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站楼内,人流穿梭不息;机场跑道,客机起降繁 忙……2025 年春节假期,民航业累计运输旅客 1824 万 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 2.9%,其中,2 月 3 日发送旅客量 创历史新高,“飞”出红火开年。


业绩向好,效益持续改善


航旅纵横数据显示,2024 年以来,民航国内客运供 需两旺,国内旅客量超 6.4 亿人次,同比增长 13%,客运 航班运行量超 475 万班,同比增长 4.2%。与此同时,国际 航线加快恢复。


去年以来,民航局高质量推进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国 际客运航班增至每周 6400 班,新增“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航点 19 个,我国至中亚、西亚等方向的旅客运输量已超 过 2019 年水平。


客运量节节攀升,货运量也实现较快增长。


1 月 23 日深夜,一架货机满载上百吨货物从湖北鄂 州花湖机场起飞,前往比利时列日。当天,花湖机场单日 货邮吞吐量创新高,达 5999 吨。2024 年,花湖机场完成货 邮吞吐量 102.5 万吨,较 2023 年增长 296.83%,机场空运 进出口规模实现从百亿元到千亿元的跨越,增长 5.57 倍。


一系列业绩指标向好,带动民航企业经营效益稳步 改善。


中国航协数据显示,2024 年航空公司整体盈利 44.7 亿元,有 20 家航空公司实现盈利。中国民航局有关负责人 表示,2024 年全行业同比减亏 206 亿元,总体实现扭亏为 盈。这份企稳回升的成绩单来之不易,同时也印证了民航 业量质齐升的发展势头得到进一步增强。


服务升级,尽享往来便利


更好满足进出境旅客需求,是民航服务的另一大亮 点。随着我国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枢纽机场创新 服务举措,便利旅客出行。


2024 年以来,北京首都机场接连推出多语种信息指 引、便捷通关等一系列配套服务。目前,仅“北京服务”柜 台日均咨询量就达 2000 人次,有效对接旅客抵离需求。


此外,对“一老一小”等重点旅客,民航服务更细致入 微。“2024 年起,我们推出特服延伸延时服务,针对独自 乘机的老人、小孩提供全流程引导、行李提拿等服务。”合 肥机场旅客服务部副总经理黄友军介绍,机场还新增专 属服务柜台标识、提供特殊旅客手环等,去年全年服务特 殊旅客超 1.4 万人次。


保障给力,覆盖更多地区


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2024 年以来,我国民航安 全取得了积极进展。


“经过全行业的努力,2024 年在飞行量稳步增长的 情况下,运输航空责任原因征候万时率明显下降。”中国 民航局有关负责人说,在国际民航组织对我国普遍安全 监督审计中,中国民航取得 90.19 分的优异成绩,位居航 空大国前列。


除安全保障,民航在多式联运、空空中转等交通保障 方面也取得了新进展。


2024 年,民航与铁路紧密“牵手”,铁路 12306 上线 东航、国航等七家航空公司的空铁联运产品,空铁联运服 务覆盖国内 97 个枢纽城市。


“干支通、全网联”则是民航提升通达性的又一改革 举措。


1 月 24 日,在内蒙古乌兰浩特机场,乘客李先生登 上了前往呼和浩特的飞机,与普通机票不同的是,他的机 票上写着两个目的地。“我这是通程航班,先到呼和浩特, 再中转去海口。”他感慨,以前去海口只能从北京中转,有 了通程航班后,七小时就能到海口。


2024 年,内蒙古机场集团支线机场至呼和浩特日均 航班量达 66 班,同比增加 13.8%,中转便利化水平进一 步提升。


随着空中交通网越织越密,截至去年年底,航空服务 覆盖全国 92.6%的地级行政单元、91.2%的人口、94.3%的经 济总量,有越来越多的地区高效便捷地融入全国航空网。


“展望 2025 年,民航市场发展前景更加广阔。”中国 民航局有关负责人分析,从全球看,国际航协预计今年国 际航空客运量将首次突破 50 亿人次,航空业总收入将首 次超过一万亿美元。从国内看,近两年我国每年新增航空 人口 4000 万左右。目前,航空总人口达 4.7 亿,已成为全 球航空人口最多的国家。“国民收入稳步增长、法定假日 增加等,都将进一步激发航空出行热情,推动民航业向好 发展。”中国民航局有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