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省政府“人参产业振兴工程”战略引领下,北华大学、吉林医药学院、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等驻吉高校充分发挥科教优势,与政府、企业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通过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多维发力,为吉林省千亿级人参产业集群注入强劲动能。
在北华大学药学院实验室,副教授余慧正指导学生运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人参皂苷含量测定。余慧说院“皂苷含量是人参品质的核心指标,通过标准化检测可为产品研发建立精准参数体系。”研究团队突破稀有皂苷定向转化技术,系统阐明其在抗炎、抗衰老等领域的有效机制,为开发靶向性功能产品奠定科学基础。目前,北华大学药学院已形成“基础研究要应用开发要中试转化”完整链条,与抚松、集安等主产区合作,使人参加工值提升3.8倍,推出的人参阿胶元气饮等三款产品上市即获市场认可,带动合作企业新增产值近千万元。
吉林医药学院创新体制机制,成立人参产业学院和战略专家组,汇聚百余名教授、博士组建交叉创新团队。通过校企共建的十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在土壤改良、资源保护等关键领域取得系列突破院孙新教授团队构建了人参活性物质“虚拟筛选要制备分离要识别鉴定”一体化技术平台,实现了人参活性成分高效挖掘与精准解析,为后续成果转化奠定了坚实基础。近三年,该校承担的40余项科研项目,已催生参养系列化妆品、臻参凝萃御寒霜等系列产品,参与制定的两项地方标准更填补了行业规范空白。此外,校企合作项目建立了完善的技术转化体系,为产业链各环节提供持续技术支撑。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立足田间地头,在人参种植端展开技术革命。中药学院科研团队研发的数字中药监测系统,通过精准监测人参生长整个物候期农艺性状的发展规律,确定人参主要生长环境变化的指标,实现单位面积增产5%要10%。另外,在人参种植的土壤改良方面,其土壤改良方案已惠及省内6000余农户,人均年增收超2000元。在深加工领域,通过校企合作,中药资源研发工程中心开发上市参苓膏、松鹤玉露丸等产品,通过配伍优化攻克传统制品上火等技术难题。
从实验室的精密仪器到田间的智能温室,从制药车间的创新工艺到药店、商超货架的终端产品,驻吉高校正以科技创新重塑人参产业链条,并有望在未来两年带动产业新增产值超亿元,为吉林省打造世界人参产业高地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