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理财代销的下沉竞速赛已然打响。今年以来,农银理财、北银理财、渤银理财等多家机构动作频频,与东莞农商行、衢江农商行、陕西多地农信机构签订协议,通过扩充合作版图抢占市场。这一布局的背后,既是源于下沉市场庞大的人口基数与快速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也与监管层要求未设理财公司的中小银行在2026年年末清理完毕存量理财业务的政策导向密切相关。


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理财公司存续产品规模达27.48万亿元,占全市场比例近90%,而银行机构存续规模仅3.19万亿元,中小银行从“自营”向“代销”转型趋势明显。在此背景下,理财公司与地方银行的合作正从单纯代销向“代销+赋能”模式升级。


不过,需要关注的是,中小银行在理财业务上的投研能力相对薄弱,缺乏专业的投研团队,难以满足理财业务的复杂需求。业内人士坦言,当前理财产品同质化程度上升,中小银行缺乏选品主动权,理财公司通常倾向于供给现管、纯债这类低风险、标准化产品,乡村振兴、“助农扶贫”等区域特色定制化产品供给不足;《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办法》即将实施,其中要求代销业务全流程嵌入机构监控系统,对理财公司合作机构的门槛大幅提高,产品筛选难度加大,这些变化使得中小银行在合规成本、技术压力、合作资源、业务收入、客户流失以及管理能力等诸多方面面临严峻考验,中小银行未来需要积极通过技术升级和流程优化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合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