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体重增加后,感觉自己的体力下降了,睡眠也有一定影响,需要科学管理身材。”近日来到安徽省针灸医院就诊的年轻女性朱蓉蓉说,平常工作压力大、运动时间不能保证,所以想寻求中医的帮助。
“人们对于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日益高涨。我们于3月专门成立了减重门诊,通过中医传统的针灸、埋线等方式进行体重控制。”安徽省针灸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费爱华介绍,今年一季度,安徽省针灸医院因为体重以及相关问题就诊的人数较去年同期上涨了三倍多。
国家卫健委负责人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鼓励各类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设置体重管理门诊。
在中国,人工智能技术也被应用到减重门诊治疗管理中,为体重管理“提速”。
近期,由安徽当地医疗机构和健康科技企业联合开发的体重管理AI大模型智能助手投入使用,辅助医生们提高减重的个性化干预质量和诊疗效率。
安徽医科大学校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翁建平说,AI大模型智能助手结合专业化医生支持,可实现对肥胖人群“千人千策”式的个性化干预,帮助百姓从“被动治疗”转向“主动预防”。
一些综合性医院联合多学科的体重管理联合门诊也相继成立,更好地服务社会需求。
今年以来,中国多地医疗机构陆续成立体重管理门诊,满足就诊需求。在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体重管理一体化门诊”正式开诊,整合胃肠(减重)外科、临床营养科等学科,通过“评估—干预—随访”全周期管理模式,为肥胖者提供科学化、精准化、个性化体重管理方案。在湖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体重管理中心揭牌,整合全院14个学科,构建“筛查评估—分层治疗—并发症防控—长期维护”的管理体系,计划年筛查超重肥胖患者五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