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蛟河,瓜果飘香,鲜花盛开。而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一场关于黑木耳的收获盛宴正在悄然上演。曾几何时,谁能想到,一朵小小的木耳,凭借其独特的韵味和无限的潜力,诠释着蛟河的发展密码,品出别样的蛟河味道。
黄松甸镇作为蛟河市黑木耳产业的核心区域,宛如一座被木耳香气萦绕的宝藏小镇。三合村、育林村和伟光村,是这座宝藏小镇中最耀眼的三颗明珠,它们在木耳产业的发展浪潮中,各自绽放着独特的光彩。
走进三合村,仿佛踏入了一个木耳的世界。这里的菌包加工厂犹如一座忙碌的“木耳制造工厂”,采用先进的半自动生产线,从拌料、套袋到灭菌、冷却、接菌,每一个环节都有条不紊。
沿着乡间小路前行,便来到育林村。这里的“黄松甸黑木耳、黄松甸灵芝‘双地标’示范基地”,宛如一片菌类的海洋,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这里,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模式相得益彰,基地对吊袋木耳大棚进行优化改造,通风更好、采光更足,有效降低了菌包的染菌率,让木耳的质量和产量实现了双提升。
而伟光村则以其规模化的种植园区闻名遐迩。占地4500亩的伟光村黑木耳产业园区,已成为“国家级黑木耳标准化种植示范区”。走进园区,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木耳菌棒整齐排列,仿佛是一片白色的海洋。这里的种植户严格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种植,从菌种选择、菌包制作到田间管理、采摘晾晒,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
随着产业的不断壮大,蛟河市的黑木耳产业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从最初的种植到菌包生产、加工、销售,再到如今的电子商务、旅游观光等多元化发展,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相互促进。在黄松甸镇,“中国黄松甸食用菌大市场”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食用菌集散中心。每年产销旺季,3000多名木耳经纪人汇聚于此,将蛟河黑木耳销往全国各地。电子商务的兴起,更是让蛟河木耳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全镇12个村级和镇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77家网店,300余家微商,共同构建起庞大的线上销售网络。2022年,全镇黑木耳网络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这一数字还在逐年攀升。
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蛟河市还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品牌建设方面,“黄松甸黑木耳”地理标志商标成为蛟河木耳的金字招牌,辐射全市17个乡镇街区,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深加工领域,不断尝试开发出黑木耳小分子肽口服液等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废弃菌包处理项目也在有序推进,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