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2日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五 |
公众号
小程序
今日热点
长春爱尔眼科举办“守护光明•尽享青春”公益活动
时间:2020年10月16日
  2020年10月15日,是第37个国际盲人节。为庆祝国际盲人节,普及爱眼护眼知识,提高大学生的眼健康意识,长春爱尔眼科医院联合长春市盲人协会、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共同举办“守护光明•尽享青春”的公益讲座活动。 活动现场  活动一开始,长春市盲人协会副主席刘明深情地讲述了盲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艰辛。他说,光明来之不易,应该倍加珍惜。保护、善待我们的眼睛,让生命更加充实和富有意义。同时,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学生处副处长姜威呼吁:关爱盲人,关爱弱势群体,传递爱与温暖,为创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据不完全统计,预计到2020年我国全国人口近视发病率将达到50%,近视患病人口将接近7.11亿,中高度近视人群将达到7000万人,近视问题已经引起全世界的重视。 长春市盲人协会副主席刘明  活动现场,长春爱尔眼科医院屈光项目负责人隋佳航针对近视问题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眼健康知识讲座,他提醒大家要重视眼部健康,积极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发展。他强调,得了近视应及时治疗,避免度数加深,近视度数大于600度,就可以称为高度近视。高度近视很容易引发一些眼底疾病,如常见的视网膜脱离等,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和青光眼的几率也比正常人高。   对于想通过近视矫正手术恢复视力的大学生,长春爱尔眼科医院屈光手术科医生贾冰冰提醒道,为了保障安全及摘镜效果,建议大家尽量选择专业正规的大型医院进行手术。随后,长春爱尔眼科医院的工作人员为在场的大学生们进行了眼健康筛查。 为大学生检查眼睛  活动通过科普宣讲、现场咨询、答疑解惑等活动形式最大化普及眼健康知识,增强在校大学生爱眼护眼意识,提高眼病防控能力,受到了大学生的热烈欢迎,取得了较好的科普效果。 (本报记者:葛阿婧)
2020第二届中国(长春)国际康养高峰论坛·康复设备展览会暨中国康复医学会医养结合年会启幕
时间:2020年10月16日
  10月15日,2020第二届中国(长春)国际康养高峰论坛·康复设备展览会暨中国康复医学会医养结合年会(以下称“会议”)在长春净月高新区启幕,会期两天。主办方有关领导、嘉宾、相关医药企业及康养机构代表共400余人参会。 会议现场  本次会议由中国医养整合联盟、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长春市委员会、长春市民政局等单位主办,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促进会协办,中国康复医学会医养结合专业委员会、长春净月高新区管委会、诺尔曼医学中心承办,是继“2019年首届中国(长春)国际医养结合高峰论坛暨康养资源对接会”后的第二届行业盛会,旨在推动医疗健康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医疗事业供给侧机构性改革,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全面提升吉林省在区域和全球卫生健康领域的软实力和影响力。康复设备展览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长春市委员会会长徐怀武、长春市净月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吕东出席活动并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李新民进行了线上致辞。  本次论坛包含一个主论坛和五个分论坛,百余位行业专家围绕“科技创新颐养未来”这一主题,分别从康养产业发展、养老模式、国际医疗体制、新冠肺炎抗疫、智能康复、智慧医疗等不同角度深入探讨康养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方向,以及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动态与前沿技术,共谋产业发展之路,推动论坛成果在长春落地。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中国康复医学会医养结合专委会主任委员陈作兵等10位专家分别进行了主题演讲,内容涵盖武汉保卫战、抗衰老的新策略、产融结合、科技创新与康养事业、影响机构养老模式选择的关键要素、5G+北斗时代康养产业的发展等,共叙生命科学行业创新及康养产业发展前景。 签约仪式  现场还成功完成了多项签约,上海突出贡献专家协会与诺尔曼医学中心的长春人才工作站举行了授牌仪式及产业促进、产学研合作签约;四平职业大学、吉林省四平卫生卫校、四平资生康复医院、诺尔曼医学中心进行了康复护理及检验人才教学培训基地的签约等,为共同促进行业发展再添动力。   (本报记者:李瑾历/文   李文鼎/ 摄   实习生 陈炜晔)
第二届全球(长春)制造业服务外包峰会在长春举行
时间:2020年10月16日
  10月15日,以“服务提升智造价值    外包实现全球共赢”为主题的第二届全球(长春)制造业服务外包峰会在吉林省长春市盛大启幕。   本次峰会由长春市人民政府、吉林省商务厅、商务部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长春新区管委会主办,长春市商务局、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承办,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管委会、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协办。来自商务部及国际组织领导、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世界500强代表、国际友人近300人参会。  峰会秉承融合、创新的理念召开,立足中国,面向全球,集聚政府、专家、企业、以及跨界资源,旨在为制造业服务外包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开幕式上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景俊海,世界贸易组织副总干事易小准,商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炳南,法国驻沈阳总领事安澜分别在现场致辞,或通过云端致辞。   会上,《中国制造业服务外包发展报告2020》、《长春国家区域创新中心核心区发展战略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等相继发布,联东集团联东U谷创新产业园、中国长城(吉林)信创制造基地、吉电股份综合智慧能源与氢能产业园、金山云中韩国际生态中心等一批项目现场成功签约。其中《规划》确定,长春国家区域创新中心作为吉林省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的重要支点,将加快构建 “一带三核三区一平台”的空间布局,总体形成“以核为基、以带为轴、三区联动、平台提升”的发展新格局。力争到2025年,长春国家区域创新中心四大主导产业总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其中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达到1500亿元、IT产业达到1500亿元、航空航天产业达到500亿元、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达到15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5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60%,累计新引进各类人才5万人,最终建设成为创新主体集聚、创新成果涌流、创新活力迸发的现代化科技新城,成为立足长春、辐射吉林、影响东北亚的创新发展新高地。   开幕式结束后,一系列配套活动相继登场。在以数字服务——全球“智造”的主引擎为主题的主论坛上及服务外包赋能汽车“新四化”、后疫情时代全球医药健康产业前沿趋势、中韩数字经济投资合作三个平行分论坛上,国内外专家学者、行业精英齐聚一堂,进行头脑风暴,共议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服务化发展大势,共商制造业服务外包开放合作之道,共享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商机。   此外,峰会期间还举办了南湖投资合作洽谈餐叙会,国际国内有投资合作意向的企业与吉林省政府、长春市政府、长春新区管委会、长春高新区管委会等有关部门及本地企业深入洽谈合作事宜,共谋未来。 (本报记者:葛阿婧)
白城医高专举办“2020级学生开学第一课”致敬抗疫英雄
时间:2020年10月15日
  为深入弘扬和传承伟大的抗疫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10月14日下午,白城医高专在学校图书馆大学堂隆重举行“2020级学生开学第一课”,邀请全国抗疫先进个人---白城市中心医院护理部医护工作者做报告。   报告会以网络直播的形式进行,白城中心医院领导、学校有关领导、附属医院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全校师生等共计5000余人参会。    报告会上,白城市中心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张立艳、李丽娜、贾艳楠、邵广洲、海云骢等五位援鄂英雄先后登场,接受学校礼仪队同学献花,学校相关领导为五位英雄颁发纪念品,并共同观看了白城援鄂医疗队抗疫短视频。张立艳结合自身驰援湖北抗疫工作实际,生动讲述了抗疫期间发生在自己和同事身边的感人事迹,赢得了广大师生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据介绍,五位英雄中,海云骢为白城医高专护理学院2016届优秀毕业生,2月2日她随援助武汉医疗队抵达武汉,共奋战56天,出色地完成了驰援任务。   在听取报告后,同学们纷纷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之情,并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争做一名有责任、有担当、有爱心的新时代医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和力量。(通讯员:王立新    陈宝林   冯颂)
长春吉浙数字经济发展峰会暨2020数字新浙商长春行活动启幕
时间:2020年10月12日
  10月11日,由长春市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数字经济学会协办,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长春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承办的长春吉浙数字经济发展峰会暨2020数字新浙商长春行活动,在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举行。  吉浙两省数字经济领域专家学者、企业代表、行业精英等350余人齐聚净月,围绕“增势•赋能”这一主题,通过数字新浙商长春行、学术调研、高峰论坛、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立体、全面、深入地促进吉浙两省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吸引更多浙商资源特别是数字浙商走进长春、扎根长春,共同打造吉林“产业+数字经济”的标杆项目。中共长春市委副书记、长春市人民政府市长张志军讲话   中共长春市委副书记、长春市人民政府市长张志军出席活动并讲话,省市各级有关领导及吉浙两省数字经济企业代表等参会。   张志军在讲话中说,当前长春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引领,着力做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篇文章”,实现数据价值化和数字化治理“两个突破”,着力打造具有长春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体系。他表示,浙江作为吉林的对口合作省份,杭州作为长春的对口合作城市,对吉林省、长春市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希望通过本届峰会,更加深入地推进两地合作,共同努力实施合作项目、开发合作平台、拓展合作空间,实现更高质量、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长春将以“东北最优、全国一流、国际水准”为目标,打造优良的投资环境,为企业提供最为优质的服务。吉林省数字经济学会正式成立 多项签约同步进行   活动现场,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王颖宣读《关于同意成立吉林省数字经济学会的审查意见》,吉林省民政厅厅长、党组书记乔恒宣读《吉林省民政厅关于同意成立吉林省数字经济学会的批复》,标志着吉林省数字经济学会正式成立。  随后,浙江省数字经济学会、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春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吉林省数字经济学会进行“四方战略合作”签约;净月高新区分别与凤凰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杭州齐圣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菜根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微脉技术有限公司四家企业进行战略合作签约;长春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与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战略合作签约。现场签约仪式数字经济引擎发力 长春净月开发区迎来“大发展”   据了解,为了促进全面数字化转型,长春市已成功组建了数字经济产学研创新联盟。目前,依托于吉林大学、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等在长高校和科研单位,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大数据研究院、大数据联合创新实验室,建立了长光航天航空、朝阳人工智能、净月广告创意等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华为、浪潮、科大讯飞等企业纷纷落户。此外,长春对数字人才培养的步伐也在加快,在长高校每年可培养3万余名信息技术领域专业学生,预计今年留长大学生将突破10万人。同时,长春以数字经济为基础,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为引领,谋划了国际汽车城、国家区域创新中心、国际影都和中韩(长春)国际示范区“四大板块”,并从支持项目落地、建设公共平台、降低经营成本等方面给予企业最大限度的优惠和激励,为数字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长春市数字经济战略部署的核心承载区,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列“长春国际影都板块”,重点瞄准人工智能、区块链、在线消费、数字内容等领域,开展全产业链企业引入,形成数字经济增长极。目前,全区已有数字经济企业2567个,规模以上数字经济企业总产值达107亿元;全区数字专业类储备人才近万人。良好的产业基础与资源优势,不仅可以为区域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更为吉浙数字经济合作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斥资百亿,分三期筹备 净月数字产业园建设提速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净月高新区数字产业园”的有关情况。今年,为进一步放大数字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净月高新区计划投资百亿元,在高端商业云集的黄金区位,规划面积500万平方米,全力打造年产值超千亿元的数字产业园区。   按照规划,园区将分三期建设:一期重点建设“数字产业起步区”。现已吸纳盘石集团、紫光集团、易启科技、京东云等13家国内外知名头部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准备入驻,并将于近期投入使用;二期重点建设“数字产业核心区”。主要建设总部基地、双创基地、服务外包基地“三大基地”与数据中心、数据交易中心、研发中心“三大中心”,计划2024年底建设完成;三期重点建设“数字产业拓展区”。结合核心区产业发展情况,重点打造数字领域优势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孵化、应用、服务等产业链环节全覆盖,计划2030年底建设完成。园区将力争打造全省数字产业化的集聚地、全省产业数字化的驱动器、全省数据资产化的示范区。主题演讲赋能吉林产业发展 共同促进吉浙数字化合作进程   “本次活动,浙江省数字经济学会组织了60余位企业代表来到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希望能带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生态建设,同时也希望通过进一步的建设和招商,吸引更多浙江及长三角的数字经济企业来该区创业发展。”浙江菜根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胡勇锋说。   会上,浙江省数字经济学会代表与浙江省数字经济企业代表分别发言,并进行了《“柔性电子+”未来智创》、《安全赋能让数字经济时代充满信任》、《吉浙联袂共演数字蝶变》等主题演讲及《产业互联网蝶变》主题论坛等活动。随后,活动主办方还将组织与会嘉宾走进一汽红旗博物馆、净月数字产业展示园等地进行实地参观考察。 (本报记者:李瑾历   李文鼎)
铭记历史,开创未来——吉林日报,生日快乐!
时间:2020年10月11日
  金秋十月,景色宜人。10月10日,吉林日报社新老干部职工欢聚一堂,共同纪念《吉林日报》创刊75周年。站在继往开来的时间节点上,吉报人以庄重而朴实的方式,回望历史,展望未来。   8时30分,吉林日报社一楼大厅,纪念《吉林日报》创刊75周年宣传视频的音乐响起,一帧帧画面闪过,声与影记录着吉报人的奋斗与拼搏。激昂的音乐声中,报社领导班子为《吉林日报》创刊75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揭幕。随后,大家共同参观了吉林日报社职工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展。   10时,纪念《吉林日报》创刊75周年座谈会在报社3楼举行,吉报新老同志共聚一堂,交流共勉,凝心聚力,共谋发展。座谈会上,报社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和在职员工代表一一发言,回忆总结他们在吉林日报的工作生活,对报社未来的发展给予美好祝愿,话语间充满真情,流露出他们对报社的深情厚意。   1945年10月10日,《吉林日报》在吉林大地悄然诞生。75年间,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吉林日报》走过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走过百业待举的建国初期,走过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时期,走进民族复兴的新时代。一辈又一辈吉报人薪火相传、开拓创新,忠实记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见证家国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75年来,《吉林日报》始终紧扣时代脉搏,披肝沥胆,一路向前。从创刊初期的几十人团队,到今天拥有近千人的媒体大军,从一张4开2版的小报到今天的平均每周64块版的主流大报,从收报机接受电讯、铅字排版到互联网全面数字化出版,从单一的传统媒体到成为11报3刊11网及吉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和彩练新闻客户端的吉林省最大的综合性报业集团。   大河澎湃,自当击水中流;峥嵘岁月,唯有奋楫者先。站在创刊75周年的新起点上,《吉林日报》重整行装再出发!   “我们要做好主责主业,坚守党报姓党,在新闻工作中不断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做好重大主题报道;我们要全力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和媒体集团,坚持一体发展,坚持移动优先,坚持科学布局,坚持改革创新,加快媒体融合速度,真正实现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把吉报建设成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我们要强化经营管理,壮大自身实力,让每个职工生活得更幸福。”座谈会上,吉林日报社社长刘泉波的话铿锵有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社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吉林日报社全体干部职工将用责任与担当生动记录时代华章,用心书写吉报精彩,谱就一曲曲历久弥新的光荣乐章!   10月10日,在这样一个特殊时刻,让我们衷心祝愿:《吉林日报》创刊75周年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