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财政部召开2025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


月度税收收入连续三个月同比保持增长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6万亿元,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8个百分点;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3万亿元,同比增长3.4%。今年以来,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从收入看——上半年,税收收入逐步回升。全国税收收入9.29万亿元,同比下降1.2%。从4月起,月度税收收入连续三个月同比保持增长。上半年,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个人所得税等主要税种增长平稳。多数地区收入保持增长。上半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增长1.6%。31个省份中,27个省份实现增长。


从支出看——各级财政部门加大支出强度,优化支出结构,持续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支出力度。上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已下达9.29万亿元,占年初预算的89.8%,下达进度较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


收入回升,支出有力,为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提供坚实资金保障。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9.2%


财政部社会保障司副司长葛志昊表示,上半年,财政部门继续将社会保障作为财政支出优先领域,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9.2%。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今年中央财政已下达就业补助资金667.4亿元。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国家财政承担的城乡居民全国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中央财政加大资金补助力度并开展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调剂。提升医疗保障服务水平,今年中央财政已下达相关补助资金5522亿元。


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支持因地制宜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开展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试点,减轻失能老年人照护支出压力;建立育儿补贴制度,加强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兜牢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底线。今年中央财政已下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566.8亿元,支持地方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工作。


隐性债务置换效果逐步显现


去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意见,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今年上半年,相关政策落地显效。


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明显加快。今年上半年,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16万亿元,同比增长45%。


专项债券投向领域进一步拓宽。今年上半年,各地发行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1917亿元,同比增长16%,对扩投资的“撬动”作用更为明显。


市场对国债发行情况高度关注。“为保障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今年国债发行力度进一步加大。”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副主任唐龙生介绍,上半年,共发行国债7.88万亿元,同比增长35.28%;共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5550亿元,发行进度较去年同期进度加快18个百分点。


“财政部将在三季度发行一般国债46期次,超长期特别国债11期次,合计57期次。”唐龙生表示,财政部将按计划如期完成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任务,切实保障“两重”“两新”项目实施。同时,加强国债市场监测,促进国债市场平稳运行。全面推进储蓄国债电子渠道建设,提升群众购债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