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开盘,机器人概念股表现活跃,多只个股飘红。“五一”假期期间,外骨骼机器人“出圈”,安徽黄山、山东泰山等多个景区引入相关外骨骼设备并受到游客青睐。在市场看来,这标志着外骨骼机器人正从“验证”迈向“实际应用”。


应用场景拓展


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可穿戴的机械结构,融合动力控制、传感、信息、移动计算为一体,对使用者的肢体动作进行辅助或增强。


北京艾文智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投资官曹辙表示,随着技术日益成熟,外骨骼机器人商业化进程不断提速。其产业链与人形机器人存在较大程度的重叠,可共享丰富的产业供应资源。凭借其轻量化设计、精准助力特性,外骨骼机器人已突破医疗康复、军工应用边界,向工业生产、民用消费领域延伸。若出现现象级爆款,消费市场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广东村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基永认为,从商业化进度看,医疗康复和工业场景将成为外骨骼机器人最早实现规模落地的两大领域。在医疗康复领域,外骨骼机器人已成为脑卒中、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治疗的重要工具,通过定制化训练方案,能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在工业场景中,助力型外骨骼机器人可使工人搬运效率显著提升,有效降低职业劳损风险。


盘古智库(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余丰慧表示,未来,外骨骼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将向农业采摘、物流分拣等领域延伸,还有望与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实现从单纯机械辅助到神经协同的重大跨越。


产业发展前景可期


外骨骼机器人的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引发投资者高度关注。


“无论是假期景区的‘登山外挂’,还是近期市场对外骨骼机器人的关注,本质上都是产业链企业在AI、材料等多个领域技术创新的成果显现。”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表示。


在产品应用领域,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表示,目前,公司智能一体化床椅产品已销售,外骨骼式无源可穿戴下肢助行器在医疗复健机构处于示范应用阶段。


对于产品的研发进度,浙江精工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表示,目前,公司研发团队正在对单关节(髋关节)外骨骼助力机器人进行上下楼梯、行走等不同场景调试测试,进一步测试算法、打磨产品等工作。


在产品布局与市场进展方面,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公司重点打造的便携式外骨骼助行机器人已进入小批量阶段,预计年内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上市销售,将和VR技术一起融合到天轨、代步类机器人中,提高训练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