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在扩大商品消费的同时,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民以食为天,餐饮消费是服务消费的重要方面。暑期,面对需求个性化、多元化的趋势,多地着力提升餐饮服务品质,探索“美食+文旅体”,加强业态融合、场景创新,为暑期消费增添动能。


河南洛阳:
美食+街区 品出文化味


暑期,河南省洛阳市十字街夜市熙熙攘攘。青石板路、传统门楣古风古韵,一串串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小吃摊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十字街位于洛阳市老城区西大街、东大街、南大街和兴华街的交会处,热闹繁华,是洛阳市的重要商业区之一,吸引大量游客前来逛街购物。在这里,历史韵味与美食香味交织在一起,200多种特色小吃带动日均客流量达一万多人次,节假日则超过三万人次。


吃得开心,更要吃得放心。十字街夜市持续进行改造升级,所有摊位统一定制可密闭移动厨房车,配备水池、冰箱等。今年年初,街区摊位告别煤气,全部用电。此外,街区定期更换灯柱、花箱等设施,为消费者打造美观、舒适、安全的餐饮消费环境。


四川绵阳:
美食+田园 感受农家乐


四川省绵阳市青松村桂家湾乡村印象农旅基地内,菜园绿意盎然。茄子油亮、辣椒鲜嫩、黄瓜翠绿,各种应季蔬菜令人目不暇接。


翻开农旅基地的餐厅菜单,辣椒炒蛋、手撕椒麻鸡等农家菜映入眼帘。“食材基本上都来自菜园。”基地负责人桂小华说,“我们在山上有个鸡场,养了180只鸡,还有39亩鱼塘,能让游客自己钓鱼,就地尝鲜。”


桂小华在村里流转了660亩地,打造了这个农旅基地。“挖鱼塘、养土鸡、种蔬菜,一方面是做农业、做餐饮,另一方面也想让大伙儿体验农家生活,这就跟文化旅游结合上了。”桂小华介绍,“美食+田园”的模式很受欢迎,去年,农旅基地接待游客20万人次,营业额约800万元。


近年来,绵阳市整合用好农文旅资源,积极发展田园采摘、休闲农业等业态,着力创新旅游、餐饮消费场景;同时,通过打造特色美食街区、推出绵阳必吃榜单等举措,使餐饮服务的规模和品质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