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磅阿尔茨海默病新药仑卡奈单抗(lecanemab)抵达上海,引来众多关注。
新药能延缓病程但并非治愈
据统计,阿尔茨海默病目前影响着全球约5500万人。我国60岁及以上人群中,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达983万。
一方面,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数量日渐庞大,一方面,这种病的治疗长期缺乏有效药。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陶青青介绍,目前业内普遍认为,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是阿尔茨海默病最主要的病因和病理改变,Aβ阳性是阿尔茨海默病确诊的核心依据。属于抗β淀粉样蛋白(Aβ)单克隆抗体的仑卡奈单抗,可选择性结合并消除大脑中有毒的Aβ聚集体。
陶青青说,根据目前研究和临床结果看,新药能延缓病程,但并非治愈。
早诊早治意义重大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个隐匿起病的疾病,起病慢,难发现。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越早发现,越早进行科学干预,对控制阿尔茨海默病发展越有效,患者预后越好。
今年年初,陶青青所在的浙江大学吴志英团队在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他们通过研究发现了可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的新的脑脊液标志物组合和血液标志物组合,揭示了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和分期的新生物标志物,为该病早期筛查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相信今后新药会陆续上市
从研究成果到临床转化应用,中间还要克服一系列非常复杂的问题。陶青青透露,目前团队还在推进这一研究成果在临床的转化。
虽然研发难度大,目前全球已上市的阿尔茨海默病药物寥寥,但这次仑卡奈单抗在淀粉样蛋白理论假说的研究进展中杀出一条血路,对全球科研工作者和临床医生来说是种鼓舞,国内已有多家研究机构和药企布局AD(阿尔茨海默病)赛道,根据发病的机制不同,开展药物研究。
“按这样的节奏看,相信今后新药会陆续上市,给患者带来希望。”陶青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