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3日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初十 |
公众号
小程序
今日热点
尽享长春夏日躺“营”时光,“2024光影时光•潮玩露营”主题活动即将拉开帷幕
时间:2024年08月21日
  光影绚烂耀溪岸,潮玩露营享夏天。2024长春清爽露营季重点活动——“2024光影时光•潮玩露营”主题活动将于2024年8月23日至9月15日闪耀登场。本次活动由长春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主办,是第十九届中国长春电影节系列活动之一。  活动分线下和线上两大部分。线下活动将在南溪里文旅小镇露营地举办“JUMPING 0431”唱跳音乐嘉年华活动,包括“营•在律动——A-pop 路演舞台”、“营•在呐喊——潮音派对舞台”、“营•在摇摆——随舞TIME”、“营•在潮玩——趣玩音游”、“营•在野心——趣野集市”、“营•在繁星——夜晚自由露营”六大精彩板块,活动时间为8月25日、30日、31日,9月1日、7日、8日,通过“潮”意十足的露营与随机舞蹈相结合的活动方式彰显长春城市的多彩与活力。  另外,新生代偶像的加入也让线下活动变得“潮”味十足。据悉,《青春有你》现象级选手林陌、偶像组合BOY STORY主舞及RAP担当贺鑫隆、偶像男团UNINE全国第三名姚柏南等青春偶像将亲临活动现场,掀起一股青春浪“潮”,与长春的夏天来一场魅力偶遇。  线上活动方面,主办方在抖音平台设置了“一心‘享营’挑战赛”,邀请网友一起参与视频挑战,瓜分现金。参与活动的网友需要拍摄在长春露营“比心转场”视频,或拍摄任何时刻长春露营的有趣画面,就可以参与到“一心‘享营’”挑战中来。  “2024光影时光•潮玩露营”主题活动旨在全面落实全国、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精神,以发展文旅产业为抓手,打造“全天候+全时节+全空间+全类型”文旅产品,以“露营+”新业态、新场景补强长春避暑休闲产业链条,带动露营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推动长春文旅产业提质升级,加快培育文旅产业发展新优势,共建露营友好城市。  届时,广大市民和游客可以走进净月潭•朝夕水岸露营地、青怡坊雲CAMP城市营地、莲花山浅山星空露营地、北湖公园趣野篷客露营地、城投南溪里文旅小镇等长春百余个品质露营地,享受长春清爽露营季带来的精致户外露营生活。
东北振兴首届小浆果产业发展交流研讨会在长春举办
时间:2024年08月21日
  为充分展示小浆果全产业链最新研究成果,助推小浆果产业领域高质量发展,8月20日,中国园艺学会小浆果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东北振兴首届小浆果产业发展交流研讨会在长春举办。   会议以“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充分探讨了小浆果种植技术、品种改良、市场开发、品牌建设等关键问题,围绕蓝莓等小浆果资源育种、栽培管理、采收、分级、包装、果品贮藏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及小浆果领域最新成果和研究进展进行交流和研讨。  吉林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陈耀辉致辞。他表示,吉林省以蓝莓为代表的小浆果产业蓬勃发展,蓝莓科技小院的高质量发展和示范引领作用突出,为助力农民增收、服务乡村振兴积累了宝贵经验。吉林省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之家,将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与人才优势,积极架设桥梁,搭建服务平台,以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共同推动小浆果产业发展。   会上,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联盟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原副校长张建华,吉林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陈耀辉为吉林省小浆果科技小院集群揭牌;吉林农业大学校长杜锐,沈阳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斌,东北农业大学副校长刘竹青,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副所长刘志杰为东北振兴小浆果科技产业联盟揭牌。  打造吉林省小浆果科技小院集群,旨在把全省科技小院紧紧聚集在一起,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研究,立足当地特色产业基础和高质量发展急需,持续推广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全面提升服务能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区域产业链优化升级,带动县域经济全面发展。  作为小浆果科技小院的代表,靖宇蓝莓科技小院近年来,通过推广蓝莓种植技术,有效推动了当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据吉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技协吉林靖宇蓝莓科技小院首席专家吴林介绍,在推广科技小院模式的同时,小院积极配合当地产业做好前期规划,延长产业链条,努力做大做强靖宇县的蓝莓产业。目前,小院的工作重点是依托资源禀赋,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不断探索形成新的研究成果。在品种创新上,实现靖宇产区第二代品种的全面推广种植;在技术创新上,基于人工智能控制、水肥一体化、机械防寒等智慧化技术在生产上应用,形成标准化技术。  本次研讨会的举办,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东北地区小浆果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投资和技术支持。同时,对于推动小浆果产业的创新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来自国内小浆果全产业链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合作社和种植户等300余人参加研讨会。
“路”“地”联手,引客入“赉” ——国铁沈阳局助推镇赉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年08月20日
  记者从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沈阳局”)获悉,为进一步吸引旅客前往镇赉县游玩,有力助推当地文旅产业持续发展,有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国铁沈阳局联合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共同推出优惠政策:即日起,在抵达镇赉3日内,旅客凭本人身份证和购票记录,在景点景区、酒店住宿、特色餐饮等合作商户消费时可享受不同折扣优惠。  8月10日,往返于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与省会长春市间的首趟“镇赉莫莫格号”列车开行,打通了两地经贸往来和人文互动的通道,有力促进该县与周边城市的互联互通。  镇赉县的莫莫格湿地自然保护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景区内绿草如茵、鹤舞莺歌、鸟语花香、环境清幽,素有“鸟类天堂、白鹤故乡”的美誉。以莫莫格景区命名这趟列车,目的是以列车为载体,与该县最具代表性的景区相结合,全面打造旅游文化“移动新名片”。  为进一步引客入“赉”,国铁沈阳局与镇赉县委、县政府携手推出优惠政策,旅客在当地指定合作商户消费时可享受不同折扣优惠。其中,在景点景区方面,镇赉县对乘坐“莫莫格号”列车到莫莫格景区游玩的域外人员免除景区门票费用;在酒店住宿方面,旅客在合作宾馆及民宿住宿,可享受6.8至8.5折不同折扣优惠;在特色餐饮方面,旅客在合作商户店内用餐,可享受8.5至9.5折不同折扣优惠。  下一步,国铁沈阳局还将高质量开行“镇赉莫莫格号”列车,持续扩大该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拓展以东北铁路客运网络沿线城市为主的客源市场,探索铁路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途径,全力引客入“赉”,积极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吉林省科技小院遍地开花,省科协精准服务“三农”
时间:2024年08月18日
  近日,第二十三届长春农博会科普大集启幕,本次科普大集以宣传推介科技小院技术成果为重点,吉林省科协共邀请全省30家各具特色的科技小院来到现场展览展示。马铃薯、番茄、梅花鹿……吉林省一批农业领域科技小院带来了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展示了吉林省农业科技发展的新风貌。 吉林梅河口马铃薯科技小院作物复种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土豆和各类杂粮摆放整齐。一大早,吉林梅河口马铃薯科技小院展位前迎来了不少访客,现场咨询的人络绎不绝。  “这是我们小院种植的‘实验一号’黄心土豆,它个大圆润,表皮光滑,口感特别好。”梅河口市山城镇西花园村村书记赵焕彬说,四月初农民第一茬种土豆,扣上地膜,铺上滴灌管,采用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精准灌水、施肥,提高作物单产。七月中旬土豆收获后,还可以再种一茬白菜。这样,在同一片土地种植两茬作物,就能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据赵焕彬介绍,目前,吉林省开展了马铃薯重大技术协同推广项目,借此契机,依托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小院于今年成立,并成功研制出马铃薯水肥一体化种植复种白菜模式、优质水稻和红螯螯虾稻渔共养模式,解决了单产提升和利润增收问题。目前,小院种养殖面积达310亩,开展科技培训5场,培训农民30人,辐射带动2个乡镇100人增收致富。 吉林通化熊蜂科技小院熊蜂低温授粉效益可观  “这就是我们养殖的熊蜂。我们常把它们比作是蜂类的运动员,因为它们身体强壮,个头比较大,活动范围广,出巢温度低,授粉群数量不如蜜蜂密集,10亩地用一个授粉群就够了。” 吉林通化熊蜂科技小院首席专家、长春师范大学教授时东方说。  据时东方介绍,蓝莓花期是五月中旬,室外温度比较低,蜜蜂不能及时授粉。小院养殖的熊蜂出巢温度在8度左右,这样就有效地解决了蓝莓以及吉林省寒地浆果花期授粉不及时和授粉率不高的难题。熊蜂授粉后,作物产值可增加20%左右,品质更好,效益可观。这项技术成果在设施农业里用途广泛,效果十分明显,目前已推广至东北三省以及北京市等地,累计授粉面积达5万余亩。 吉林双阳鹿科技小院推动梅花鹿标准化养殖  “我们小院坐落在双阳湖畔,依托独特的地理环境以及科学的饲养技术,目前已经形成集梅花鹿养殖、产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 吉林双阳鹿科技小院首席专家、长春科技学院教授唐玉娇说,小院主要从事梅花鹿养殖、产品研发等工作,解决鹿产业化生产中饲养管理及疫病综合防治等问题。现有圈舍面积5.2万平方米,散养林带面积25万平方米,种植基地15万平方米,主要养殖纯种双阳梅花鹿。  近年来,在吉林省科协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小院建立了鹿的档案系谱图,促进纯种梅花鹿的保种留用,做到鹿源可追溯。同时,根据鹿的不同生长时期、环境变化、生理状态等,为企业研发优质生产饲料,提高效益。此外还建立了全体系的防疫制度,推动梅花鹿标准化养殖。目前,小院自主研发转化的产品已陆续上市。 吉林龙井番茄科技小院“农业+文旅”撬动三农经济  “这是我们小院种植培育的串珠樱桃番茄,每年成熟期是七、八月份,这种番茄果型漂亮,都是成双成对的。它们口感清新,甘甜脆爽,甜度可达8°以上,很多游客都会为小番茄慕名而来。” 吉林龙井番茄科技小院农业技术员孙可心说。  小院成立于2024年,由吉林省科协、延边大学依托龙井绿品源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占地面积30公顷。小院以研究和推广现代无土栽培技术为目标,通过“农业+文旅”的创新运营模式,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问题,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与产量,推动了延边地区智慧农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小院已开展科技培训100场,培训农民200余人,辐射带动5个乡镇,帮助500余人增收致富,获得“吉林省乡村振兴专项资金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中国农技协科普教育基地”、“吉林省研学旅游基地”等多项荣誉。  从水肥一体化种植复种模式到熊蜂低温授粉,从梅花鹿的全产业链条开发到“农业+文旅”产业模式的转变……在吉林这片黑土地上,越来越多致力于特色农业发展的科技小院不断涌现,这些先进高效的种养殖模式和技术,有力地促进了省内外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科学素质提升。  吉林省科协一级巡视员穆晓东表示,未来,吉林省科协将持续发挥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紧紧围绕科技小院建设,积极开展全方位科普服务活动,为推动科技服务“三农”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
汇聚科技创新力量,吉林省科技小院建设取得新成效
时间:2024年08月18日
  8月17日,由吉林省科协、长春市科协、长春农博园共同主办的第二十三届长春农博会科普大集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30家科技小院集中亮相,实景搭建,成果丰硕。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全方位宣传推介,特色科普活动丰富多样、精彩纷呈。  2024年,“科技小院”建设工作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一号文件。吉林省科协着力推进科技小院建设,加快培育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吉林龙潭吉桃科技小院“小果子”托起致富“大梦想”  在吉林龙潭吉桃科技小院的展位前,负责人周彦荣脸上洋溢着自豪,她热情地介绍着小院的新品种。“这是我们种植的吉桃一号,它口感好,结果快,农民收益也就好了。”   据周彦荣介绍,吉林龙潭吉桃科技小院成立于2023年,以研究和推广东北棚室主干型果树栽培技术为目标,共有种植大棚74栋。老师和研究生常年驻扎生产一线,致力于解决主干型技术生产中的难题,提升新品种栽培技术,开发适合东北棚室果树栽培新技术、新品种,服务乡村振兴。  “如今,主干型果树栽培技术已广泛推广。目前,小院已开展大型科技培训20余场,培训农民2000人,辐射带动帮助800余人增收致富。”周彦荣说。  龙潭吉桃科技小院,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培育出吉桃系列桃、李子、苹果等新品种,带动了黑、吉、辽、天津、山东、内蒙、新疆等地的果农致富,用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公主岭稻渔科技小院“稻蟹共生”开启生态农业新篇章  围坐在稻田旁的小桌上吃小龙虾火锅,农民和市民朋友在科普大集上大饱口福。   “这是我们稻田里养殖的小龙虾,个大肥美,肉质紧实,现在我们东北人可以吃到东北产的小龙虾了。”吉林农业大学副教授、公主岭稻渔科技小院首席专家王秋举说。  据王秋举介绍,小院于2018年成立,种养殖面积1100亩,以研究和推广稻田养殖虾蟹技术为目标,老师和研究生常年驻扎生产一线,致力于解决产业瓶颈问题,提升农民水产养殖技术,普及水产相关科学知识,服务乡村振兴。该团队研制出的“双边沟+分箱式”插秧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成功培育出了适应北方寒地环境的小龙虾苗,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目前该模式已在全省推广超过10万亩。  “科技小院一边帮着农民增收致富,一边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让更多青年学子们深入到农村生产一线,把他们的爱农情怀激发出来,让他们在广阔的天地施展才能,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王秋举说。  在吉林省科协、吉林农业大学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吉林省首个寒地小龙虾苗最大培育基地在伊通科技小院成功落地。目前,小院已开展科技培训20余场,培训农民500余人,辐射带动20余个乡镇300余人增收致富,获得2022中国农技协最美科技小院、2023年吉林省五星科技小院等荣誉。吉林净月驯鹿科技小院开辟农民增收致富新途径  在吉林净月驯鹿科技小院的展位,温顺的驯鹿在围栏内悠闲漫步,与游客亲密互动。   据吉林净月驯鹿科技小院首席专家、吉林农业大学副教授赵全民介绍,通过科学配比饲料、模拟自然摄食状态等手段,小院成功实现了驯鹿的规模化人工圈养,为驯鹿推广养殖提供了技术保障,填补了国内无人工饲养驯鹿的空白。改饲后的驯鹿,饲养方便,是农民致富的新途径。“目前,我们已成功将驯鹿及其养殖技术输送至吉林省的东北虎园、动植物园以及湖北、湖南、山东、河南、河北、北京等地的野生动物园。这些驯鹿在各地落地生根,繁殖后代,效果显著。”  科技小院,一头连着高校科研,一头连着田间地头,是推动科技兴农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吉林省科协着力推动科技小院标准化建设、规范化运行、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吉林省经中国农技协批复的科技小院已达134家,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未来,吉林省科协将持续推进科技小院建设,通过精准服务、科技下乡,解决生产实践问题,为农民提供增收致富新途径,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吉米味道,香飘农博——吉林大米、吉林鲜食玉米亮相第二十三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
时间:2024年08月16日
  8月16日,第二十三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盛大启幕。吉林大米、吉林鲜食玉米作为粮食品牌白金名片、黄金名片联袂亮相中国农业品牌精品馆,集中展示优质产品,展现品牌形象,对接与会客商,持续擦亮“吉字号”粮食品牌。  展会现场,近50家吉林大米、吉林鲜食玉米企业带来了400余款产品。控糖米、富硒米、弱碱米等功能型大米各具特色,玉米饼、玉米汁、鲜食玉米段等产品琳琅满目。馨香四溢的米饭、软糯甜香的玉米,让现场的客商和市民赞不绝口。  在吉林大米核心展区,100款分级分类产品首次亮相。其中包含臻品10款,精品40款,优品50款,最贵产品市场零售价达163元/斤。这些产品是按照“突出品质,层级分明”的原则,围绕品质、市场等指标在全省申报的761款产品中遴选出来的第一批吉林大米名录产品。现场可以看到,分级产品全部授权使用“吉林大米身份证”,包含品牌标识、溯源标识和分级标识。通过扫描质量溯源码,能够查询产品分级信息、检测报告以及从种植、仓储、加工等全过程溯源情况,确保每一款产品的优秀品质。此次吉林大米分级分类,旨在坚持“小切口,大纵深”,聚焦消费市场,强化精准营销,加强品牌管理,加快带动形成“优精强”品牌族群和产品梯队,释放品牌溢价效应。  在鲜食玉米展区,真空锁鲜玉米备受青睐。近年来,吉林省玉米种子繁育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选育的“绿育黄粘早1号”“绿糯619”“吉农糯111号”等品种,市场反响良好。为提升产业标准化水平,2022年吉林省发布吉林鲜食玉米全产业链标准,对“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进行了高标准规范,填补了国内系列标准的空白。尤其是真空包装玉米穗加工技术规范,明确提出鲜食玉米采收后要在12个小时内完成加工,同时经检测无金属、无异物、无漏胀袋后才能销售。这为吉林鲜食玉米产品品质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截至2023年底,吉林省鲜食玉米加工能力达到24亿穗,年产值超40亿元,产品远销美国、日本、俄罗斯、德国、荷兰、新加坡、澳大利亚等22个国家和地区。   为增加吉林大米关注度、打造吉林大米流量话题,本届农博会上首次推出了“吉林大米短视频大赛”活动,参与者通过关注官方抖音,可以打卡得好礼、拍照赢奖金,吸引了众多网红和消费者积极参与。农博会期间,还将持续开展14场吉林大米分级产品和吉林鲜食玉米优势产品直播带货,共有11户企业14款产品参与,助力企业打通线上销售渠道,提高线上销售份额,打响新米上市电商营销月“第一枪”。   活动期间,还将邀请80余户省外经销商与吉林大米、吉林鲜食玉米企业进行产销对接、企业踏查,进一步拓展营销渠道、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30家科技小院亮相长春农博会科普大集,绽放科技新魅力
时间:2024年08月16日
  8月16日,由吉林省科协、长春市科协、长春农博园共同主办的第二十三届长春农博会科普大集活动拉开序幕。现场开展了吉林省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建设成果展、吉林省全民科学素质竞赛现场竞答活动、科技文化卫生服务等多项活动。  稻田里养出肥美小龙虾,公主岭稻渔科技小院把稻田搬到了科普大集现场,吸引了众多群众围观。“这就是我们稻田里养殖的小龙虾,现在是小龙虾盛产季节,它们个大肥美,在市场上每斤能卖到65元。按照我们的技术模式管理,稻田养虾每亩的净利润可以超过500元。”据吉林农业大学副教授、公主岭稻渔科技小院首席专家王秋举介绍,小院成功研制出吉林省特色的“双边沟+分箱式”插秧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又突破了吉林省寒地小龙虾苗种的产业瓶颈问题。目前,吉林省首个寒地小龙虾苗最大培育基地在伊通科技小院成功落地,已向吉林省广大农户和企业提供了500万尾小龙虾苗种支持。  本届农博会科普大集以宣传推介科技小院为重点。2024年,“科技小院”建设工作分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省委一号文件中,建设具有吉林特色的科技小院矩阵,是吉林省科协当前和今后的重点工作之一。现场通过展板介绍、实物展现、科技小院场景搭建、科技小院新品种新技术展示讲解等形式对我省科技小院进行宣传推介。  “在小院里,只要你有技术需求,就一定能找到良种、良机、良法,这是一次惠及广大农民和市民朋友的科普盛会。”吉林省科协一级巡视员穆晓东介绍说,吉林省科技小院创建以来,全省经中国农技协批复的科技小院已达到134家,其中省内建设128家。此次农博会科普大集现场展示的有30家科技小院,分别来自9所大学和科研院所。小院各具特色,其中包括传统农业如玉米、水稻、谷物等科技小院;新兴产业如净月灵芝、净月驯鹿科技小院;还有长白山经济作物蓝莓、小坚果、吉桃科技小院等。  展会现场, 吉林省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成员及有关医科学会专家还同步开展了健康义诊活动,进一步提升群众科学健康生活意识;农村科技致富能手、农村科普带头人等代表亲临现场观摩农博会,学习科技小院建设发展经验,积极寻找合作项目。此外,活动现场还进行了文化惠民演出。惊险的杂技、欢快的歌声吸引了越来越多参观者驻足观看;吉林省全民科学素质竞赛现场竞答、科普图书资料赠阅等科普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百姓参与热情高涨,农技知识、健康科普、食品安全、应急避险等各类免费科普图书深受百姓喜爱。  长春农博会科普大集作为此次农博会“科普研学”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百姓了解政策、收集信息、学习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推动三农发展的重要阵地。未来,吉林省科协将持续引领农民树立科学生产、健康生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汇聚智力人才资源优势,为推动乡村振兴、农民增收贡献力量。
长春市图书馆开展消防科普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24年08月15日
  8月14日上午,40余位小读者踏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探险之旅——他们化身为长春消防科普教育基地的特别访客,开启了一段充满趣味与挑战的消防安全科普之旅。  此次活动是长春市图书馆关工委与长春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开展的“小树苗•亲子研学游”消防科普社会实践活动,旨在进一步提升少年儿童的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小读者们来到长春消防科普教育基地,跟随讲解员穿梭于各种奇妙的消防设施之间:VR火灾逃生体验区让他们仿佛穿越火海,学会了冷静判断、迅速逃生的秘诀;电气火灾成因试验台则像是一个神奇的实验室,揭示了电老虎的“真面目”;地铁车厢宣传专列,让小读者们在乘坐地铁时也能牢记消防安全。  在参观过程中,小读者们被一个神秘的“地震小屋”深深吸引。当他们走进地震小屋后,地板剧烈摇晃。讲解员从地震的成因到预防,再到震后的自救互救方法,为小读者们讲解地震知识。大家听得津津有味,眼睛里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  在实战演练环节,小读者们拿起水枪,对准“熊熊燃烧”的“大火”,勇敢地扑灭了一场场“火灾”。 还有的小读者当起了救护员,在专业消防医护人员的耐心指导下,学会了如何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而准确地判断伤者的状况,从基本的检查呼吸、脉搏到复杂一些的伤势评估,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学习的乐趣。  “按压位置在胸骨下半部,深度约为5厘米,每分钟至少100到120次……”随着指导员清晰的口令,小读者们迅速展开“施救”,小小的手掌带着大大的力量,认真地按压着模拟人的胸膛。虽然这只是模拟训练,但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守护的决心。  活动结束时,每位小读者都获得了一份宝贵的礼物——家庭防火手册和消防器材使用指南。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小读者们收获了丰富的消防知识,更激发了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安全的重视,让他们受益匪浅。
0.05121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