机接口是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重要领域,其产业链上游包括脑电采集设备、外联外控设备;中游包括脑电采集平台、脑机接口设备;下游包括医疗健康、工业等各类应用场景。未来,随着脑机接口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医疗应用场景不断深化,以及消费、工业等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市场需求将持续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脑机接口产业领域备受资本市场关注。脑机接口产业联盟发布的《脑机接口标准化路线图(2025年)》显示,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统计,截至2025年3月底,脑机接口领域已公开披露的全球投融资交易笔数超过1000笔,超过300家脑机接口企业获得投资。


从中国市场来看,赛迪顾问整理的2022年至2024年中国脑机接口领域投融资事件共有30件,投融资金额共13.4亿元。从投融资金额结构来看,非植入式脑机接口领域投融资金额最高,达7.8亿元;其次,是植入式脑机接口领域,投融资金额达5.6亿元。此外,天使轮阶段投融资活跃。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中国的脑机接口领域投融资趋势看,投资趋势总体向好,在政策密集出台的背景激励下,在国家积极倡导对前沿科技投早、投小的引导下,投资者信心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