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吉林省“吉字号”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以下简称“吉字号”特色产业工作专班)主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一行,应邀在长春参加了吉林省人参产业有组织科研研讨会、长白山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筹备会,并现场参观吉林长白山人参展销体验中心。“吉字号”特色产业工作专班、科研院所、高校、经营主体等代表参会。


人参是“东北三宝”之首。吉林省作为人参原产地和核心产区,人参产量占全国总量的60%,世界总量的40%。近年来,吉林省高度重视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锚定千亿级产业发展目标,不断强化政策保障、机制创新和科技赋能,整合多方优势资源和力量,组建省人参工作专班,推动吉林省人参产业发展不断实现创新突破。


当前,吉林省人参产业发展速度加快、产品质量大幅提升,但仍存在标准化体系缺失、产品品质良莠不齐、品牌溢价不足等问题。张伯礼院士和团队此行关注这些“痛点”,精准把脉开方,助力吉林省人参产业补短板、锻长板,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提质升级。



     

组织召开科研研讨会,出谋划策破难题


在当天召开的人参产业有组织科研研讨会上,张伯礼院士与来自政府、高校、企业等代表齐聚一堂,结合吉林省人参产业发展特点与优势,聚焦全产业链痛点、难点与堵点展开深入研讨。长春中医药大学校长冷向阳、教授赵大庆,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院长王英平等专家学者围绕林下参行业标准制定、人参品种选育、林下参药用价值、林下参产品开发、宜参林地等主题,汇报了目前科研进展情况,为长白山人参产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并强调要保护好林下参优质资源。


张伯礼院士作为我国中医药领域的泰斗级专家,对依托产学研协同,促进吉林省人参产业创新升级有着深刻见解。他指出,长白山人参药用价值高、产品附加值高,是吉林宝贵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潜力。吉林省应以林下参为切入点,整合优势资源,联合高校、企业等设立专项课题,系统性地开展林下参的基础研究、标准制定、种质资源保护、规范化栽培、有效成分解析以及大健康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并加快启动林下参行业标准制定工作,为林下参规范化、标准化种植奠定坚实基础,推动人参产业高质量、高标准、可持续发展。同时,他倡导建立无公害栽培“中国模式”,严格控制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残留,尽快制定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破解人参品质不一的难题。


张伯礼院士的发言引发强烈共鸣,令在场嘉宾备受鼓舞。“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林下参的物质基础以及功效研究方面,我们虽然已经做了一部分工作并取得一定成绩,但还远远不够。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围绕林下参进一步深入系统地研究,为林下参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吉林大学药学院刘金平教授说。宣上医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翠莲表示,参加本次研讨会受益匪浅。一方面,政府十分重视人参产业发展,将加快推动人参各项标准落地,对行业发展是重大利好。另一方面,此次研讨会,张伯礼院士就行业发展给予指导性意见,为吉林省人参产业实现提质增效擘画蓝图,相信人参产业的明天会越来越好。


“吉字号”特色产业工作专班有关负责人表示,吉林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找准目标、精准发力,应进一步规范国有林地流转管理、推行生态种植标准管理、建立人工干预负面清单、推动人参产业区域性协同立法、完善林下参鉴定标准等,让“百草之王”人参在文化和产业发展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举办高质量发展大会,区域协同促发展


当天,长白山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筹备会举办。张伯礼院士作为特邀专家出席会议并提出指导意见。


本次大会设定了以林下参为核心抓手、科技与文化双轮驱动的发展路径,通过政策、金融、技术多维协同,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推进机制,加速吉林人参从资源优势向千亿级支柱产业转化。


张伯礼院士听取了大会筹备工作情况、协调推进重点事项后指出,吉林省应聚焦林下参产业发展,加快推动“林下参+大健康”产业深度融合,通过人参科普、高端产品展示、中医药文化推广(如名中医义诊)等形式,全面阐释中医药学的科学内涵、主要特点及其重要意义,讲好人参故事,提升品牌价值。同时应充分整合高校及科研院所资源,聚焦种质资源保护、规范化栽培、成分解析及精深加工进行技术攻关,为产业升级提供关键支撑。


张伯礼院士进一步阐明林下参具有质量更高、生态相容性更好、疗效更突出的特性,并提出,产业发展的前提是标准。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不同年龄的林下参在形态特征、有效成分含量和药用价值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有标准才有遵循,才能更好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综合本次会议成果,吉林省将加快区域间协同发展步伐。计划邀请黑龙江、辽宁省共同推动林下参相关标准及规划制定工作,建立分级分类评价标准及价格指导意见,强化林下参全产业规范化、可持续化发展。同时推动人参产业区域协同立法,以人参产业专题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为导向,协同推进东北三省人参产业区域一体化布局,加快推进《吉林省人参产业条例》修订进程,充分发挥地方立法对人参产业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及时将吉林省人参产业发展的成熟经验做法入法入规,以法治方式破解重点问题。



调研人参展销中心,助企增效提建议


吉林长白山人参展销体验中心是吉林省人参产品对外展销的一扇窗口。张伯礼院士围绕产品创新、消费体验等进行了参观调研。


张伯礼院士先后对长春中医药大学展位的九种体质人参药膳,以及皇封参红参、宣上医人参含片等我省知名人参产品进行参观品鉴,围绕产品产地源头、工艺流程、功效与用量等进行了详细了解,提出针对性意见。随后来到人参文化展示区观摩采参工具、采参场景,就盘活吉林特产资源、深化参茸精深加工、满足人们健康消费需求等方面进行现场交流。


吉林长白山人参展销体验中心于今年4月由 “吉字号”特色产业工作专班主导揭牌成立,规划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一期占地3500平方米,是东北三省首个集人参文化传播、参茸知识普及、产品展销及药食指导于一体的综合性场馆。目前,中心经营皇封参、宣上医、长白山人参、御官印、吉林炳华等45个品牌千余种人参制品,涵盖滋补品、保健品、化妆品等。产品通过前端严控品质、中端创新体验、后端拓展渠道的“全链条赋能”模式,重构人参消费场景——推行“一参一码”,确保产品生长环境与年份真实性;举办“雪饼猴探参行”、人参讲堂等主题活动,吸引公众关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专场推进会,扩大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


张伯礼院士在听取人参展销体验中心建设运营情况介绍后,对吉林省求真务实、抓细抓实人参产业发展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与吉林各领域的合作,积极参与相关课题研究,助力长白山人参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在迎来院士参观指导后,白山市皇封村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景浩难掩激动,“首次近距离和张伯礼院士面对面交流十分荣幸,感到非常亲切。针对我公司的人参酒产品,院士在温补价值方面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宝贵意见。这些建议对企业十分受用,更增加了企业坚守品质路线,不断推动科研创新,研发新品,实现产品升级和消费转化的决心与信心。”


近年来,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参产业发展,举全省之力促进产业提质增效,通过政策与金融扶持、科技赋能、标准化和品牌建设以及延伸产业链等多维举措促进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已形成以长白山产区为核心,涵盖种植、加工、研发、文旅等一体化发展的全产业链体系,开发出食品、药品、化妆品等3000余款产品。2024年,吉林省人参产业综合产值突破800亿元,居全国首位。2025年,吉林省将推动人参全产业链产值达到千亿级规模。张伯礼院士此行对吉林省人参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不仅提供了权威科研支撑及创新思路,更参与了人参发展新路径的探索和求证, 将对吉林省从传统种植向高科技、高附加值、国际化的全球产业高地转型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