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16日,暑期档已过半程。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7月16日(16时37分),暑期档电影票房已达34.12亿元。
据统计,今年暑期档下半场,淘票票“想看”人数突破十万人的高期待新片共有七部,覆盖历史、战争等多个类型。能否出现新的爆款电影,成为当下市场关注的热点。
历史题材备受期待
按“想看”人数由高到低排列,上述七部高期待新片分别为《731》《东极岛》《你行!你上!》《长安的荔枝》《神奇4侠:初露锋芒》《罗小黑战记2》《7天》。
具体来看,两部历史片是未上映影片中市场期待值最高的电影。《731》想看人数达49万人,《东极岛》想看人数达32万人。
一位上市影视公司负责人表示,尽管暑期档长达三个月,但竞争最激烈的月份还是集中在7月和8月,这两个月的宣传费用也会相对更高。
中邮证券发布研报称,预计随着7月学生陆续进入假期,重磅影片于7月至8月上映后,2025年暑期档票房数据将有所修复。
尚无影片票房破10亿元
“市场渴望黑马、爆款,暑期档上半场上映的高口碑电影没有一部突破十亿元。这在往年的竞争中很少见。”一位业内人士坦言。
据了解,过去暑期档诞生超十亿元票房的电影比较常见。例如,2023年,在五部超十亿元爆款电影的加持下,暑期档总票房以187.71亿元创下中国影史暑期档票房最高纪录;2024年暑期档票房虽然出现回落,但仍有两部突破十亿元的电影支撑,最终档期票房达到105.36亿元。
在北京电影学院国家电影智库常务副秘书长刘正山看来,电影市场表现频频走弱的主要原因,包括传统大片模式失灵、娱乐消费多元化带来冲击以及档期依赖症导致资源分布不均等。
“暑期档引进的好莱坞大片数量不少,许多都是经典IP续作,却难掩叙事疲态和新鲜感流失的问题。与此同时,娱乐消费多元背景下,电影市场面临的竞争对手已不是同期上映的影片,而是旅游、演唱会等其他娱乐产业。”刘正山表示,面对当前困境,一是内容上要从简单的迎合观众转向求共鸣。二是叙事创新,宏大叙事之外考虑年轻观众特征。三是发行要革新,尤其是继续推进分线发行,打破“档期赌局”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