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装看巴黎,童装看织里。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的织里镇,是全球儿童服装的主要生产地。这里每年生产童装20亿件,销售额近1000亿元,童装远销165个国家和地区。


从一条0.8平方公里的“扁担街”起步,到如今25平方公里的现代化城镇,40余年来,织里的童装市场进化了八代,完成了由一条街扩展成一个镇,又由一个镇成长为产、城、人融合发展的“中国童装之都”的华丽转身。


“扁担街”“挑”出来的大产业


40多年前,为养家糊口,一批织里人靠着纺织、刺绣等老手艺制作床罩、枕套,挑到镇上售卖。


在这个过程中,有人将制作枕套的零碎布绣上花,加工成儿童连衣裙。没想到,这些无心插柳的儿童连衣裙反而比枕套更畅销。于是,从绣制品转向童装生产的人逐渐增多,织里童装业开始起步。


到20世纪90年代,织里的童装产业在全国已小有名气。随着织里经济开放区的建成,织里童装加工户明显增多,童装产业逐渐走向集群化发展。


找准自己的赛道


2010年正式营业的织里中国童装城,占地面积600亩。童装城内,天南海北的客商云集,人流如织,消费者和采购商可以一站式采购到各种款式、各种品牌的童装;童装城外,物流车辆川流不息,将打包好的童装运往全国各地……


2015年前后,一家企业生产的一款类似校服的表演服意外爆火,这让竞争激烈的织里童装多了一条新的赛道——校服。如今,这家企业的校服,从英伦风到运动款,从棉麻绒布到新型三防面料,各种样式琳琅满目,年产量超300万件(套)。而在整个织里镇,校服供应链企业超过1000家,年生产校服超8000万件(套),销售额达140亿元。


一个个走向专精的拼搏故事,激活了织里童装的产业活力。从单一的连衣裙,到校服、外套等多个细分品类,织里童装产业全面开花、欣欣向荣。


上半场“出圈”,下半场“出海”


随着互联网和跨境物流业不断发展,“出海”逐渐成为织里童装圈最时兴的话题。


湖州鲸灵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剑华最近就在忙着搭建公司的跨境电商直播间。“目前已搭建了针对批发类客户、定制类客户、婴童连衣裙品类的三个直播间。”


“聚焦跨境电商、实现品牌化发展是企业今年的目标,我们正加紧在海外注册商标,并考虑在海外开设线下品牌童装集合店。”吴剑华介绍,积极“出海”正成为越来越多织里童装人发力的新方向。


“目前,织里有超1000家童装经营主体开通外贸业务,初步测算,2024年童装出口42.3亿元,增幅约15%。”湖州市吴兴区童装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朱佩说,织里正积极招引海外采购商、全力拓展跨境电商渠道、加强对接海外商协会资源,推进童装产业“出海”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