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05日 星期日 农历八月十四 |
公众号
小程序
今日热点
电视剧《人世间》主创系列访谈之导演李路:潜心创作精品,深情反哺家乡
时间:2022年02月03日
现实题材当代大剧《人世间》自1月末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后,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肯定与赞誉。作为该剧导演兼总制片人,李路不仅延续了自己“不出手则已,出手必出精品”的风格,交出了宏大气象与细腻质感兼具的高水准作品,更不忘在创作过程中,以满腔热诚、至臻情义反哺家乡,为观众留下了值得珍藏的时代精品,亦向世界传递出了温暖而坚定的中国之声。该剧播出前,记者采访到了咱们的吉林老乡、导演李路,今天,就来听听他幕后的心路历程吧。使命必达,结缘原著多年沉淀得以抒展早在2018年,腾讯集团副总裁、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程武第一次读到梁晓声的这部小说时,就被这部关于苦难、奋斗、担当、正直和温情的小说深深打动。恰好,拍部相对宏观的、史诗气质的作品,一直以来都是李路心中未竟的事业。所以,当他遇到梁晓声的《人世间》,才发现“众里寻他千百度”,用李路自己的话说,“确实是我的‘菜’。”于是,双方一拍即合。李路认为,文学史上能够用文字展现中国近五十年社会和人性变迁的作品极少,但《人世间》就做到了,它就是一部厚重的百姓生活史。“《人世间》里人的那种纵深感,从底层到高层纵深向的那种东西,是我常年喜欢的。梁老师这种靠生活点滴堆积的小说,在他的作品里面不会有太多。这种靠细节取胜的作品,作家也好,演员也好,如果他贡献出来了,也只能贡献一两次,就那么多了。”李路说。在李路的电视剧创作理念中,剧本和故事比导演还要重要。和自己之前的作品相比,《人世间》吸引他的地方不在于像《人民的名义》那样有各类案子,而是像《老大的幸福》那样有各式各样的细节沉淀。“它深层次地显示了这50年来中国大的变化,深情讴歌了改革开放,热血燃情,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点。”也正是基于这份欣赏与热爱,改编和创拍《人世间》的计划才得以开展,也让李路找到了自己那份“与生俱来的使命感”:“我希望通过作品向观众传达一种关照现实的力量和温度,不论是对普通人的描摹和刻画,还是对社会问题的探讨和反思,都希望能让观众产生共情。这是我骨子里根深蒂固的东西。”事必躬亲,精品是潜心用情打磨出来的“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拍剧从来不会等别人把饭做好端到我面前,而是喜欢自己去孵化。《老大的幸福》如此,《人民的名义》《巡回检察组》如此,《人世间》也不例外。”李路回忆说,该剧在拍摄期间始终坚持实景拍摄,剧组辗转长春、哈尔滨、辽宁、北京、深圳、贵阳等地拍摄,搭了4万平方米的景,灯线就用了7万米,搭景的灯足足装了几十辆超长箱车。“我有一个原则:只要外景有的,就绝不进棚,所以为了好多戏份不多的场景奔袭几百公里,但效果是惊人的,真的永远假不了。”李路说。同时,《人世间》的故事跨越了50年,因此,剧组在拍摄准备阶段,还准备了很多旧的物件,搭建了大概一千多平方米的道具库。像老海报、旧挂历、老衣服,争取让观众一看到就“梦回”那个年代。在演员选择方面,剧组也费了很大心思,“《人世间》有四梁八柱,四梁是周家三兄妹和周秉昆的妻子郑娟,我们请了雷佳音、辛柏青、宋佳、和殷桃来演。八柱的演员也都是实力派,像萨日娜、张凯丽、丁勇岱、宋春丽、于震等,这批人搭起来的班子,往人物里一塞,就没有不合适的。演员合适了,戏也就好看了。”李路说。对于《人世间》这种体量庞大、时间跨度大的年代剧集如何吸引年轻观众群体的问题,李路觉得,只要是好的作品便没有年龄界限,“片子只要正能量、足够精彩,小学生也看得懂也会喜欢。《人世间》也一样,我们不会坐下来讨论或者思考如何来抓住年轻人。你拍好剧,说人话,把每一场戏都做到极致就行了。不要低估任何一代人,其实都没有差,只要是好的东西都能触及灵魂的共鸣。”反哺家乡,只因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该剧播出后,许多细心的吉林本土观众就发现剧中出现了不少熟悉的场景。的确,这部剧正是以吉林省的长春、吉林、白山等地为主要取景地进行拍摄创作的。导演李路的学生时代就是在长春度过的,李路曾在采访中饱含深情地回忆说:“我在长春生活了将近20年,把最美好的时间和年岁都放在长春了。”携《人世间》的创作团队回到长春后,李路看到那些城市标志性的建筑都保护的很好,他感触良多:“城市非常漂亮豪华,但是我们认识的那些区域还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人民广场、东朝阳、地质宫啊都没变。”李路说,长春是一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走过大江南北再回头望时,才会发现自己的家乡是如此的不简单,而这些熟悉的城市记忆令他倍感亲切之余,也为他的外景拍摄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基础。从2021年1月份开始,《人世间》在长春市、吉林市、白山市等地拍摄数月,剧组最多时有800人同时在本地拍摄。李路表示,在吉林省委宣传部统筹指导下,该剧拍摄过程得到全省全方位的大力支持,用跨越五十年的温暖故事多侧面、立体式展示了东北的发展变化,是文艺助力吉林振兴、推动吉林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头部大剧。树高千尺不忘根,李路始终心系吉林。回到故乡拍剧也正是怀揣反哺之心,“我在《人世间》里反复以剧情和台词的方式强调过‘反哺’这一概念。”李路说,过去有段时间,东北各方面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导致很多人都离开了家乡去南方打拼,但现在今非昔比了,无论从国家决策层面,还是社会生活和个人发展层面来看,“东北的机会来了,吉林发展的春天即将到来。”李路也正是发挥自身作用,以实际行动支持着家乡发展。
单兆鉴:向着五环旗帜使劲跑
时间:2022年02月03日
2月2日,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启动,火炬将在北京、延庆、张家口3个赛区传递。1200名火炬手来自各行各业,其中既有全国各级先进模范代表,也有科教文卫各界先进代表和知名人士,其中很多人都是为我国冰雪运动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被称为“中国滑雪之父”的吉林人单兆鉴就是其中一位,他是第131号火炬手。84岁的单兆鉴是中国第一代滑雪运动员,也是新中国第一位全国滑雪冠军,更是中国滑雪运动发展的见证人,他曾任中国滑雪协会秘书长、中国滑雪队领队等职。单兆鉴在今年1月得知成为火炬手时就非常激动和开心,告诉了身边的每一位朋友。今天,单兆鉴圆梦成功,顺利完成了北京2022冬奥会火炬传递的“工作”,他说:“今天我真的无比激动,举着火炬、挺起胸膛,向着五环旗帜使劲跑。”在上世纪50年代,国家开始发展体育,并在东北等地区提倡“广泛开展冰雪运动”,吉林省开始大力发展冰雪运动。1954年,出生于吉林省通化市的单兆鉴只有16岁,为响应国家的号召,加入了滑雪的专业集训队,也就是从那一刻开始,单兆鉴仿佛成了一台助力中国冰雪事业发展的“永动机”。时光飞逝,68年转瞬即逝,单兆鉴一直都在致力于,为中国推广冰雪运动,为中国的冰雪文化的建设和传播,积极地贡献着一份力量,他说:“我虽然现在84岁,但还有能力为中国的滑雪事业多做一些工作,我是一个永不退役的滑雪老兵!”
北京冬奥会丨数说奥运冰球那些事
时间:2022年02月03日
北京冬奥会冰球比赛于2月3日在五棵松体育中心和国家体育馆拉开帷幕,让我们通过几组数字,了解一下奥运会上冰球那些事。1920——冰球和花样滑冰曾出现在夏季奥运会中。1920年安特卫普夏季奥运会上,冰球首次亮相奥运赛场。花样滑冰则在1908年、1920年两届夏季奥运会中出现。44——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芬兰女冰斩获铜牌,时年44岁的芬兰队队员里卡·涅米宁-瓦利拉成为奥运会女子冰球史上年龄最大的奖牌获得者。2018年2月21日,芬兰队选手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女子冰球铜牌赛中庆祝进球。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43——2014年索契冬奥会上,芬兰男冰摘得铜牌,时年43岁的芬兰队队员泰穆·赛兰尼成为奥运会男子冰球史上年龄最大的奖牌获得者。37——来自加拿大的哈里·沃森,在1924年首届冬奥会冰球比赛中共打进37球,创单届奥运会上冰球项目单人进球纪录。33——在1924年冬奥会冰球比赛中,加拿大以33:0大胜瑞士,创奥运会单场单队进球纪录。29——美国曾29次出现在奥运会冰球赛场,其中男队23次,女队6次,为奥运冰球项目中参赛次数最多的国家。北京冬奥会上,美国男队和女队将各自再添一次奥运冰球经历。2018年2月22日,在平昌冬奥会女子冰球决赛中,经过点球大战,美国队以3比2击败加拿大队,夺得冠军。新华社记者王昊飞摄24——从2002年到2018年的历届冬奥会冰球比赛中,加拿大女队曾创24连胜的佳绩,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女子冰球决赛中负于美国队后,连胜终结。15——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上,瑞士女子冰球队获得铜牌,时年15岁的阿利娜·米勒成为年龄最小的奥运冰球奖牌得主。13——在奥运会冰球项目金牌榜上,加拿大排名第一,其中男子9枚,女子4枚。9——梅根·阿戈斯塔(加拿大)和斯特凡妮·玛蒂(瑞士)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分别打进9球,成为单届奥运会上进球最多的女子冰球运动员。6——来自芬兰的泰穆·赛兰尼和莱摩·海姆恩均曾六次现身奥运冰球赛场,创最高出场纪录。6——加拿大女子冰球队已连续在六届冬奥会上登上领奖台,共有6枚奖牌入账。5——即将首次踏入冬奥会赛场的中国男子冰球队中,拥有北美职业冰球联盟(NHL)比赛经验的球员有:叶劲光、杰瑞米·史密斯、瑞安·斯普劳尔、杰克·凯利奥斯、福将。其中,叶劲光出场数最多,达174场。1月31日,中国男子冰球队在国家体育馆进行备赛训练。新华社记者马宁摄
致敬冰雪健儿,助燃冬奥盛会!重点剧目《冰雪之名》2月5日开播
时间:2022年02月03日
作为国家广电总局开展的“我们的新时代”主题电视剧展播活动的剧集之一,国家广电总局冬奥题材重点剧目《冰雪之名》将于2月5日起每晚7:30,在北京卫视、浙江卫视、江苏卫视首播,吉林卫视、河北卫视、黑龙江卫视跟播,CCTV-8特别支持2月12日22:00播出,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22:00同步更新,以此致敬冰雪健儿,助燃冬奥盛会!电视剧《冰雪之名》由吉林省委宣传部与北京市委宣传部、河北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四川省委宣传部联合指导,吉林省广播电视局与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河北省广播电视局等共同策划,吉林广播电视台与河北广播电视台、黑龙江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长影集团等单位联合出品。以冰雪之名,敬匠心之作。《冰雪之名》由傅东育担任总监制,梁振华担任总编剧,舒楠担任音乐总监,虞怡担任总制片人,白涛执导。剧集上、下两篇分别由不同的实力演员担纲主演:上篇《冰雪情缘》由陈若轩、彭小苒、刘天佐领衔主演,邵兵、毛俊杰特邀出演,王秀竹、黑泽、刘向京、郭家铭、林鹏等联袂主演。下篇《冬奥梦想》由欧豪、梁洁、伊丽媛领衔主演,蒋欣、高亚麟特邀出演,张峻鸣、李健、梁爱琪、刘显达、蔡子伦、周德华等联袂主演。强大的“冰雪人”全阵容,将怀着赤诚热爱驰骋冰雪,共同书写征战冰雪四十年的励志故事。该剧以中国冰雪运动四十年的发展历史为背景,通过两代冰雪人的时空跨越与冰雪运动的精神传承,展现我国冰雪健儿通向冬奥之路的奋斗历程。以“个人视角、国家叙事、时代表达”的艺术手法,创新采用上下篇的结构,串联起两代冰雪人为我国的冰雪体育事业拼搏奉献的华彩篇章。剧中,观众可以看到冰雪健儿不畏艰辛、无惧磨难的拓荒史,以及现代冰雪健儿努力拼搏、为祖国荣耀而战的奋斗史。
粉妆玉砌兮冰雪天堂!张艺谋新片《狙击手》取景吉林冰雪!
时间:2022年02月03日
北方有山兮大美长白,不咸之山兮远古洪荒。诸峰揽月兮星移斗转,粉妆玉砌兮冰雪天堂。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是一条生态的长廊。这里好山好水好风貌,这里好情好景好地方。“等不到雪,就不能拍!”这是著名导演张艺谋在长白山拍摄时掷地有声的一声号令。这不是任性,这是对艺术追求的执着,亦是对吉林冰雪的无比信任与笃定。而开机之际那漫天的飞雪,正昭示着电影与冰雪的吉祥邂逅。于是,大年初一,随着张艺谋新片《狙击手》的全国上映,长白山的飞雪也以她绝美的风姿,飘飘洒洒,扮美人间……在虎年春节的大银幕和小荧屏上,有一抹吉林冰雪的纯洁白色格外耀眼,亦温润熨贴人心。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携手女儿张末联合执导的电影《狙击手》于2月1日大年初一在全国上映,该片全程取景于冬韵悠长的吉林白山。没有人会比张艺谋更懂冰雪元素对这部电影的重要性。为贴近抗美援朝真实战场,张艺谋带领制作组在长白山寒冷的冰天雪地里实地拍摄,精益求精——“(要)拍一个写实性的战争,用假雪不如不拍!”最大限度地让观众感受到抗美援朝伟大的意义与中国人民英勇无畏的精神,展现全国人民共同的家国记忆。真实才最有力量,而吉林的冰雪也全方位地给予了摄制组以强大的支撑和完美的配合。真可谓:白山好大雪,天然摄影棚。改编自梁晓声“茅盾文学奖”获奖同名小说、由著名导演李路担任总制片人和导演的电视剧《人世间》于1月28日登陆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该剧是国家广电总局2018-2022重点规划电视剧选题项目,以周氏三兄妹的生活和命运为主线,立足基层,昂扬向上,讲述了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在时代变迁进程中的梦想和努力,展现了恢弘的当代中国百姓生活史。作为央视开年大戏,该剧汇聚了众多实力派演员,制作精良,曾在吉林多地取景,诸多镜头来自白山浑江区红土崖镇、白山域内18处外景基地实景拍摄,充分展示了吉林风光风俗,生动再现了当地人民生活情景。观剧当中,观众会时时感受到吉林冬天里独特的景象——剧中人物的手织毛衣、冬天里的热气腾腾、洁白的雪花从天而降……人心中的美善,人情里的温暖,治愈感满满。吉林冰雪被各类影视剧“垂青”并非一朝一夕,特别是长白山丰富的自然资源,就是一座天然的拍摄场。数十年来,绿水青山加皑皑白雪的绝佳组合,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剧组团队,吉林冰雪进入了一部部影视经典中,这,也成就了白山的“影视基因”。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长春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就将白山市作为重要的外景地,在这里拍摄了一大批家喻户晓的知名影片。《林海雪原》中“智取威虎山”的雪上飞驰场面;《鸿雁》《英雄儿女》《冰山上的来客》等传世之作中都有白山冰雪助力。电影《五朵金花》很多人以为该片是在云南拍摄,其实,“蝴蝶泉”的镜头就是在吉林省白山市临江珍珠门的山林里拍摄完成的。近些年,白山的“艺术细胞”得以很好的传承,继续吸引着大导演和名家的目光。2019年上映的电影《雪暴》在白山全程取景拍摄,将白山的雪景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吉林冰雪不是第一次吸引张艺谋来选景拍摄,2021年由他执导的电影《悬崖之上》,影片中那段惊心动魄的谍战故事也是在白山取景拍摄。2021年末,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献纪录电影《东北战场的抉择——七道江会议》经过3年筹备,终于在白山进入拍摄阶段。此外,还有多家影视制作机构来到白山,勘景选景、洽谈合作,预计近期还将有多部影视作品在白山开机……这些通过镜头语言讲述的雪韵长白、大美吉林,必将吸引更多对吉林至臻冰雪的关注。当电影遇上冰雪,为冰天雪地灌注光影艺术动力,让“白雪起舞变白银”。吉林省是新中国电影摇篮的所在地,亦是冰雪资源圣地,地处世界冰雪黄金维度带、东北亚冰雪核心资源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禀赋。而电影和冰雪两种元素的叠加,更产生出奇妙的化合作用。当电影遇上冰雪,一种颜色,万种风情。当冰雪遇上电影,冷资源催生热效应,冰天雪地幻化金山银山。山之冬,白山之冬,长白山之冬。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恪守纯净,一眼万年。季节赋予了冬季的冷韵,亦是上苍馈赠的礼物。闲抛漫撒,滋润了守望的心境,也滋润了恒久的思念。她,山水之间恍若桃源;她,原乡原味淳朴自然;她,清幽静美如诗如画……她,长白山,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所在。当雪中漫步,踏雪寻梅,怎不令人叹息: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如果说长白山是充满诗意的,那么,这里的山便是韵脚,连绵起伏;这里的水便是行文,曲转回折。诗是生活与美的融合,来白山可以感受至臻人间烟火、至纯诗画人生。长白山地处黄金纬度带,白山市的滑雪场作为全国知名的滑雪胜地,每年雪季都会吸引全国各地的滑雪爱好者前来感受冰雪运动的速度和激情。冬季到长白,动情地看雪、滑雪、听雪、“粉”雪……从白山市四季冰雪乐园到长白山国际度假区滑雪场,再到抚松锦江木屋村的激情白山度假滑雪游;从鸭绿江旅游风光带,到松岭雪村的诗画白山赏雪摄影游、朝鲜族民俗村的年味白山民俗体验游……共同体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宽厚与博大,共同邂逅骨格清奇、形态疏朗、布局严整、视野通透、鳞次栉比的冰雪奇缘,共同演绎这天地自然的创新之美、想象之美、人文之美。生活在长白山区的人们,一进入腊月,就洋溢着浓浓的喜庆年味。杀猪宰羊蒸馒头,除尘挂红穿新衣。在春节来临之际,来自天南地北的人们聚在一起品味红红火火的中国年文化。掩映在皑皑白雪中的松岭雪村,串串红灯在各家门前高挂。村民们日出劳作,日落而息,踩出了一条条乡间雪路,这便是踏入松岭雪村的小径。进得村来,坐在当地村民家庭民宿的热炕头上,农家小院铁锅里的杀猪菜正咕嘟咕嘟飘香,鲜美的山野菜一咬嘎滋嘎滋脆生生,再喝上一口滚热的酸菜汤,不由发出一声感叹:“这味儿才正啊!”在松岭雪村,品味着绿色山野菜、土鸡炖蘑菇、酸菜白肉,和大娘大嫂一起包豆包、做面鱼,把酒言欢,共写福字,那浓浓的田园气息,那动人的乡音乡情,那份童年久远的纯真记忆,涌上心头,刻在心间。一道道的篱笆墙诉说以往,一条条悠长的小路满含深情,汇成一幅精美的水墨风景。松岭雪村,用热情和温暖召唤着大江南北的游人前来感受冰晶雪舞的无限魅力。这是大自然成就的原始美好,亦是写满未来故事的人文景观。松岭雪村名副其实,随处都是丰厚的积雪,雪质松软,洁白无瑕。在这儿三五成群来打雪仗、堆雪人、抽冰猴、放爬犁,既能体验北方冬季的独特魅力,又可以找回童真童趣。兴致上来,还可以体验老乡自家打造的趣味雪滑梯,坐在雪圈上顺坡疾驰而下的紧张刺激感,让南来北往的人玩得不亦乐乎,根本停不下来。远处,一条铁路从村边通过,轰隆轰隆的汽笛声,充满年代怀旧记忆的绿皮火车载着归乡的游子动情归来。蓦然回首,那林海雪原之中的松岭雪村,还是当初那最美好的模样。一朵雪花从长白山的苍茫远古飘来,落在白雪覆盖洁白无瑕的高高山岗。一首歌在心中吟唱:我爱你,吉林的雪。你的舞姿是那样的轻盈,你的心地是那样的纯洁。你是春雨的亲姐妹,你把生命溶入土地,滋润着迎春的麦苗、迎春的花叶……我爱你,吉林的雪……剔透晶莹应如是,正是人间好时节。
0.06369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