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分为哪几类?航天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遥感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如何应用的?这些高冷范儿的航天科技知识你都了解吗?
讲解员现场讲解
9月12日上午10时,“云”游长光卫星航天科普教育基地活动准时开启,一个小时的网上直播,航天科技知识尽收眼底。直播时段,在线观看人数达到114万人。
由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等12家单位联合举办的2021年全国科普日暨吉林省第十九届科普周活动,主题为“百年再出发,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此次活动是省级主场系列活动中的线上活动,主要通过讲解员现场讲解,以网络直播形式,让科普爱好者们更加直观、生动、深入地了解航天系列知识,激发他们探索航天科技奥秘的热情,弘扬航天精神。
参观遥感卫星应用主题壁画
本次直播主要围绕长光卫星科普教育基地的三条科普长廊进行。从地球到太空,从卫星的分类、航天器的生存条件,到遥感卫星的结构组成及应用,再到无人机的发展近况,图片文字、实物模型、影像资料,加上通俗易懂的讲解,为广大科普爱好者开启了航天科技智慧之门。
“星星为什么会眨眼睛?看到的时候会是一闪一闪的?”“因为星星受大气扰动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所以就会有时候亮有时候不亮。”现场,负责本次科普讲解的讲解员吴帆驻足在航天科普知识问答墙旁,与科普爱好者们进行着互动。“太阳多少岁了?”“为什么流星会有‘尾巴’?”“航天飞机进入太空需要多久?”……这面小小的科普墙写满了问题,翻开每一个问题板,背后都写着答案,再通过讲解员的讲解,逐一揭开神秘面纱。
长征系列火箭实物模型
从对航天技术一无所知,到成为地地道道的科技迷,吴帆深有感触。“我们经常接待一些小朋友,他们的思维是非常发散的,经常会问一些高端和有意思的问题,我们科普老师平时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完善,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吴帆说,科普教育对小朋友是启蒙,对中学生则起着未来的引导性作用,就如同在他们的心中种下一粒科技的种子,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成就他们的航天科技梦想。
据了解,长光卫星航天科普教育基地由三条科普长廊、科普教育厅、光影体验厅等五部分组成,总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500人参观。基地内陈列空间站、卫星、火星探测器、长征系列火箭等实物模型77件;配备有高清短焦投影仪16台;张贴银河系、太阳系、卫星轨道以及遥感应用主题壁画超过3000平方米,以及大量的图文资料供参观者参观学习。自2018年10月免费对社会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超过四万余人,作为吉林省科普工作示范基地、科普教育重要平台,对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传播航天知识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