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吉林省长白山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5年—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4月19日。
《吉林省长白山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5年—2030年)》从产业布局、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到保障措施等方面,全方位展现了吉林推动人参产业迈向新高度的决心与智慧,彰显了专业性、引领性以及政府的积极引导作用。
规划先盘点吉林省的人参资源,产业链加工、供应情况,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而后制定一系列具体的五年发展规划。
科学规划,明晰产业布局路径
吉林长白山人参产业的布局,是基于对资源禀赋与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
吉林有24个县(市、区)被精心选定为人参生产保护区域,其中园参与林下参核心产区的划分,遵循了人参生长的自然规律与市场需求的差异性。
从初加工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到普通食品、保健食品、药品、化妆品等多元精深加工领域的拓展,吉林长白山人参产业正逐步构建起一条完整且高附加值的产业链。
人参旅游新布局的谋划,不仅是对人参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更是对现代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的积极回应。通过打造人参文化旅游景点、开发特色旅游项目,吉林将人参产业与文化旅游、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产业集群,实现协同发展,引领人参产业走向多元化、融合化的新时代。
目标引领,锚定产业发展方向
规划明确提出了吉林长白山人参产业的发展目标,到2027年,全产业链产值力争达到1500亿元,2030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00亿元,这不仅是对产业规模的量化要求,更是对产业发展质量的全面提升。
人参种植将实现全面标准化,精深加工与市场营销能力的显著提升,将使吉林人参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更具竞争力,推动产业迈向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的新阶段。
规划体现了吉林省政府对人参产业发展的高瞻远瞩与精准把控,不仅是产业发展的风向标,更为企业与从业者提供了清晰的奋斗方向,引领吉林长白山人参产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科技赋能,注入人参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为实现以上目标,规划提出了一系列重点任务,涵盖科技创新、种业振兴、产业链升级、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与品牌跃升等多个关键领域。
同时,针对种质资源、种植栽培、精深加工等关键技术环节开展聚力攻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业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为吉林长白山人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品牌塑造,提升人参的知名度与美誉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加大良种繁育力度,是保障人参品质与产量的基础。通过完善种质资源库建设、选育优良品种、拓展种植用地空间与推广标准化种植等措施,吉林长白山人参产业从根基上得到强化,为未来的蓬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对产业深加工能力与市场竞争力的全面提升。推动人参精深加工,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完善产业链布局,使吉林长白山人参产业摆脱传统粗放式发展模式,向精细化、高端化迈进。
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构建诚信经营环境等市场诚信体系建设行动,以及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的品牌跃升行动,从市场规范与品牌塑造两个维度,为吉林长白山人参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政府引领,打造人参产业的坚实后盾
为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吉林省政府从组织指导、体制机制障碍打破、加大投入、人才保障强化、监管体系健全与注重宣传引导等多个方面提供了全方位保障。
建立工作专班,明确职责分工,加强调度督导。选择重点企业试行改革,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加快鉴定技术研发,为产业发展扫清障碍,注入新活力。
保障产业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土地等资源,更为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设立人参产业基金,投融资,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资金支持。强化人才保障,培养本土人才、引进外来人才,支持院校搭建人才培育基地,落实人才政策,为吉林长白山人参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
健全配套体系,从规范市场秩序与营造产业发展氛围两个方面,为吉林长白山人参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吉林长白山人参产业在政府的精心规划与有力引导下,正向着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的方向大步迈进。规划的每一个环节都彰显了吉林推动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专业性、引领性与坚定决心。吉林正在用智慧和汗水,将长白山人参这颗明珠打磨得更加璀璨,为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也为国内外消费者带来更多高品质的人参产品与独特的文化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