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我国巨型星座组网稳步推进,一批新型 号火箭蓄势待飞,我国商业航天抓住“黄金机遇期”,创 新再升级。
创新部署:实现从“0”到“1”的突破
2024 年 11 月底,我国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建成并 成功首发,商业航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零的突破。
从“0”到“1”,标志着商业航天真正形成执行发射的 完整能力,补齐了商业航天的缺口,更见证了我国在航 天领域的创新部署。
《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 2025 年)》提出,鼓励社会资本步入航天领域,商业火箭 和商业卫星公司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2024 年,商业航 天作为“新增长引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地方产业协 同加速布局。
向新而行:推进从“1”到“N”的转型
多家商业航天企业探索运载火箭的回收和重复使 用并取得进展,验证火箭垂直起降飞行试验陆续成功; 目标成为“万星星座”的千帆星座及 GW 星座卫星相继 发射升空……一封封捷报,标记着我国商业航天向新而 行的脚步。
江苏深蓝航天有限公司创始人霍亮感到,随着政策 支持从“基础能力建设”转向“引导创新突破”,低轨卫星 星座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产业链重构,火箭、卫星 迎来需求“井喷”,商业航天产业加速从“项目制”向“服 务制”转型。
“商业卫星正从‘少量定制模式’向‘批量模式’转 变,像生产电脑一样生产卫星正逐步成为可能。”银河航 天首席科学家张世杰预测,低时延、低成本、广覆盖、高 可靠的卫星互联网,将在未来成为我国商业航天发展的 又一里程碑。
厚积薄发:展望从“跟跑”到“领跑”的蜕变
无论是可回收重复使用火箭投入使用进入“倒计 时”,还是商业卫星大规模组网进入“进行时”,我国商业 航天成绩斐然,潜力无限。
与此同时,不少业内人士指出,商业航天发展目标 不仅是更多的火箭发射和更密集的卫星组网,而是搭建 起覆盖全链条的商业航天产业生态,实现从“跟跑”到 “领跑”的蜕变。
“‘国家队 + 企业’的模式正在成商业航天领域快速 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九州云箭董事长季凤来表示,两者 协同发展不仅能加速航天技术迭代升级,还能推动航天 应用场景的多元化和商业化落地。
政策引领,厚积薄发。创新,让我国商业航天加速腾 飞,逐梦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