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 农历三月廿八 |
公众号
小程序
今日热点
吉林大米、吉林鲜食玉米春季营销宣传活动暨公用品牌广告语首发仪式启幕
时间:2025年04月09日
  4月8日,吉林大米、吉林鲜食玉米春季营销宣传活动暨公用品牌广告语首发仪式在长春启幕。本次活动以“绿色 安全 健康 共享”为主题,旨在聚集线上线下资源,提升吉林大米和吉林鲜食玉米品牌影响力,提高产品溢价和销量,以全新广告语发布为起点,推动吉林大米生态网链建设,促进吉林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负责人表示,为做足做活“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文章,创新推出“好在天然、贵在品质,吉林大米 因为绿色 所以出色”和“一带金黄、天赐之礼,吉林鲜食玉米在这等你”公用品牌广告语,以此拉开2025年“吉字号”粮食品牌建设的序幕,开启粮食产业和生态网链建设的新篇章。下一步,省粮储局将主动适应全民消费升级和产品品牌创新的客观需要,持续优化品牌体系,形成产品名录和招商名录,打造产值数据化、可量化的算力模型。深化政、校、企、协合作,构建吉林大米和吉林玉米生态网链,推动吉林粮食全链条发展。  吉林省粮食行业协会会长高君介绍,此次征集并确定的吉林大米和鲜食玉米公用品牌广告语,将会长期应用于广告、宣传各类场景中,形成消费记忆和消费习惯。  会上,吉林省农科院专家对吉林大米和吉林鲜食玉米的优秀品质进行了数据分析和权威宣贯,以数据彰显产品“硬实力”。吉林大米和吉林鲜食玉米地理标志品牌和企业品牌分别进行了现场推介。在吉林大米推介环节,舒兰市相关领导阐述了舒兰大米生长环境、种子选育、仓储加工、品牌建设历程。舒兰市金星精制米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在省粮储局和舒兰市委市政府积极宣传对接下,公司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研发新产品等有关情况。在吉林鲜食玉米推介环节,四平市相关领导介绍了四平依托玉米产业优势,实施玉米主食化战略,打造“四平玉米”品牌的举措和成果。吉林省农嫂食品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分享了作为全产业链食品加工企业,在省委省政府重视和省粮储局推动下,凭借品质和研发优势,产品畅销国内外以及未来规划。  最后,在全场倒计时中,嘉宾共同推杆,启动吉林大米、吉林鲜食玉米春季营销宣传活动暨公用品牌广告语发布。这一高光时刻标志着吉林粮食品牌建设迈入“全链协同、品牌赋能”的新阶段。  此次吉林大米、鲜食玉米春季宣传活动将持续2个月,近百家吉林大米、鲜食玉米联盟企业同步参与,开展品牌宣传、营销推介、社区团购、展会展销、直播带货等多种营销推广活动。启动仪式现场对吉林大米和鲜食玉米产品进行品鉴和展销,部分企业在现场开展直播销售。全省16户大米和鲜食玉米企业超百款产品进驻欧亚系统现场营销。当天全省各地参与营销活动的企业共销售大米8700吨,鲜食玉米236万穗。活动由吉林广播电视台全程直播,观看人数达51.7万人次。  作为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吉林将持续深化品牌建设,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生态网链,加速形成“白金名片”吉林大米与“黄金名片”鲜食玉米双轮驱动,将品牌建设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实效,为国家“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注入强劲动能。
吉林省供销合作社: 主动作为强服务,助力“吉字号”品牌推广
时间:2025年04月08日
  吉林省丰沛的农业资源,为农村产业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以特色农业、特色农产品,尤其是特色农业产业链为基础的“吉字号”品牌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按照吉林省委、省政府做大做强“吉字号”品牌战略部署,吉林省供销合作社充分依托系统优势,以开展“吉字号”农产品展销推介活动为主要抓手,积极搭建“吉字号”土特产展销推介平台,培育供销特色农产品品牌。利用长春农博会、省内供销大集、省外专场推介活动、省外展销会四个载体,组织多种形式的“吉字号”农产品展销推介活动,不断深耕粤港澳、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海南岛等目标市场,带领吉林省内的土特产企业走出去、闯市场、跑展会、办推介、寻商机。  打造“吉字号”品牌,需要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意识。吉林省供销合作社创新深化省际产销对接合作,在第二十三届长春农博会供销特色农产品展销推介活动中,组织省内外268家企业展示展销吉林大米、鲜食玉米、长白山人参、吉林梅花鹿等40类、3700余款特色农产品,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青睐,共同举办“全国百户企业进吉林暨‘吉字号’农产品采购商对接活动”,促进了省内企业与省外采购商深度对接。  近两年,在北京、天津、深圳等地举办专场推介活动,形成“土特产”系列推介的活动品牌,搭建“吉字号”土特产展销推介平台是吉林省供销合作社打出的一记漂亮“组合拳”。同时,与广东、青岛、三亚等地供销合作社互动合作,与驻津办、驻深办等驻外单位配合,与当地企业积极对接,通过整合各方资源,积极组织产销对接活动,使“吉字号”农产品得以突破地域限制,与全国各地的销售网络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其在市场中的知名度和份额。  2024年12月,“吉字号”农产品粤港澳大湾区展销中心正式揭牌。吉林省供销合作社组织省内各市(州)50余家企业参展,产品涵盖吉林大米、长白山人参、吉林鲜食玉米、吉林杂粮、延边黄牛肉等百余种。此次活动也促成了吉货入湾(广东)供应链有限公司与广东省八家采购商企业代表进行产销对接签约。这不仅进一步拓宽了吉林省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也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的农产品选择。现场的客商尝过吉林大米、玉米等产品后,更是纷纷给出好评,对“吉字号”产品在粤港澳大湾区市场的销售前景非常有信心。  吉林省供销合作社充分发挥全国供销一张网的优势,积极开拓粤港澳大湾区“吉字号”农产品销售市场,不断探索吉粤两地农产品销售合作模式,推动北品南下、南品北上。“吉字号”农产品粤港澳大湾区展销中心的揭牌,不但搭建了吉粤两地农产品合作的桥梁,也为深化吉粤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为“吉字号”农产品实现“入湾出海”创造了良好机遇,迈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吉林省供销合作社以打造“吉字号”土特产展销推介平台为核心,大力培育供销特色农产品品牌,扩大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量,通过搭建平台、促进对接、建立名录等一系列举措,助力“吉字号”品牌推广,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人民日报刊发吉林省委书记黄强署名文章: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 奋力绘就乡村全面振兴吉林图景
时间:2025年04月07日
  4月7日,《人民日报》8版刊发了吉林省委书记黄强的署名文章《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 奋力绘就乡村全面振兴吉林图景》。全文如下:《人民日报》2025年4月7日 8版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奋力绘就乡村全面振兴吉林图景黄强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四次在吉林调研、考察、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今年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的政治责任。吉林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这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坚定决心,为吉林“三农”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建设农业强国贡献吉林力量。坚决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  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商品粮基地,吉林用全国4%的耕地产出6%的粮食、提供10%的商品粮,切实担负起“饭碗主要装中国粮”的政治责任。2024年,全省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853.2亿斤、稳居全国第四位。我们将深入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融合发展,持续增强粮食供给保障能力。  稳住农业基本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们坚持“藏粮于地”,加快“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把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重要任务,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突出“严保护”,制定全国首部黑土地保护地方性法规,成立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形成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梨树模式”,推广面积达到4100万亩,保护利用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强化“严执法”,对违法占用耕地“零容忍”,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严厉打击破坏耕地违法行为;落实“严监管”,坚持农地农用、良田粮用,建立全省统一的耕地占补平衡省级管理平台,坚持“以种适地”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确保新增耕地成为稳定耕地。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驱动力,也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所在。我们坚持“藏粮于技”,充分发挥种子这一农业“芯片”对提高粮食产量、改善粮食品质的决定性作用。围绕育种制种,加强寒地区域育种中心和玉米、水稻等6个省级育种创新平台建设,“揭榜挂帅”式选育生产急需的突破性大品种,最新培育的“吉粳129”耐盐碱水稻,创造了首年亩产破千斤的纪录。开展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示范,加大收储加工全链条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力度,全省农作物机械化率达到94.7%。  支持和保护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要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我们健全稳粮惠农长效机制,强化农业补贴政策评估,根据实施效果适时调整、优化或退出,提高精准性和激励效能;探索发展多层次农业保险,实施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开展玉米种植收入保险政策试点,形成主粮作物政策性保险、经济作物动物商业性保险结构;用好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政策,支持产粮大县基础设施建设,真正助农惠民。加快建设高水平农业强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吉林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条件得天独厚,必须强化产业支撑,加快农业强省建设。  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我们重点整顿规范人参市场秩序,破解参龄鉴定难题,推动林下山参纳入医保,人参产业综合产值突破800亿元。运用擦亮长白山人参“百草之王”金字招牌的成功经验,发展梅花鹿、林蛙、食用菌等特色产业,使优质优价农产品成为市场抢手货。深入实施吉林省农产品品牌建设工程,加强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地理标志、老字号认证,树立“吉字号”农产品优质形象。  做强农产品加工产业。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做足做活“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文章,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深入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肉牛屠宰量实现翻番,由全国第十一位跃升至第五位。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食品细加工,培优扶强“链主”企业和区域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加工企业县乡布局,激发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活力细胞”。  数字赋能产业提升。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智慧农业,是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方向。我们下好智慧农业“先手棋”,打造“吉农云”等数字农业管理平台,实现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数字化管理,让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加快吉林长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三江实验室建设,建立万亩粮食生产技术集成示范基地。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化乡村全面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我们深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统筹谋划城乡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稳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长吉接合片区是东北地区唯一的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我们积极探索实践,破除影响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开展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县城城镇化水平提升、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等行动,突出抓好5个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改善县城市政基础设施,促进未落户的常住人口与城镇户籍人口均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  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建设,启动实施“十百千万”工程,新建宜居农房1.8万余户,新改建农村公路3700多公里。提高文明乡风建设水平,发掘村镇文化文明传承,加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开展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活动。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探索农民共商共建共享共治共管的有效机制。  着力抓好边境村建设。吉林拥有1400多公里边境线,兴边富民、稳边固边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应有之义。我们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中心城镇和重点边境村建设,因地制宜发展边境贸易、特色产业,引导人口向边境一线回流安居、置业兴业,边境村“空心化”率逐年下降。加快G331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建设,推动边境地区基础设施提质升级,把千里边关打造成为引人入胜的风景廊道,努力实现“一通百通”。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不断提高党全面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把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健全党的全面领导落实机制。坚持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乡村全面振兴,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形成上下贯通、部门协同、齐抓共管、顺畅高效的运行机制。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完善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带动农村党员干部当好先锋模范。  切实发挥规划引领作用。认真落实“十四五”规划、科学谋划“十五五”规划,完善中长期农业农村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健全村庄规划政策法规、技术标准、编制审批、实施监管体系,确保村庄规划务实管用、简便易行。  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大稳定、小调整”,有序推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落实,从试点探索向全省铺开,确保绝大多数农户原有承包地保持稳定。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建立健全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优化工商业土地利用,健全土地混合开发利用制度和土地用途转换规则。深化农村宅基地改革,引导各地探索建立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和闲置宅基地、闲置农房盘活利用机制。  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强涉农高校和学科专业建设,培养农业急需紧缺人才。选派一批优秀干部到乡村一线工作,发挥好卫国戍边大学生、退役军人作用。完善农业农村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深化农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实施乡村振兴人才“订单式”培养计划,培育高素质农民、乡村产业振兴“头雁”、农村实用人才,不断壮大乡村人才队伍,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长春市图书馆举办2025年国际儿童图书日系列活动 ,以共读启蒙打开儿童世界
时间:2025年04月03日
  4月3日,长春市图书馆、长春市图书馆关工委、悠贝亲子图书馆携手长春市朝阳区教师幼儿园富锋分园,推出“打开世界的N种方式——家•园•馆共读启蒙课堂”主题活动。活动通过绘本讲读、亲子互动与分龄实践,将阅读热潮延伸至家庭教育场景,为儿童构建多元认知空间,让书香浸润成长每一步。  悠贝亲子图书馆长春城市运营经理张天月作为主讲嘉宾,以“亲子共读的智慧与温度”为主线,从绘本的启蒙价值到互动技巧层层剖析。她结合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早期阅读塑造思维”的理论,为家长解锁科学共读方法,以绘本《不一样的1》为讲读模板,通过“躲猫猫的1”“跳舞的1”等创意演绎,展现肢体语言与道具联动的趣味性。家长们像孩子一样沉浸于“摸一摸、猜一猜、画一画”的互动中,在欢笑中感受阅读的鲜活魅力。活动还为不同年龄段儿童定制阅读路径:0-2岁聚焦感官探索,2-4岁贴合语言爆发期,4-6岁融入社会规则启蒙,6-8岁衔接逻辑思维培养,为家庭教育提供精准支持。  长春市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以“共读”串联家庭、幼儿园、图书馆三方资源,将知识传递转化为情感对话,让教育自然融入生活,推动阅读从“活动”升级为“习惯”,助力城市书香生态建设。
伪满皇宫博物院举办“缅怀烈士 铭史砺新”——清明节纪念活动
时间:2025年04月03日
  又逢清明,山河肃穆。在这个祭奠先烈、追思英雄的时节,伪满皇宫博物院暨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于4月3日举办“缅怀烈士 铭史砺新”清明节纪念活动,带领学生群体共同缅怀革命先烈,凝聚奋进力量。  上午9时,东北沦陷史陈列馆英烈厅内庄严肃穆,来自吉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学校的师生整齐列队,面向国旗肃立默哀,庄严宣誓,并有序向抗战英烈名录墙敬献鲜花,以此表达对抗战英烈的深切哀思。  活动现场,伪满皇宫博物院文博艺术团精心创排的爱国主义情景剧《白山魂》首次演出。该剧以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的战斗为背景,讲述了杨靖宇将军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即使身负重伤,也宁死不屈,最终壮烈殉国的光辉事迹,铸就起中华民族抗敌御辱的不朽丰碑。  同时,伪满皇宫博物院文博艺术团还带来主题舞蹈《映山红》、诗歌朗诵《英雄》、红色故事《赵一曼的抉择》与《林海雪原上的不朽战歌》。在文博艺术团的精彩诠释下,现场观众无不沉浸其中,深深动容,真切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凛然大义和英雄气节。  活动最后,现场观众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共同参观东北沦陷史陈列馆,重温抗日战争历史,传承东北抗联精神,将对革命先烈的思念与敬意化作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  据悉,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与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始终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的神圣使命,陈列馆常年面向市民免费开放,并联合社会各界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教育主题活动。在清明假期,爱国主义情景剧《白山魂》也将每日定时为观众现场演出。
“长白秘境•吉线331”品牌发布暨G331吉林省段宣传推广活动启动
时间:2025年04月01日
  在春日赞歌的律动中,吉林拉开G331文旅品牌的绮丽帷幕。3月31日,由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旅游车船协会主办的“长白秘境•吉线331”品牌发布暨G331吉林省段宣传推广活动启动仪式在长春举行。  G331吉林省段是一条凝聚吉林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的诗与远方之路,春赏山花,夏避酷暑,秋观红叶,冬滑粉雪,是边境自驾游首选之地。5A级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遍布全程,长白山、世界地质公园、高句丽历史文化、东北抗联红色遗迹在这里交相辉映,中朝秘境贯穿全线,1314公里步步皆景,处处如画,每一处都令人心驰神往,被广大游客誉为国家边境1号风景道、中国北境公路之王。  启动仪式上,发布了“致敬国门•边境巡礼”“醉美鸭绿江 赏枫在吉线”“界碑长歌 醉美吉线G331”等五条自驾线路产品及“长白秘境•吉线331”宣传视频、G331主题电影《醉美相遇》《松花皮蛋》。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山东、四川、浙江、河南、重庆、内蒙古、江苏等国内11个省份自驾协会共同发起“吉线331”全国自驾游体验招募活动。   G331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的建设是吉林省探索践行“两山”理念的转换通道和创新实践,是打造旅游万亿级产业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交通、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旅游强省建设将发挥积极作用。
“春光好”长春春季系列文旅活动发布会(第二场)在长春举行
时间:2025年03月31日
  3月31日,“春光好”长春春季系列文旅活动发布会(第二场)在青怡坊云琅艺术中心举行。多名优秀文旅推荐官以青春之名,对长春春季的“四类产品矩阵”“六大篇章活动”共“百个热门推荐地、百余场文旅活动”进行精彩推介,为广大游客绘制出一幅绚丽的春景美图。  据悉,为深入挖掘长春市春季文旅资源,丰富文旅产品和活动供给,满足市民游客春季出行需求,带动文旅消费,长春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对全市春季文旅产品和活动进行系统梳理和谋划,推出伊通河樱花岛、杏花村等20处赏花推荐地;净月大顶子山、莲花山莲秀峰森林公园、雲琅云CAMP、宁溪公园露营地等 20个春日踏青露营好去处;国信现代农业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霍小蔓草莓小镇等29处春季采摘推荐地。同时,规划设计了“城市漫步之旅”“文博探索之旅”“科技研学之旅”“春日骑行之旅”等四条城市漫游主题线路,为游客提供多元化旅游选择。此外,极具城市文化气息和烟火气的“六大篇章”、共35项重点文旅活动将陆续“上线”,包括李宗盛2025“有歌之年”巡回演唱会—长春站、“春光好”——长春文旅2025春日巡演行动、第十届吉大杏花节等,让市民游客全方位、多角度感受长春春日的魅力与活力。  发布会现场,长春市旅游协会推出了长春文旅“春游一卡通”。据悉,“春游一卡通”分为“大学生版”和“游客版”,涵盖长春主要景区(点)、文旅消费场所的优惠折扣,为大学生及其他游客提供更多福利,通过景区让利、优惠促销的方式激发长春市春季文旅市场热度。长春市旅游协会代表就“春游一卡通”的使用范围、优惠措施、购买方式等进行了介绍,与会嘉宾还向高校大学生代表赠送首批“春游一卡通”。  据了解,长春市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推出了“春之华”——悦动青春篇系列活动,包括吉大杏花节、“最美校园春景互换”“春日光影”大学生摄影大赛等活动,通过青年群体的参与和分享,推广长春春季文旅资源。活动现场,5所高校学生代表共同朗诵《诗韵校园 春景流芳》,用诗歌的方式推介各自学校的春景、春色,同时邀请高校学子通过跨校打卡、互动任务、文化体验等形式,共同探索和欣赏城市校园的春日美景。
长春市图书馆2025年国际儿童图书日系列活动即将启幕
时间:2025年03月27日
  当四月的风揉碎冰雪,催醒一城柳色,书页间的春天也在悄然生长。在国际儿童图书日来临之际,长春市图书馆、长春市图书馆关工委将以“翻开我,遇见全世界”为主题,开展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城市织就一幅浸润墨香的春日长卷。  据悉,本次活动将于3月29日至4月6日期间举行,共策划了四大类16项阅读推广活动,涵盖了特别策划、亲子阅读、视听沙龙、文献展阅等多个方面。  在特别策划环节,长春市图书馆、长春市图书馆关工委将邀请《父母:挑战》的译者及心理学家,以圆桌对话的形式深入探讨家庭教育的科学理念,为家长们提供实用的养育建议。同时,还将组织家庭参与故事会,分享亲子阅读的温馨时光,并推出“四季童读”2025年春季卷新书推荐,为少年儿童读者提供精准的阅读引导。此外,还将组织阅读专家走进长春市朝阳区教师幼儿园,开展“打开世界的N种方式——家•园•馆共读启蒙课堂”活动,为家长示范如何通过绘本建立亲子对话的桥梁,活动以家庭、幼儿园、图书馆三方联动的创新模式,让阅读成为打开世界的万花筒。  亲子阅读环节同样精彩纷呈。“小树苗•绘阅亲子故事会”将邀请绘阅专家为小朋友们讲述《神奇糖果店》绘本故事;爱贝阅读计划将在“长图小树苗”微信公众平台推荐一系列适合0-3岁宝宝阅读的绘本;书香影院将为亲子家庭带来《傲慢与偏见》和《地雷战》两部经典影视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方式促进亲子间的共同阅读与交流。  在视听沙龙环节,“长图雅音音乐赏析”将带领儿童走进民族音乐的瑰丽殿堂,聆听悠扬动听的笛声;文献展阅环节则将推出“课耕书田•农书里的节气密码”线上图书推荐活动、“守护地球家园”环保主题图书展及“让孩子发现图书馆——阅绘999”绘本展,为儿童提供优质的阅读资源和丰富的阅读体验。  春天已至,长春市图书馆以书为舟,载着城市未来的星辰,驶向辽阔的远方。广大市民和读者朋友们,可以关注“长春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及“长图小树苗”微信公众平台,了解更多活动详情。
长春文旅春日巡演重磅启幕!首场交响音乐会点燃城市春意
时间:2025年03月22日
  3月21日晚,“春启新程 振势领航”交响音乐会在长影音乐厅举行。本场音乐会由长春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策划推出,长影乐团与长春演艺集团联袂打造,是“春光好——长春文旅2025春日巡演行动”系列活动的首场演出,以经典旋律奏响文旅融合的春之乐章。  当晚7点,在国家级指挥范焘的执棒下,长影乐团以一组电影金曲联奏开场。艺术家们精心编排的15部经典电影音乐作品,既有《冰凌花——永远的赵一曼》的深沉叙事,又有《绕山林》的灵动韵律,更有《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的抗战记忆,通过交响化的艺术重构展现中国电影音乐的深厚底蕴。  本场演出星光璀璨,青年女高音陈智以《绒花》的婉转清音勾勒时代芳华,《山歌好比春江水》的悠扬旋律引发全场共鸣;吉林省歌舞团歌唱家陈乃良用《鸿雁》的苍茫辽阔与《草原晨曲》的蓬勃朝气,绘就北国风情画卷;女高音张驰则以《英雄赞歌》的壮怀激越和《我爱你中国》的赤子深情,点燃观众爱国情怀。长影乐团特约歌手晓枫演绎的《光亮》《如愿》,以现代音乐语汇对话经典旋律,展现艺术传承中的创新力量。男高音刘航《怀念战友》的真挚情谊与《追寻》的理想之光,在交响诗篇中完成跨越时空的对话。当《我的祖国》的磅礴旋律响彻音乐厅,全体观众自发合唱,将演出推向高潮。  此次巡演行动以“春光好”为主题,既寓意春风化雨、绿意漫卷山河的时令之美,更是文化甘霖润泽北国春城的奋进号角。接下来,在3月至5月期间,长春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将通过交响乐、杂技、评剧、合唱、儿童剧等多种艺术形式演出,为市民奉上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扮靓幸福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