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农历腊月十七 |
公众号
小程序
今日热点
吉林省科协构建新媒体矩阵 打造立体化科普传播新视野
时间:2021年09月13日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关注‘吉林科普微窗’,进行注册,就能参与竞赛答题,还能领红包……”近日,在吉林省科协、长春市科协、长春农博园主办的科普大集上,省科协和同方知网吉林省分公司的工作人员站在展位前,耐心地向每位咨询者做着介绍。一大早,这里便挤满了人,扫码、注册、答题,看到大家的参与热度高涨,工作人员由衷地感到高兴。现场市民踊跃参加有奖答题   今年,由吉林省科协、省农村农业厅联合主办,同方知网吉林省分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的吉林省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此次活动是公众特别是农民群众了解党史知识、政策法规、农业技术、应急避险、疫情防控等涉及生产生活相关知识的重要平台。公众关注“吉林科普微窗”微信公众号或登录竞赛官网,参与答题,就可抢红包奖励,活动将持续到11月24日。在科普大集上,省科协通过发放宣传彩页、精选题册、科普宣传品等多种形式,组织更多的农民参与网上竞赛活动,提高他们的科学意识和学习能力,并将所学应用到生产生活中。同时,省科协还组织现场有奖答题活动,参观者踊跃参与。“农民是科学素质提高的重要群体,希望通过竞赛,让更多农民朋友学到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提高他们获取农业知识的积极性,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省科协工作人员说。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穆晓东(中)与专家们合影   在科普大集现场,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电视大屏前,一些家长和小朋友正在观看“科普中国”电视频道播放的科普短片。生动的画面,趣味的解说,让小朋友们兴致盎然。吉视传媒工作人员朱家兴介绍说,“科普中国”电视频道设置有科普常识、科普要闻、名师课堂、青少年慕课等板块,节目每天轮播更新四个小时。实名注册“科普中国”App,可以随时学习权威科普知识。   近年来,吉林省科协不断加大媒体科普宣传力度,为全省公众提供及时、权威、准确的科普知识,构建了“科普中国”融媒体传播平台、“吉林科普微窗”微信订阅号、“吉林科普微窗”微信视频号、“吉林科普微视界”抖音号、“科普吉林”今日头条号、“科普吉林”微博等在内的科普传播新媒体矩阵,将科普科技知识进行立体化传播普及,积极促进全省公众科学素质提升。
科学火种撒播在黑土沃野 吉林省科协带你领略科普盛宴
时间:2021年09月11日
  9月10日,由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等12家单位共同举办的2021年全国科普日暨吉林省第十九届科普周活动在吉林省科技馆举行。   “百年再出发,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今年全国科普日的主题,集中活动将持续到9月17日。吉林省主场活动包括生态吉林科普摄影展活动、“中国科学家精神主题展”全国巡展吉林站活动、馆校共建科普公开课、“云”游长光卫星航天科普教育基地活动、科普影片展映活动、吉林省科协大讲堂线上讲座等10余项。   科学普及,你我共参与。科普展上看什么?2021年全国科普日等你来打卡!生态吉林科普摄影展壮美吉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生态吉林科普摄影展于众人期盼中,和广大市民朋友见面了。在吉林省科技馆一楼的展厅内,200余幅的摄影作品,为广大市民呈现了吉林大美风光的精彩故事和画面。吉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郑春生   吉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郑春生介绍,本次科普摄影展共有“壮美长白”、“黑土沃野”、“灵动松江”、“人与自然”四个主题展区,精美的摄影作品凝结了百余位摄影师的心血汗水和生活热情。郑春生表示,希望参观者看到的不仅仅是摄影作品的技法和美感,更多的是增强环保意识,感受吉林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吉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科普宣传者王莅翔   一群中华秋沙鸭栖息于水边的摄影作品,引来众人驻足观看。中华秋沙鸭被称为“鸟类中的大熊猫”,属于中国特一级重点保护鸟类。“中华秋沙鸭栖息状态独特,我用镜头捕捉自然的魅力与生命的精彩。”作为一名本土摄影师、吉林省科普宣传者王莅翔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我在拍摄中华秋沙鸭、东北虎、紫貂等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时感受到,只要你不伤害它们,动物是不排斥和人类有互动的。希望大家多了解科普知识,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其栖息环境,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吉林省青年摄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白石   吉林画报社摄影部主任、吉林省青年摄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白石用摄影机记录下长白山松岭的冬日美景。松岭景致特别,民风淳朴,民俗原汁原味,很多摄影人、画家都到大山里进行实地创作。近年来,我省因地制宜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和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名片。吉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李春影   “科学普及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今天,许多幼儿园、小学生也来到了活动现场,可以看出,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注重科学普及,不断满足公众对科普服务的需求。也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参与其中。”吉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李春影说。   此次生态吉林科普摄影展将持续到10月8日,大家快来欣赏、感受吉林之美吧!馆校共建科普公开课探索奥秘:科技馆里的科学世界   神奇的科学世界,科技馆既好玩又能动手实践!当天,吉林省科技馆收获了众多青少年学生和幼儿园小朋友的喜爱,现场互动不断,整个展厅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尚德学校四年级学生参加科技馆科普公开课   在吉林省科技馆里上科学课,对孩子们来说,是一周最期盼的事儿!“声音大小究竟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下面老师给大家做一个演示实验。”吉林省科技馆培训部科技教师杨超博正在耐心、细致的讲解,“老师的面前放了一面鼓,老师轻轻的敲击会怎么样?老师用力敲击又会怎么样?现在,请同学们看,老师又在鼓上放了许多碎纸削,我轻轻的敲击会怎么样?我用大力气敲击又会发生什么呢?”学生和科技馆老师在课堂上互动   今天科普公开课的内容是声音的三要素:响度、音调和音色,长春技术产业开发区尚德学校四年级的学生们正在和老师一起做探究实验。据杨超博介绍,为了促进博物馆资源与学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形成教育合力,吉林省科技馆与长春市部分学校开展“馆校共建公开课”,主要面向小学生开展。学校老师讲科学课的理论知识,科技馆的老师到学校给学生们做课程的延伸和拓展,这种“理论+实践”的互动教学,带给学生们全新的教学体验。同时,我们采用的是“3+1教学模式”,老师在学校讲三次的课程,我们就号召学生来一次科技馆,这样可以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之上融会贯通,再结合科技馆的展品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和探究。课间还设置了问答环节,更加点燃了小朋友们对科学的无限热情。   “馆校共建公开课活动课程设计非常新颖,特别符合国家素质教育,既考查学生的知识性,也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整个课程设计的非常合理,学生收获特别多。”长春技术产业开发区尚德学校教科研中心主任许喆告诉记者。   据了解,吉林省科技馆参与馆校共建公开课老师十余名。“他们是在吉林省科技馆里成长的一代人,希望热爱科技知识的青少年能得到更好的科学普惠。”杨超博说。线上线下一起发力科技播种:省科协备好科普大餐   线上线下相结合,科普宣传齐参与。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普方式,全方位、多平台为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增加市民参与科普的热情。   “我和我的祖国——中国科学家精神主题展”全国巡展(吉林站)于当日在吉林省科技馆启动,活动持续到9月24日。邂逅科技之光,领略科普魅力。科普周特效电影展映活动即将开始,吉林省科技馆梦幻剧场、4D影院、灾难剧场、动感影院、球幕影院通过预约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循环播放科普影片20多部。   同时,吉林省科协大讲堂科普讲座于科技周活动期间在线上开讲,不仅可以学到权威的科普知识,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听专家讲有关应急科普、人工智能、新媒体应用、健康生活等方面的科普知识。   “星星为什么会眨眼睛?为什么流星会有尾巴……”   涨知识,长见识!9月12日上午10时,长光卫星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将通过网络直播形式,让公众在“云”上就可以参观到基地内陈列的空间站、卫星、火星探测器、长征系列火箭等实物模型,以及银河系、太阳系、卫星轨道、遥感应用等主题壁画,一场有趣的科普盛宴,千万不要错过!
科普春风沐吉林 百年征程再起航 2021年全国科普日暨吉林省第十九届科普周活动启动
时间:2021年09月11日
  9月10日,由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等12家单位共同主办,以“百年再出发,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的2021年全国科普日暨吉林省第十九届科普周省级主场活动在吉林省科技馆举办。   当日,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科协文化宣传部、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吉林省科协、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共同承办的“我和我的祖国——中国科学家精神主题展”全国巡展(吉林站)在吉林省科技馆启动。同时,2021年全国科普日暨吉林省第十九届科普周系列活动之一“生态吉林科普摄影展”绚美开展。在展览现场,公众不仅可以体会科学家的伟大贡献、感受科学家的伟大精神,还可以欣赏到科普摄影作品,近距离感受吉林的人文之美。科学家精神代代传承   多少年来,科技的火种在吉林大地上,代代传承着科学家精神,成为实现强国梦的坚定力量。   “我和我的祖国——中国科学家精神主题展”全国巡展(吉林站)活动,以中国科协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成果为主体,生动呈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重大进展和突出成就,集中展示了我国几代科技工作者爱国奉献、求实创新、协同育人的崇高精神。展览从9月10日开始到9月24日结束,分为“我爱你中国”“无限风光在险峰”“协同攻关,甘为人梯”“接力精神火炬,奋进新的长征”四个展区,通过图片、视频、实物、多媒体互动等多种形式,讲述不同历史时期科技工作者的动人篇章。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家骐观展   展览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家骐观展后颇有感触,他希望青少年能多观展,接受科技熏陶,从小就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学习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敬业和奉献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让科学家精神代代传承。美丽吉林人人来守护现场展出200余幅(组)生态吉林主题摄影作品   吉林省科协联合吉林省文联,依据吉林省特色,特别策划组织了“生态吉林科普摄影展”活动,共征集作品1000余幅(组),遴选200余幅(组)展出。展览从9月10日开始到10月8日结束,诗意般美好的画面带你领略美丽吉林。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穆晓东接受媒体采访   据吉林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穆晓东介绍,今年全国科普日暨吉林省科普周活动,紧紧围绕“百年再出发,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主题,结合吉林省特色,开展线上线下系列活动。其中“生态吉林科普摄影展”作为线下活动之一,融入了大量吉林元素,希望借此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科普周期间,全省各地各级科协将集中开展科普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科普宣传氛围,让科普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
让科技之花绽放沃野  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开展科普周赠书活动
时间:2021年09月11日
  9月10日上午,位于长春农博园“建党百年逐梦吉林”主题展厅的科普大集上,人头攒动,一场别开生面的赠书活动,吸引了不少农民朋友前来参与,到处弥漫着“科普益民”的馨香。   作为“2021年全国科普日暨吉林省第十九届科普周”主场活动之一,由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举办的科普周赠书活动在这里隆重举行。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穆晓东,以及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吉林省委组织部、省非公党工委、长春农博园的有关同志一同参加赠书活动。   为进一步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素质,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利用“科普大集”有效载体,通过免费发放科普宣传图书,为现场的农民群众普及科普知识、宣传科技成果,倡导科学文明新生活。此次活动所赠图书2000余册,包括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长春市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印刷的《吉林省特色种植养殖实用技术》系列丛书、《农业科普知识手册》《科普中国吉林行》和吉林省中医药学会编印的《长白山二十四节气养生》等科普图书。   活动现场,一位农民朋友看过书籍后,表示这些科普读物将复杂的科学问题简单讲述,内容详实、简单易懂,翻开书本就能获得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不仅如此,有的农民朋友翻开农业技术指导图书后,和身边的朋友就农业生产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参与活动的每一位农民朋友都在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科学的养分,来自长春市九台区的高婷也不例外。“我是一名党建指导员,能够作为代表参加此次赠书活动,对我来说意义非凡。不仅让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让我深刻地感受到科学技术带给农业的力量。回去后,我会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在这里的收获与村民分享,让我们的家乡更富、更强、更美。”高婷激动地说。   服务农民,心系群众,寻着初心,步伐铿锵。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凝神聚力,将科技之声传达给更多的人民群众。近年来,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紧紧围绕科普周活动主题,创新方式,充分利用科普场馆和科普设施,向社会公众全面普及科学知识,营造浓厚的科普宣传氛围,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   同时,充分发挥人才集聚的组织优势,走进乡村、贴近百姓、深入生产生活一线,利用各类科普宣传设施和载体,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各类涉农科普知识、信息和致富项目。从田间地头到农业种植大棚,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组织专家团队实地为农民进行农业知识的讲解,开展“定点、定向、订单”式的培训,助推农业产业发展,让农民增收致富。   笃行的脚步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依然坚定。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始终践行科技为民的宗旨,用科协人的“勤奋、笃实、担当”,打造亮点品牌,培育科技成果,让科技之花开满吉林大地,让科普成果惠及更多百姓生活。
科普大集上飘来悠悠药草香
时间:2021年09月10日
  “这是黄芪,这是板蓝根,还有丹参、菊花茶、百合……”每次参加展会,马云甫都会带来许多当地“土特产”,它们是伊通的品牌,更是当地农民致富的金钥匙。   9月6日,由吉林省科协、长春市科协、长春农博园主办的长春农博会科普大集上,这位伊通满族自治县中药材协会会长又亲自上阵,向每位咨询者推介自家的宝贝。从马云甫热情洋溢的话语中,似乎能闻到悠悠药草香,感受到伊通县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的韧劲儿与决心。   “我们现在种植户大约有2000多户,合作社80多家。农民收入与此前种苞米相比,高出3倍甚至10倍以上。”马云甫说,种植中药材是个细致活,耕种、浇水、打药、锄草、施肥,每个环节都必须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否则就会影响药材生长。   为了探索这条未知的中药材产业发展之路,马云甫带领当地农民一起致富。2008年,他将自家的10亩地全部种上了柴胡、黄芪、黄芩等中药材,成为全县第一个药材种植大户。但因为不懂科学、不懂技术,马云甫的中药材种植过程并不顺利。正因如此,他更加深刻地意识到科技的重要性,加快了努力钻研、科学种植推广的步伐。   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素养,调整产业结构,带领百姓致富。自2017年伊通满族自治县中药材协会成立起,马云甫便成为当地中药材种植产业的技术领路人,培训、讲座、问询、现场指导从不间断,更多的协会技术人员将足迹留在了田间地头。   在科普大集上,一排排整齐摆放的中药材,吸引了大量观展者驻足,学习技术、交流经验、洽谈合作、健康养生……虽然他们关注的方向不同,但却已足够彰显伊通中药材的魅力。“下一步工作中,我们还会继续广泛宣传种植中药材的优势,不断引进新品种,扩大种植规模,实施机械化种植、收获、初加工,并延长产业链,进行深加工,以提高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马云甫说。
科普长廊筑起亮丽的“科普风景线”
时间:2021年09月10日
   农村养殖肉牛怎样经济快速育肥?李子出现落花落果时怎样补充钾肥?发展乡村休闲观光农业有几种方式……走进长春农博园智慧联动温室的百米科普长廊,记者看到,一幅幅内容丰富、色彩鲜艳、形式新颖的宣传展板醒目地镶嵌一侧,构筑起一道亮丽的“科普风景线”,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观看。   9月6日,由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长春市科学技术协会、长春农业博览园共同主办的科普大集在长春农博园启幕。今年的科普大集异彩纷呈,其中由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精心打造的百米科普长廊,是学习农业科技知识的好去处。   科普长廊墙面上的宣传展板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实用性,内容涉及农业知识的方方面面,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宣传乡村振兴战略,展示农业科技领域新突破新成果,普及农业生产相关知识和实用技术。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宣传内容,让人一目了然。   “科普长廊上共设置了60余块宣传展板,既有最新的政策解读,也有最新的农业知识介绍,涵盖了养殖类、种植类等各项农业技术支持服务。今年,我们还增加了‘三农’和乡村振兴政策的宣传展示内容。”吉林省科普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张松向记者介绍道,“我们希望借助科普长廊,帮助农民解决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他们了解和掌握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科普知识,提升农民的种植水平,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参观科普长廊,让许多农民朋友汲取了丰富的科学食粮。来自舒兰的徐辉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他在宣传展板前认真地记录着。   “这些农业知识对我们农民来说太实用了,从政策解读到实用技术,不仅让我有了一定的了解,还增加了我的知识储备,真是受益匪浅。”徐辉对于怎样利用智慧农业提高生产率非常感兴趣,他一字一句仔细地阅读,不停地拿出手机拍照。“我要把这些好技术、好做法、好政策拍下来,回去后与身边的农民朋友分享,共同致富。”徐辉笑着说。   科技架金桥,服务润民心。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将科普宣传下沉到基层一线,以丰富的内容,创新的形式,多样化的展示,为农民群众送上了一道道丰盛的“科技大餐”,让广大农民群众真切地尝到科技的甜。
科普大集聚民心!吉林省科协帮扶创业村脱贫增收
时间:2021年09月09日
  金秋时节,黄灿灿的稻田、绿油油的山野一望无垠。眼前是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水泥村道干净整洁,庭院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绿树掩映,蓝天白云下的创业村美不胜收。   吉林省洮南市车力乡创业村是吉林省科协包保帮扶村。自脱贫攻坚以来,吉林省科协一批批扶贫队员扎根乡村,甘当脱贫攻坚领头人;一批批农业专家不辞辛劳,奔走在乡间田野,谱写出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王鹏远:“甜蜜”产业带来甜蜜生活   在第二十届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科普大集上,记者见到了吉林省洮南市车力乡创业村村民王鹏远。洮南市车力乡创业村村民王鹏远   “我们村这次来科普大集学习的一共13人,我老早就报名了,就怕来不上!”王鹏远说,科普大集长见识、涨知识。说起脱贫,王鹏远感慨颇多。“我们村以前院墙破烂不堪,路面七高八低,自从省科协驻村工作队来了,村容村貌得到了规划,统一的围墙、大门,最主要的是我们知道自己能靠什么致富!”   特色产业是脱贫的“金山”。吉林省科协帮助贫困户做庭院经济,发展扶贫产业,并为村里每户家庭建设一栋冷棚,面积至少300平方米,主要种植西瓜、香瓜和蔬菜。同时,驻村工作队在资金、技术、信息、销售等方面为冷棚种植提供全方位服务。   “我们村这几年的冷棚在种省科协帮助引进的小凤黄瓤西瓜,这种西瓜外观小巧优美,肉质极为细嫩脆爽,甜而多汁,收益是传统大西瓜的几倍,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深受大家欢迎。”王鹏远说,随着当地瓜果种植大棚的不断开发和利用,“田间采摘”也时髦起来,让大众的闲暇时间更轻松有趣,生活也更甜蜜。王淑萍:轮作种植因地制宜促增收   科普大集上,科普图书资料赠阅的展台前人头攒动。吉林省洮南市车力乡创业村村民王淑萍正在展台前精心挑选图书,特色种植养殖的书籍吸引她驻足了好一会儿。洮南市车力乡创业村村民王淑萍   “我主要想挑选有关庭院经济的书。由于冷棚里的蔬菜需要合理轮作,合理利用土壤肥力,所以每年需要的书也不一样。我在去年的科普大集上引进了优质的豆角新品种——绿金钩,今年地里种的就是!”王淑萍说,冷棚种植可以种两茬。第一茬种的是羊角蜜瓜,现在第二茬种植的就是绿金钩。“这绿金钩真的太好吃了,而且比普通的豆角高产,现在市场价可以卖到7元钱一斤,市场需求量也特别大,科普大集助力我们在种植业上增产增收。”   几年来,在吉林省科协大力支持下,创业村的村民都忙碌起来。通过专家给出科学、高效、精准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方法,创业村这片土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正悄悄地变了样。于洋:扎根在农村助力乡村振兴   “既然选择了驻村工作,老百姓的事儿就是我们驻村工作队队员的事儿。”吉林省科协驻村工作队队员于洋这样说。“80后”的于洋是去年跟着脱贫攻坚的队伍来到创业村的,今天他带着村里的村干部、种植大户、养殖大户,一起来感受科普大集的智慧力量。吉林省科协驻村工作队队员于洋   说起创业村,于洋满腔热情。“今天我带着创业村的村民来赶科普大集,让他们可以面对面地和专家唠唠养殖、种植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感受科技氛围,学习科技知识。”于洋说,日常驻村工作队会定期给农民做政策宣讲和技术培训,引导村民发展新产业,实现产量、质量持续增收。   每到秋收时节,吉林省科协组织的专家团队就会走进田间地头,走到村民家“唠唠嗑”,解惑答疑,再给明年的种植提供一些好的建议。   谈起今后的打算,于洋说,“到今年6月份,我的工作任务已经结束了。前一段省科协乡村振兴工作队报名的时候,我又积极报名并被选中。希望在未来两年的时间里,尽我所学所懂,帮助村民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走有特色的产业富民之路。
田间地头筑起科研平台  “科技小院”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1年09月08日
  “每年4月到10月是玉米的生长期,也是‘科技小院’里最热闹的时候,20名师生忙着开展科研和服务。”吉林农业大学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研究生孙承常说。在第二十届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科普大集上,梨树玉米科技小院作为吉林省最早一批被授牌的“科技小院”代表,来到由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长春市科学技术协会、长春农业博览园主办的科普大集现场进行宣传展示。   一个扎根农村的“科技小院”,究竟有怎样的魔力?   此“小院”非彼“小院”!“科技小院”与农民需求和农村产业发展密切贴合、紧密联系,助力乡村振兴成效显著,“科技小院”未来可期!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孙承常走出校园 田间地头筑起科研平台   梨树县,位于吉林省西南部,地处东北平原腹地,有“东北粮仓”的美称。   如何让科学技术更好的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与梨树县经过多次调查走访、反复研究、多次座谈,将“科技小院”正式落户梨树县,成为集科技创新、示范推广、人才培养及科普宣传于一体的科技服务平台。   “在学校时,就常听师哥、师姐们提起‘科技小院’!那时候,我就对‘科技小院’有种莫名的向往。没想到在去年,我真的被派驻到梨树县四棵树乡付家街村常驻,那种自豪感油然而生。即使每天扛着种子和化肥奔走在田间地头,也一点都感觉不到累。当地人亲切地称呼我们为‘农民大学生’。”孙承常说,以前在实验室做科研,接触范围小,只能学理论方面的知识。来到“科技小院”试验田后,实践多了,书本上的知识就理解的更透彻了。我们日常就是一边做试验、一边学习,还会对当地农民开展科技培训和新技术推广。同时,县里领导、高校专家还会定期来做讲座培训以及专题报告,把很多外省“科技小院”的运营模式推荐给大家,将很多经过时间验证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介绍给大家,真是受益匪浅!科技兴农 “科技小院”助力乡村振兴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如今,决定我们饭碗中口粮的黑土地却正在变薄、变硬、变瘦。近年来,吉林省将保护性耕作确定为黑土地保护首推重大技术,与中科院、中国农大等院校合作,在梨树县建立研发试验基地。在校地双方、各协同院所的努力下,创建了玉米秸秆全覆盖免耕播种技术,形成了“有特色、可复制”的玉米耕作方式——“梨树模式”。   如何让黑土地重生呢?“我所在的试验田主要研究条耕旋耕试验,玉米秸秆粉碎的长短,旋到地里的深度,都跟“梨树模式”直接相关,我们梨树玉米科技小院主要承担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条耕旋耕试验环节。”孙承常说,他们这批常驻研究生共7个人,以科研为主,都在做自己的大田试验,研究采土化验,采玉米植株化验、土壤水分测验等试验课题。   研究生在试验课题的同时,也为当地农民朋友提供技术咨询,遇见弄不懂、解决不了的种植问题,就反馈给老师,老师会作为科技顾问亲自到现场为农民朋友解惑答疑。   “每年春耕或者秋收时节,我们研究生团队会召开专项会议,向当地农民朋友传授科研新技术。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减少人为对土壤的扰动,也减少了机械压实土壤,尽量少动土乃至不动土,最大限度发挥秸秆覆盖对土壤的保护作用。”孙承常说,运用自己所学所长,多去帮助农民解决一些实际生产中的问题。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穆晓东   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穆晓东表示,今年科普大集最大的亮点是来自桦甸市、九台区、辉南县3个优秀国家科普示范县和梨树玉米、通榆谷物等7个科技小院、农技协专家团队等现场宣传实用农业生产技术,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让科技之声传递给更多的群众。   千里沃野,正释放着生机和活力。黑土地上,那沉甸甸的收获正化作科技的火种助力吉林乡村振兴。“未来,我们勇于创新,努力践行,继续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孙承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