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金融领域的格局,普惠金融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数据资产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要素,逐渐成为驱动普惠金融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


数字技术的进步为普惠金融带来了突破性进展,但数据资产驱动的普惠金融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复杂的问题。其中,产权困境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严重影响了数据要素和普惠金融战略的有效实施。因此,深入研究数据资产驱动的普惠金融所面临的产权困境,并构建科学合理的治理框架,对于突破发展瓶颈,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现金融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得性具有重要意义。


数据资产在普惠金融中的核心地位,不仅体现在其作为业务驱动的基础性要素上,更贯穿于普惠金融服务的全链条,成为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拓宽服务边界、降低运营成本、防控金融风险的关键所在。首先,数据是识别客户需求、评估客户信用状况的基础。通过收集和分析客户的交易记录、消费行为、社交信息等多维度数据,金融机构能够更精准地刻画客户画像,识别出潜在的服务对象,尤其是那些传统金融服务难以覆盖的长尾客户。这些数据资产为金融机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客户洞察能力,使普惠金融服务得以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实现精准对接。其次,数据资产在普惠金融的风险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普惠金融面临的风险多样且复杂,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金融机构可以对海量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及时发现潜在风险,提高风险预警和应对能力。同时,通过构建基于数据的风险评估模型,金融机构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客户的还款能力和意愿,为信贷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有效降低坏账率,保障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数据资产还促进了普惠金融服务的创新和升级。在数据驱动的背景下,金融机构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和产品形态,这些创新服务不仅提高了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可获得性,还降低了服务成本,使得更多人群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同时,数据资产在普惠金融的监管和合规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监管机构可以通过对金融机构的数据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市场异常和风险苗头,采取相应措施维护金融稳定。而金融机构自身也需要依托数据资产来加强内部合规管理,确保业务操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在普惠金融的广阔舞台上,大数据分析成为金融机构识别风险、优化产品设计、提升服务效率的路径,为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扩大服务覆盖范围提供了无限可能。然而,其背后隐藏的数据资产产权问题,成为普惠金融发展道路上的一道难题。


数据资产的产权界定不清,是首要且棘手的问题。在数字时代,数据的产生、收集、处理、使用等各个环节涉及多方主体,他们对数据资产拥有不同程度的权益,但如何明确界定这些权益,是一个复杂且艰巨的任务。产权界定不清,不仅导致数据资源的浪费和滥用,还可能引发数据纠纷,影响普惠金融的稳健发展。价值评估困难,是数据资产产权问题中的又一难关。数据资产的价值往往难以用传统的方法准确衡量,数据的质量、来源、时效性、完整性等因素都会影响其价值,而这些因素又往往难以量化和标准化。此外,数据资产的价值还受到市场需求、技术进步、政策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使其价值评估变得更加复杂和不确定。价值评估困难,不仅导致数据资产的定价不合理,还可能影响数据资产的流通和交易,进而制约普惠金融的发展。数据安全风险也是数据资产产权问题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数据资产的安全是普惠金融发展的基石,然而,随着数据规模的扩大和数据应用的深化,数据安全风险也日益凸显,数据泄露、数据篡改、数据滥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数据资产的安全和普惠金融的稳定。数据安全风险的存在,不仅可能导致客户隐私的泄露和财产的损失,还可能引发金融系统的动荡和信任危机。


数据资产的产权问题如同一道难题,横亘在普惠金融的发展道路上,要破解这一困境,首先需要从法律层面入手。明确数据资产的产权界定是首要任务,应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界定数据资产的产权归属、使用权和收益权。同时,加强数据保护,建立健全数据保护法规体系,对金融机构的数据收集、使用和共享行为进行严格监管,确保用户权益和金融安全不受侵害。此外,还需建立数据价值评估机制,制定统一的评估标准和方法,为数据交易和共享提供科学依据,并促进利益均衡分配,让数据提供者也能获得应有的回报;经济层面同样不容忽视。数据资产的价值评估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涉及数据质量、来源、使用场景等多个维度,因此,需要组织专家团队深入研究,建立科学的数据价值评估体系。同时,应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确保数据提供者、数据处理者和数据使用者等各方能够公平分享数据资产带来的收益。这不仅能激发数据提供者的积极性,还能防止数据使用者因数据垄断而获取超额收益。技术层面也是破解产权困境的关键一环。随着数据量的激增和应用场景的复杂化,数据安全风险日益凸显。因此,必须加大数据安全技术研发力度,提升金融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等手段,确保数据在传输、存储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为了降低技术门槛和成本,政府应给予小型金融机构和初创企业政策扶持与资金支持,鼓励它们加强技术创新和应用。在构建科学合理的治理框架时,还应考虑多方参与治理体系。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推动数据资产驱动的普惠金融健康发展。同时,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行业内部也应建立自律组织,制定行业规范和标准,加强自我监督和管理。此外,还应加强社会监督力量,鼓励用户、媒体等社会各界对金融机构的数据行为进行监督,建立有效的投诉举报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数据资产驱动的普惠金融虽然面临产权困境,但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数据价值评估机制、加强技术创新与应用以及构建多方参与的治理体系等措施,有望突破这一发展瓶颈。未来,随着数字技术不断进步和治理体系日益完善,数据资产将更好地驱动普惠金融发展,实现金融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得性,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基金项目:吉林省政府决策咨询课题,项目名称:关于加快构建吉林省数据资产管理和运用机制的研究,项目编号:吉政咨字〔2024〕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