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是农业大省,肥沃的黑土地成就了一座“大粮仓”。这里还是一座物产丰富的宝库,人参、鹿茸、灵芝、木耳……白山松水黑土间,孕育着无数珍宝。
标准化生产,是确保土特产品质的重要经验。延边州汪清县一直以来以优质的木耳资源闻名,但传统的木耳生产方式往往依赖大量的人力,不仅生产效率低下,品质和产量也难以保证。“有句俗话叫‘老八钱’,就是说一个菌包产八钱干木耳才能保证不亏本。但很多农户用传统生产方式,往往辛苦一年,最后收益微薄,甚至亏钱。”汪清桃源小木耳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永芳介绍,公司与国内顶尖科研企业合作,成功研发出一条从拌料、装袋、灭菌到培养全程自动化的菌包加工生产线,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单菌包的木耳产量也显著提升。
以现代农业科技为支撑的标准化生产,帮助吉林加快构建起特色产业体系,也成为农民增收的坚实保障。吉林把发展园艺特产和设施农业作为保障“菜篮子”、丰富“果盘子”的重要抓手,实施百万亩棚膜工程,建设集中连片的规模园区和专业细分的标准化育苗中心、智慧菌仓、植物工厂,不仅发展出享誉全国的黑木耳、灵芝、桑黄等食药用菌,还有油豆角、“三辣”、山野菜等地方特色菜,以及蓝莓、香瓜、大榛子等优质果品。
延长产业链条,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既是促进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也是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的关键办法。汪清桃源小木耳实业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郝世慧介绍,公司成立以来,直接带动就业595人,间接带动就业2.1万人,培育了一批熟练掌握现代种植与加工技术的“新型农民”。
下一步,吉林省将从破除政策壁垒、推动延链补链、深化区域协作、做好品牌营销等方面持续发力,开拓特色产业发展新局面,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