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身着千年黎锦的人形机器人握手,穿上“外骨骼”智能设备轻松搬起60斤重物……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首次设立的消费科技展区面积占比超过30%,成为网红打卡点。在这里,人们真切感受科技创新照进现实生活,领略未来消费新趋势新潮流。
机器人走进生活,展开“人机共存”新图景——
提重物吃力、登高腰痛……对于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以及登山爱好者来说,傲鲨智能的外骨骼机器人无疑是福音。在现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可以与外骨骼机器人“合二为一”,现场体验一次秒变“大力士”。
在跨国车企特斯拉展台,人形机器人TeslaBot吸引了众多目光。据介绍,这款机器人采用与车同源的智能辅助驾驶计算机和纯视觉技术,可实现类人行走、抓取等功能,“可以做人类的保姆”。
专区之外,从科大讯飞自动理解语义、提炼会议核心内容的智能办公本,到中国石化的全自动加油机器人,再到中国移动可以和孩子“互动交流”的AI毛绒玩具,AI正向多个场景“渗透”,并勾勒出更多令人畅想的未来场景。
高科技赋能新体验,打开消费新空间——
利用“AI压力监测”技术追踪消费者的压力值,体验特制“好眠时光”睡眠程序定制个性化养身按摩程序……消博会“全勤生”OSIM傲胜带来全新升级的五感养身椅,以养身科技助力消费者舒缓身心,吸引参观者排队体验。
展区内,韶音推出戴着稳固舒服、音质更好的开放式耳机;三诺带来轻松一拧一按就可佩戴在腹部,连续15天监测血糖的动态血糖仪……新技术变革催生消费新场景、创造消费新需求,不少企业拿出“看家绝活”。
大市场孕育创新沃土,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
消博会期间,来自中国、英国等国别的25个发布主体、40余个品牌,将集中发布及展示超过百件系列产品和最新单品。
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日益增长的中等收入群体,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消费结构持续升级、空间不断扩大,为世界各国企业提供稳定增长的发展机遇。
业内人士认为,大规模、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是各类创新活动理想的试验场,使新技术更容易实现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同时,超大规模市场还能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带来巨大潜在收益,是企业研发投入的有效激励。
南海之滨,“新”意涌动。在开放中发展,大市场孕育的创新动能让各国人民共享科技发展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