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餐厅里的服务机器人、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商场里的冰激凌、欧洲家庭里的蔬菜水果、东南亚街头的电动汽车……在全球“生活场”里,越来越多的“中国产”消费品凭借高性价比、创新设计与文化特色成为全球消费者的选择。


中国餐饮及食品品牌正以强劲势头融入全球市场,成为海外消费者感知中国的重要窗口。


“随着中国餐饮品牌日益走红,它们或许正塑造人们对中国的印象。”近日,新加坡亚洲新闻台报道中国餐饮企业在海外进行大规模投资,并瞄准了诸如冰激凌和奶茶等细分市场。蒙牛旗下艾雪冰淇淋在印尼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在菲律宾排名第二,印证了中国食品品牌在东南亚的竞争力。


中国家居与家电产品凭借高性价比和创新设计,成为海外消费者打造生活空间的重要选择。


英国医生雪莉·贝克今年5月赴中国佛山采购家具。“这张桌子以实木为底座,顶部是真玻璃,厚重耐用,看上去超级奢华。”她一边展示新桌子一边解释道,最终,雪莉以150英镑买下了这张令她惊艳的实木玻璃咖啡桌。雪莉还在TikTok上记录了她的赴华购物之旅,着重展示如何省钱,结果远超预期。


与此同时,中国电动汽车及相关产业在全球市场崛起,其技术实力与市场渗透力获国际广泛关注。


尼泊尔电动汽车市场近年爆发式增长,2023—2024财年进口的电动汽车中76%来自中国。中国车企还投资电动公交车和充电站建设,解决了此前制约普及的基础设施瓶颈,深化了在南亚的影响力。


文创、数码、美妆、服务机器人等以创新设计、文化元素赢得青睐,成为全球消费者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


中国消费品牌正颠覆“缺乏创意”等旧认知。泡泡玛特的“拉布布”玩偶引发全球热潮;中国黄金珠宝品牌单店年销售额超三亿元,比外国竞争对手高50%以上;高端美妆品牌因“用料和设计质量优于多数外国品牌”,受到消费者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