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4日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十一 |
公众号
小程序
今日热点
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情况通报(2022年4月2日公布)
时间:2022年04月02日
  4月1日0-24时,全省新增本地确诊病例1730例(轻型1720例、普通型10例),其中长春市1544例(含19例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吉林市178例、四平市6例(含1例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白城市2例;新增本地无症状感染者1244例,其中长春市894例、吉林市349例、四平市1例。以上感染者均已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对以上人员的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均已开展追踪排查,并落实管控措施,对其生活和工作场所进行了终末消毒。   4月1日0-24时,全省新增治愈出院确诊病例3914例,其中长春市2177例、吉林市1728例、延边州4例、四平市4例、松原市1例;新增解除隔离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1074例,其中吉林市1023例、长春市44例、延边州4例、松原市2例、梅河口市1例。   提醒广大公众,要密切关注各地发布的疫情动态信息,如与阳性感染者活动轨迹有交集,或近期有疫情发生地区旅居史,请立即主动向当地社区(村屯)或疾控机构报告,按要求配合做好相关疫情管控措施。如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症状,请佩戴医用口罩及时到当地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大家要树牢常态化防控意识,坚持外出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社交距离、不聚餐、不聚集,减少疾病感染风险。
吉林省应急运力充足,即日起实现《通行证》跨省互认
时间:2022年04月02日
  4月1日,吉林省启用了跨省《吉林省疫情防控应急物资通行证》,实现《通行证》跨省互认,并与辽宁、山东、内蒙古、河北等省份建立协调机制。同时,吉林省还与辽宁省建立了物资保障专班,对两省间运输的各类医疗、应急、鲜活农产品等物资执行“三不一优先”政策。运输救治消毒药品、医疗救护设备器械等紧急物资的,可提前到省交通运输厅办理《紧急运输通行证》,随车携带纸质或电子凭证,经过高速公路收费站、普通公路收费站时,凭证优先免费通行。   为保障外省援吉物资快速顺利到达,按照省疫情防控应急物资中转站工作专班的安排,结合吉林省连接辽宁高速公路南下3条主要通道,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应急规划设置了4处抗疫应急物资中转站,目前已启用2处,可为货车提供停放接驳场地、为司乘人员提供食宿等服务。   目前,吉林省交通运输厅储备了充足的应急运力来应对突发状况,全省现有各类道路货物运输应急保障车1795台,其中,普通货车999台,煤炭运输车220台、天然气运输车132台、粮食运输车218台、成品油运输车193台、冷藏运输车33台,总装载量达4.4万吨。在补充长春、吉林两市物资运输可能出现运力缺口的同时,也能有效应对其他可能出现的运力不足状况,及时调配运力,保障民生供应。
提醒!这7种情况口罩必须扔掉
时间:2022年04月02日
  新冠疫情下,口罩已成为国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什么坚持戴口罩有人还会被感染?戴口罩是否有用取决于多种因素。   近日,陕西卫健委发布健康提示:一个口罩不能无限期、无限次使用。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盘点戴口罩的常见错误,让你的口罩发挥真正的防护作用。   受访专家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马小军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医院感染控制中心教授黄勋7种情况务必更换口罩   通常情况下,一次性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均为限次使用,累计使用不超过8小时;职业暴露人员使用口罩不超过4小时,不可重复使用。   “超期服役”将使口罩的防护效能大大降低。   若在高危场合使用,或与病人接触后,口罩使用一次后必须丢弃;   但在日常生活中,如公园、马路、人流相对稀疏的公共场所佩戴后,可将口罩摘下,置于通风环境自然晾干后继续使用。   1.口罩受潮时;   2.口罩内有异味时;   3.呼吸阻力明显增加时;   4.口罩有破损或损坏时;   5.口罩与面部无法密合时;   6.口罩受污染(如染有血渍或飞沫等异物时);   7.曾使用于隔离病房或与病患接触。专家提醒   医用防护口罩,如N95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都可以有效阻挡新冠病毒的入侵,但普通的布口罩几乎没用。   佩戴口罩的首要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保护他人,所以不要让口罩成摆设。   在露天通风良好,无人员聚集且自己未生病时(与他人距离至少2米以上),可以不戴口罩,而在其他公共场合要规范佩戴。   如果佩戴时间长感到不舒服,最好的办法是及时离开,缩短停留时间。
居家、流动、做核酸,都该怎么防护?
时间:2022年04月01日
  目前,长春市和吉林市全面实行提级管控,除志愿者、下沉干部等人员在外流动工作外,其余市民实施阶段性居家办公。那么针对不同人群,具体该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吉林省疾控中心副主任赵庆龙说,疫情防控升级的同时,个人防护意识也要同步升级,每个人要从自我保护做起,积极配合各项防控措施,唯有形成合力,才能共同战胜疫情。为什么本轮疫情感染人数多?   赵庆龙:这和本轮疫情病毒株奥密克戎变异株ba.2进化分支的特点有关,其传播力特别强,基本传播指数可以达到10,也就是说1个人感染了以后可以传染给10个人。而且病毒的传带间距特别短,一般2-3天就可以造成发病数的翻番。甚至有人感染后一天就可以传染给其他人。这是我省目前疫情感染人数较多的一个主要原因。封控区、管控区居民如何防护?   赵庆龙:建议划定在封控区和管控区内的居民一定要配合目前我省现有的防疫政策,封控区做到足不出户,管控区做到足不出单元。居民在家要做好日常开窗通风,每天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消毒防护应以清洁为主,消毒为辅,针对日常经常触碰的物品如门把手、洗手间门把手、水龙头等,可直接用酒精进行擦拭消毒。流动人员如何防护?   赵庆龙:志愿者、下沉干部、保供人员、司机及警务人员等在外流动人员,工作时一定要佩戴N95口罩,且在上岗前一定要做好疫情防控相关知识的培训,包括防护服的穿脱等。做核酸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赵庆龙:统一做核酸检测时,一定要保持2米左右的安全距离,按照统一指挥到指定地点做核酸。如果是封控区可能涉及上门采样,管控区可能需要下楼配合采样。在管控区采样的过程中一定不要聚集,听从指挥,做好个人防护,采样过程中,一定要等采样人员手消完毕、拿出棉签以后,再迅速上前摘下口罩张嘴采样,采样完成后迅速戴上口罩。同时私人物品如手机、钥匙等不要放在采样台上,也不要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与采样台接触,以免发生污染。回到家后一定要做好手和相关私人物品的卫生消毒处理。
韩俊调度指挥农村疫情防控和备春耕工作 疫情防控不松劲 春耕备耕不误时
时间:2022年04月01日
  3月31日,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韩俊专题部署农村疫情防控和备春耕生产工作。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孙春兰副总理调研要求,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抢农时,强服务,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产,确保疫情防控不松劲、春耕备耕不误时。   因疫情防控农民阻隔在社区,无法返乡备春耕。韩俊主持召开视频调度会,研究打通农民返乡堵点,确保备春耕工作有序进行。韩俊强调,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关键最吃劲的阶段,春耕生产也进入关键时期,要统筹抗疫和春耕两件大事,采取切实管用的工作举措,确保做到农时一天不耽误、一户不落下、一亩地不撂荒。一要有序引导组织符合解除封控管控条件的农民返乡务农,全程点对点闭环管理,严格执行健康监测管理,引导农民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有序下田,避免人员聚集,做到防疫下地两不误。二要完善疫情较重地区应急工作预案,组织农民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提供代耕代种、代育代插、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服务。三要畅通农资物流渠道,建立农资“点对点”保供运输绿色通道,打通外埠到吉、到经销社、商店到农户的堵点,让化肥、种子等农资及时入户,下摆到位。四要扎实做好农机保障,落实好农机补贴政策,及时解决农机运输流通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确保用于春耕备耕生产的农机具能进得来、运得走,实现跨区作业,保障春耕生产顺利进行。五要健全保春耕服务机制,增加热线电话席位,保证农民反映渠道畅通,设立问题受理处置工作专班,用最快的速度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   韩福春、安桂武参加会议。
0.052037s